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印尼等多國打響貨币保衛戰!人民币情況如何?
北京日報用戶端
2024-05-06 13:04釋出于江蘇北京日報用戶端官方賬号
4月29日,日本政府進場幹預彙市,讓日元一改頹勢,對美元單日升值2%。但年初至今,“日元崩盤”成為業内熱議的話題。在亞洲,日元貶值并非個例。今年亞洲多個新興市場貨币兌美元均呈現持續貶值的态勢。亞洲是否在發生新一輪金融危機值得關注。
日元貶值加速
“我今年去了兩次日本旅行。現在去非常劃算!”在香港工作的阿峰告訴記者。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年初1港元兌16.2日元,現在是1港元可以兌20日元。東京迪士尼的門票是9900日元,年初大概是610港元,現在495港元。差不多打了八折。而香港迪士尼基準門票是639港元,上海迪士尼門票是625元。阿峰的職業是香港一家小型對沖基金的投資經理,負責外彙交易。他告訴記者,今年在押注日元貶值的投資機構都盈利頗豐。
日元快速貶值對旅遊業的刺激顯而易見。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的推算,3月份訪日遊客首次突破300萬人次,創下單月曆史最高水準。資料還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訪日遊客的旅遊消費總額達到17505億日元(約合人民币819億元),創下單季曆史新高。相比疫情前,歐美遊客增長速度最多。促使赴日遊客人數快速回升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日元貶值。疫情前的2019年,匯率是1美元兌110日元左右,而近期則在155日元附近徘徊。
但日元大幅貶值并非人人樂見。日本政府官員就對日元貶值過快發出警告。日本财務省副大臣神田真人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日元疲軟的好處正在減少,最近市場的波動很快,過度的匯率變動對經濟不利。
除了日元,韓元今年也處于快速貶值通道當中。韓元兌美元近期升破1400,為2022年11月7日以來首次。但在南韓央行行長李昌镛就匯率波動發出了警告後,韓元近期表現有所回暖。但年初至今,韓元兌美元仍然貶值超過4%。
川财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南韓和日本均為發達國家,和國際金融市場連接配接密切。在美聯儲連續多次大幅加息的背景下,南韓和日本央行維持着較為寬松的貨币政策。日韓與美國貨币政策表現分化,利差擴大,美元走強,日元和韓元的貶值壓力增加。
事實上,持續貶值的日元已經成為國際資本押注的對象。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4月23日當周,對沖基金和資産管理公司在日元空頭的總持倉達到184180份,創下2006年以來的最高值。與此同時,美國存款信托與清算公司釋出的交易資料表示,押注日元兌美元歐元下跌的合約需求正在不斷上升。僅在4月24日,在日元兌美元匯率156附近沽空日元的外彙期權交易量達到3億美元。
阿峰所在機構從去年開始即開始做空日元。他告訴記者,除了美國日本利差的原因,日本經濟自身問題也較多,如消費意願較低,出口結構不合理等,日本經濟短期複蘇不太現實,他相信日本央行短期内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不大。而日本通脹前景不确定,讓日本央行不敢輕易加息。這是市場押注日元繼續貶值的主要原因。此外,巴菲特大規模發行日元債券,也是在押注日元會繼續下跌。他判斷,即使日本政府出手幹預匯率,但也隻能起短期作用,如果美聯儲維持目前的利率到下半年,美元兌日元突破160很快就會到來。
印尼打響貨币保衛戰
就在日本和南韓保衛本國貨币還停留在口頭上時,印尼央行已經打響保衛匯率第一槍。
4月24日,印尼央行超預期加息25個基點,将基準利率上調至6.25%,為今年首次加息。印尼央行行長佩裡·瓦爾吉約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加息的決定是“先發制人、具有前瞻性的舉措”,旨在穩定印尼盾的匯率,稱将繼續動用所有可用工具保持印尼盾穩定。
年初至今,印尼對美元持續貶值,貶值幅度超過4%。
香港東方彙理銀行新興市場政策師傑弗裡認為,印尼央行将繼續保持鷹派立場,并将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以吸引外國資金流入,同時增強印尼盾的吸引力。傑弗裡強調,印尼盾的表現将主要取決于印尼央行即将出台的政策是否有助于扭轉最近印尼金融賬戶的資金外流,美元利率将在更長時間内保持高位。
