天天看點

窮人的消費觀

作者:風雨飄搖春夏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段子:

問:為什麼某某地接受了那麼多捐助依然那麼窮?

高贊回答:認識的一個男生就去那裡FP了,他說,問他們要200元現金還是500元物質,他們90%都要求現金,讓我猜為什麼,我猜了很久,他說是因為他們要現金買酒喝,我問可以把物質賣了呀,500的随便可以賣三四百。他說:他們懶得去賣。

這其實就是《貧窮的本質》中提到的窮人思維。

今天我們要讨論的窮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窮人,而是新窮人,很多都是年輕一代的白領,每天西裝革履在高樓大廈裡穿梭,他們并沒有生存意義上的危機,不愁吃穿但被困在消費主義牢籠裡,是我們常說的精緻窮。

為什麼說精緻窮,主要就在于他們的消費觀:

1.廉價消費,沖動消費

什麼618、雙十一,商家各種滿包郵、滿優惠、打折這些套路都中,比如你想要買一個150塊錢的東西,發現滿200減50,于是浪費多半小時挑選糾結,結果多買了一個不需要的東西。

有時候你為了幾十塊錢的差額,在多個品牌上比來比去,覺得省到就是賺到,結果不但枉費心力,還買了品質較差的東西。

包括,現在的短視訊直播簡直就是收割窮人的利器,“買它、買它、買它”不斷給你的大腦催眠,你買不起,他還會說你最近是不是沒努力。

包括一些廣告營銷,什麼女人的衣櫃,永遠少一件衣服,男人一年要逛兩次***。

總之,你買了很多原本不需要的東西,買回來之後,拆包裹的時候還有點興奮,然後就閑置了。

不單是占用了你家幾萬一平的實體空間,你每次整理、清灰又會消耗你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每次看到它,你都會糾結,要不要把它處理掉。

……

老馬前兩年一沖動買了輛新能源,結果每年開得很少,上班不怎麼開,長途開油車,加上租車位費、保險費……最後隻好血虧轉賣。

是以,我給剛需的定義是必須高頻使用,包括知識付費,購課參群之前一定要确認自己能否付出足夠的時間,參加一個100天寫作挑戰,你每天連一個小時都沒有就趁早放棄。

2.攀比消費、超前消費

老家有個發小,家境普通,收入也不高,結婚娶媳婦,家裡貸款買房也就算了,但為了讓女方父母高看一眼,借錢大肆操辦婚禮,不用說婚後那是一地雞毛,因為還債家庭内部沖突重重。

包括有些年輕人為了所謂的面子,過度消費,追求什麼高端名牌,限量款,名車名表,這些隻會讓你陷入更加貧乏的境地。

人窮的時候面子不值錢。

窮人總是小心翼翼的大方,而富人都是大大方方的小氣。

富人購買奢侈品,買豪車,很多都是為了生意,一種投資。

比如《三十而已》裡的顧佳為了擠進富太太群結交人脈、資訊資源,花十幾萬買個包。

虛榮心人人都有,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内,追求優質商品理所當然,老馬甚至鼓勵你收入到了、積累夠了,要主動去體驗一下高端消費帶給自己的氣場加持。但你剛買一年多的手機,就覺得記憶體不夠,非要刷卡分期折疊手機,就過分了。

3.暴富消費

不是報複消費,而是為了能夠暴富而進行的消費,你以為是投資,其實是欲念。

比如買彩票,動不動就三百五百刮刮樂,上香許願千元捐“功德”,結果是彩票店老闆和寺廟大和尚喜提寶馬一輛。

為什麼會有新窮人呢?

前天的文章《如何終結“又忙又窮”的命運循環,普通人想不到的逆天思維》我分析了内因——稀缺思維。

今天從外因剖析,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消費主義,那消費主義是怎麼來的?我們又是怎麼掉入到消費主義陷阱的呢?

《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這本社會學書籍給出了一個解釋,非常值得參考。

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塑造了工業文明,工業文明的本質是工作倫理,勞動是光榮的,工作是神聖的,每個人都應該工作,不工作就是罪惡,工作是人生價值的最高形式。

但,很快這種倫理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随着科技的發展,生産力大幅提升,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轉變,機器的崛起逐漸取代人作為生産主導。

人,作為勞動力從促進生産,變成了一種過剩的備援,成了經濟發展的累贅。

在這個背景下,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貿易,消費為什麼排在第一位?更不用說後兩者萎縮的情況下。

無論是從ZF層面還是經濟層面,刺激消費、增加消費人口都是第一位的。

與此同時,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也在逐漸喪失,人們體會更多的是工作對人的控制和壓抑。

有一本書叫毫無意義的工作,尤其是大公司,其實很多人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創造什麼價值,都是在毫無意義的工作中内耗。

個體的身份認同也随之發生了轉變,從生産者到消費者,工作僅僅成為擷取收入、實作緻富目标的手段。

消費,而非工作,定義了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價值,大家普遍接受的成功的定義不是創造了什麼,而是想買什麼就能買到什麼。

消費能力的大小、消費體驗的豐富與否,成為衡量一個人活着的價值和意義的新尺度。

新窮人的誕生,正是這一轉變的産物。

他們不是為活不下去所困擾,而是因消費能力不足,或者達不到自己所期望的消費層次,而感到羞恥和沮喪。

我們之是以會沖動消費、透支消費,不就是想證明自己嗎?

媒體廣告和直播帶貨的興起,更是将消費主義推向了極緻。

它們無孔不入,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消費标準,講述着一個又一個品牌故事:

什麼潮牌、限量版;

什麼變形金剛、迪士尼;

什麼年輕人入職場的第一塊機械表、參加工作的第一套西裝、女白領的第一個輕奢包、大學生的第一款品牌護膚品、年輕人的第一台私人飛機……

看似是文化多元、價值觀多元,實則是産品經理們精心編織的消費幻夢。

……

這本書其實是讓大家看清楚,很多時候你不是害怕貧窮,而是擔憂消費降級,你不是缺錢,而是缺少意義感。

同時,作者也給出了指導性意見,在工作倫理和消費倫理之間引入生活倫理進行平衡,讓人們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不要忽略公平、自由和平等,不要忘記,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說實話,我讀完這本書,對作者最後這種宏觀的、不痛不癢的建議嗤之以鼻。

既然消費主義是後現代社會的必然,就不要把它當作桎梏,除非你看破紅塵,跳出三界。

我們需要學會适應并利用這一現實,既要懂消費,也要懂生産,更要懂營銷。

最關鍵的是,你必須學會自主定義自我價值。外界的觀點--無論是他人、社會還是群體的看法--都是虛幻的。

要想真正突破束縛,你必須逐漸解構并超越這些強加于你的價值觀念,構築起一種更為堅固和自主的人生信念。

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建立強大的自我認同感,成為一個敢于面對非議、不畏他人目光、敢于自我營銷、勇于突破羞恥界限的個體。

我在文章《天道:有本事的人都不要臉,沒本事的人都要臉,要臉的最後都沒了臉,不要臉的最後都有了臉》中描述了“不要臉”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就是如何突破對金錢的羞恥,建立自己的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