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嫦娥六号奔月示意圖(央視新聞)

▲仰望月球。星聯CSVA攝影師賀磊,2022年攝于内蒙古

中原標準時間5月3日,萬衆矚目的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務計劃成功發射!

想必很多人都已收看直播了,星聯CSVA也有一些攝影師提前幾天就奔赴發射現場,今天在現場進行了專業拍攝。

嫦娥六号為何這麼受關注呢?因為它将前往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去發現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月球樣品,并帶回地球。這是人類首次開展月球背面取樣。

咦?有觀衆可能就表示疑惑了,月球為何會有背面?月球不是自轉的嗎,那我們應該看到它的四面才對,何來正面背面一說?

最近還聽到一則笑話式的新聞:某國航空航天局負責人在被問及“中國人在月球背面做什麼”時,竟聲稱“月球背面永遠都是黑暗的,不知道中國人為什麼要去”。

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誰告訴你月球背面永遠黑暗了?

看來,無論小白們,還是大專家,往往對月球充滿無知或誤解,是以借嫦娥六号奔月之際,小明和小曌又得再讨論一番月球科普了,看有多少常識是被打入“冷宮”的。

本文配圖均為星聯CSVA星空攝影師拍攝的唯美月亮,讓我們一邊欣賞,一邊掃盲吧!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景山月升。星聯CSVA攝影師李祿攝于北京

一問:月球背面永遠黑暗?

小明:先說最近的新聞熱點吧,我想知道月亮背面到底是不是永遠黑暗?

小曌:月亮背面是永遠背着我們,但跟是否黑暗沒有半毛錢關系。比如新月時,我們看上去月球正面是黑的,而背面就幾乎都在太陽照射之下。這個問題太弱智了,咱不值得在此讨論。

二問:白天也有月亮嗎?

小明:今天是農曆廿五,有人說在白天看到月亮了?難道白天也有月亮?

小曌:這……這跟上個問題一樣,都太弱智啦。你平時多擡頭看看就知道答案了。其實,很多人真的會以為隻有夜晚才有月亮,這就大錯特錯了。這麼個常識都不了解,唉,這個提問的同學可以被打入冷宮了。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白天連月牙都可以看到,甚至可以看到星星。畫面中就是金星伴月牙。星聯CSVA楊晉,2022年5月27日拍攝于北京。

三問:廣寒宮真的涼爽嗎?

小明:打入冷宮?太好了,這天好熱的說……月球上不是正好有廣寒宮嗎,暑假可以趁機去避避暑,多謝成全啦!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東方宮殿與超級月亮。星聯CSVA攝影師薛飛攝于終南山

小曌:呵呵,廣寒宮可不是你想的那樣,說不定會熱死人。真相是:由于月球上缺乏大氣層,太陽照射時氣溫就會驟升,可以達到零上127攝氏度;而太陽一落下去氣溫又會驟降,會冷到零下183攝氏度!

四問:月球哪來的“背面”?

小明:那嫦娥還是很厲害滴,這種溫差她竟呆得下去?!我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無論什麼時候擡頭看月亮,嫦娥總在那裡。嫦娥六号不是要去月球背面嘛,可月球是球啊,它也轉圈圈啊,哪來正面背面之分?嫦娥總該會被轉到我們看不到的另一面去啊?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月串與摩天輪。星聯CSVA攝影師薛飛攝于西安

小曌:月球當然要轉圈圈,她跟地球一樣,既公轉也會自轉。但由于“潮汐鎖定”,月球公轉一圈與自轉一圈時間相等,是以她無論轉到哪裡,總是固定的一面朝向地球,也就是嫦娥呆的正面。

潮汐鎖定并非地球與月亮之間特有的遊戲,在宇宙中,很多天體在互相運動中都會出現這種現象。簡單的說,就是你拉着我,我也拉着你,達到某種平衡時,就會進入鎖定狀态。

舉個小栗子,你用一根繩子拴住一個球,你在朝向你的球面上畫個嫦娥。然後你讓繩子拴着球圍繞你轉圈,你就會發現,你畫的那個嫦娥永遠朝向你。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示意圖(來自網絡)

五問:能看到月球背面嗎?

小明:哦,那我們就永遠看不到月球背面了嗎?

小曌:對,也不對。在地球上确實看不到背面,但現在飛天技術發達了,人類已經能夠通過飛行器去探測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第一張影像是由前蘇聯的月球3号太空梭在1959年拍攝的;1968年的阿波羅8号任務環繞月球時,人類第一次直接用眼睛看見月球背面;2019年,人類首個在月球背面軟着陸的探測器嫦娥四号,就是咱中國人的驕傲了;今天,嫦娥六号就是要專赴月球背面去取一些“土特産”回來。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一位天真的孩子正在月下繪畫。星聯CSVA攝影師楊友利攝于四川松潘縣

六問:月球背面長相如何?

小明:月球背面如此神秘,想必更美吧?

小曌:首先要确認你有沒有密集恐懼症。月球背面與正面截然不同,上面布滿隕石坑,密密麻麻的,是以密恐者慎看。從美的角度看,未必有正面漂亮,但背面的科學價值很高,有很多未解之謎。包括背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隕石坑,科學界還沒有定論。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月球正背面對比(來自網絡)

2022年6月底的時候,有一份國際研究報告,推論月球正面與背後的差別來自數十億年前與一個天體的意外相撞形成的。此前甚至有人認為,地球曾有兩個衛星,後來他們融合到一塊,就成了“兩面球”。

其實小曌更相信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在地球誕生不久,與另一顆星球相撞,其中一部分融入了地球,另一部分被撞飛出去,在運作中不斷演變和穩定,成為地球衛星,它就是月球。因為依照地月之間的比例來說,地球去捕獲一個如此大品質的成熟星球的可能性較小。

在月球形成初期與後面不斷被潮汐鎖定的過程中,月球遭遇的隕石撞擊很多。正對地球的一面,由于地球擋掉了一部分入侵者,是以影響較小;背對地球的那一面受到外來影響更大,隕石坑就更多些,相當于替地球擋住了一部分入侵者。這樣地月之間就互相起到了保護作用。

當然,這都是一些假想和推論,都不能作為确定的結論,很多問題尚待科學家去揭秘。說不定,這次嫦娥六号月背取樣,就能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線索。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都市的月光。星聯CSVA攝影師王藝胤攝于北京

七問:潮汐是月球所緻?

小明:原來地月之間互為保護神呢。他們之間的影響,我隻知道一點,就是潮汐,我看過壯觀的錢塘江大潮。

小曌:對,潮汐現象是月亮對地球引力的重要證據。但要糾正一個偏見,潮汐不光是月球所緻,太陽也有作用,隻是月球距地球近,影響更大。

嫦娥六号奔月!N多月球冷知識,十問十答,一文掃盲!

▲地球人喜歡将月光賦予更多文化韻味。星聯CSVA劉成山拍攝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