但分析師們普遍質疑印尼央行加息舉措的有效性,印尼央行的加息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遏制印尼盾繼續貶值,可長期看不足以刺激印尼盾升值,一方面印尼盾的走勢仍将取決于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另一方面,印尼央行的政策能否吸引外資進入印尼也将是決定印尼盾走勢的關鍵。
除了印尼盾外,泰铢、馬來西亞林吉特、菲律賓比索年初至今均出現程度不同的貶值。

亞洲多國金融市場表現(截至5月6日)
高盛分析師丹尼·蘇瓦那路提在最近釋出的報告中指出,美元走勢正主導亞洲貨币。亞洲經濟增速最近幾個月回升,通脹放緩,宏觀政策收緊本應進一步支援本國貨币,但主導宏觀市場的主題是美聯儲政策路徑,及其對美國基準利率和美元的影響。
該分析師還認為,目前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與今年年初形成鮮明對比,為美元進一步上行打開空間,在美元上行之時,韓元、馬來西亞林吉特、印尼盾最為敏感,如果美元繼續上漲,這些貨币貶值風險最大,印度盧比的敏感性降低。
而陳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亞洲國家貨币普遍貶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美國基準利率維持在較高位置,美元持續走強,對其他貨币産生了顯著的貶值壓力;二是部分亞洲國家如泰國、菲律賓等國家經濟增長放緩,加劇了貨币貶值壓力;此外,各國貨币政策分化,亞洲各國央行在貨币政策上與美國并不完全同步,政策分化可能引發貨币貶值。
對于本輪貶值的持續時間,陳靂認為,這将受各國央行貨币政策、國際貿易環境、地緣政治沖突局勢、全球經濟複蘇前景等因素的影響,具有較多不确定性。若各國貨币貶值壓力未得到緩解,各國貨币當局或出台一系列貨币政策來防範貨币危機,包括調整基準利率、貨币市場操作、結構性改革、加強國際合作與協調等政策維護匯率市場穩定。
對于新一輪金融危機是否已經出現,陳靂認為,與1997年金融危機相似,本次亞洲貨币貶值也受到美聯儲貨币政策和美元匯率變化的影響,也出現了亞洲國家貨币普遍貶值的現象。但陳靂強調,1997年金融危機主要是泰铢出現大幅貶值,随後蔓延至其他東南亞國家,最後形成區域性的金融危機。本次亞洲貨币雖出現貶值,但貶值幅度小于1997年金融危機的程度。短期内,尚未達到“危機”的程度。
人民币走勢獨立
在亞洲多國貨币貶值時,人民币并未跟随。
3月份,人民币多邊匯率指數連續三個月走高:CFETS人民币匯率指數、參考BIS和SDR貨币籃子的人民币匯率指數分别上漲了0.3%、0.5%、0.3%,漲幅較上月分别收窄0.2個、0.1個百分點、擴大0.2個百分點。
在離岸人民币市場,年初至今,美元兌人民币在7.16和7.28的區間内小幅波動。
對于人民币匯率的走勢,央行貨币政策委員會2024年第一季度例會公告指出,“堅決對順周期行為予以糾偏,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防止形成單邊一緻性預期并自我強化”。4月18日,央行副行長、外彙局局長朱鶴新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強調,“保持人民币匯率基本穩定的目标和決心是不會變的,人民币匯率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基本穩定”,重申“堅決對順周期行為予以糾偏,防止市場形成單邊預期并自我強化,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陳靂認為,近期美元指數波動明顯,短期内人民币匯率維持雙向波動。盡管人民币兌美元等貨币出現小幅貶值,但相對于亞洲其他貨币,人民币仍表現強勢。陳靂還認為,亞洲其他國家貨币危機短期内可能對人民币匯率産生一些影響,但整體來看影響程度比較有限。事實上,人民币匯率主要是受到中國經濟基本面和央行貨币政策的影響,中國宏觀經濟仍然具備較強的支撐,央行貨币政策持續發力,人民币匯率有望保持堅挺。
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認為,3月以來,經濟基本面溫和修複對人民币匯率構成支撐,但難以驅動其大幅反彈。短期來看,美元指數高位運作下,人民币匯率或仍有所承壓,但考慮到股票和債券市場代表的金融賬戶維持淨流入、央行穩匯率政策保持強度等,匯率突破前高的機率不大。
檢視原圖 212K
-
日、韓、印尼等多國打響貨币保衛戰!人民币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