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4歲,突然發現,很多疾病都與情緒有關。女人愛生氣,身體的腺體會遭殃。男人愛生氣,更是疾病的誘因。作為中年人,想要體面的活着,不生氣是當務之急。如何做到不生氣呢?做到這四點,輕松駕馭自己的情緒,不被情緒所傷。大家品鑒。
一,做一個無心之人。
我觀察過很多事業成功的人,這類人有個共性,情緒穩定。所謂的情緒穩定,不是說沒有脾氣,是利用脾氣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讓情緒攻擊自己。
我記得我看大唐這本書,裡面的武則天,給我感覺最深。她不論遇到什麼災難,第一想到的是如何自救,而不是生活在懊悔裡。這就是她厲害所在。
我們普通人,遇到困難時,總是負面情緒爆棚,互相指責。其實越這樣,事情越糟糕。情緒不穩定,氣息就會急湊,進而讓身體運作出現阻滞,這就形成了氣滞血瘀。最好的養生就是快樂。
我們日常最好做一個無心之人,遇到困難時解決,遇到離别時就揮手,遇到委屈時就做一件喜歡的事情。總之就是萬事不入心。情緒就會被我們所控制,而不是被情緒捆綁。
二,把自己當成外人。
我們女人日常做事,總希望别人回報。比如做了家務,希望老公認可。婆婆做了不好的事情,就會對婆婆的行為不滿。
其實這樣是錯誤的。我們女人要擺正自己的心态,你和婆婆家任何人的關系,都是因為你老公而建立的。那麼自己要認清自己,自己就是外人。擺正心态,就不會計較。
老公和孩子也一樣,把自己當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所有的不幸,都是來自于一點,那就是熟悉。把自己當外人,身體就會對情緒的接收變弱,那麼要求低了,情緒就不會輕易蹦出來。
三,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人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動物,越想得到什麼就會得不到什麼,最近很熱的一個事件,重慶胖貓事件。兩年向女友轉賬51萬。女友分手,他跳江自殺。其實這就是陷入了自制陷阱。
濾鏡美化了他愛的人,越想得到,女友越想逃離。這時候的他,喜怒哀樂都不由自主。生命的意義也不重要,這份執念引誘他付出一切。他本人的關注點,就不在自己身上。
當我們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關注自己的成長,關注自己的健康,這時候,一些外在的聲音,是很難打擾到自己的。
無論多大年齡,把自己放在主要位置,人生的主幹道不偏移。抓大放小。情緒穩定就成了習慣。
四,練習呼吸。
人在緊張和生氣時,呼吸頻率會變化。是以平時練習呼吸,就會保持情緒穩定。
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緊急自救,就是練習呼吸,練習吐納,瞬間情緒就恢複平靜。
我以前在公衆場合說話就緊張,後來就是練習呼吸,達到不緊張,開會前練習呼吸頻率。讓心率保持平穩。随後多少人面前,都會泰然自若。
遇到不友好的人或事情,也是這樣練習呼吸,保持呼吸頻率,情緒就會慢慢安靜下來。
過了五十歲,生氣是最傷身體的事情,在好的養生,在情緒面前也是徒勞的。我們到了中年,養好情緒就是在養壽。共勉。
我是米粒姐,一個愛分享的七零後,喜歡分享,記得點贊支援,以示鼓勵。謝謝大家!
圖檔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如若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