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情有義有人生:《論語・季氏篇》(9)

作者:沐浴墨香張一鳴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夫子說:“天生就知‘道’的人是上等資質的人,經過學習知‘道’的人是資質次一等的人;遇到困境才懂得用學習‘道’解決問題的人是資質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境還不願學習‘道’的人,那是甘居下流的人。”

“生而知之者”的“生”,本義是草木從土裡生長出來;滋長。《說文》給出的解釋是:“生,進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生而知之者”,有人了解為,這個人的天賦非常好,不需要學習就會那些知識與技能。真有這樣的人嗎?有人說六祖慧能是。六祖慧能聽懂《金剛經》,但如果沒有五祖弘忍的教誨,他能成為佛學大家嗎?

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顯然他承認有“生而知之者”,但他說自己不是這類型的人!孔子說自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好古”,通過堅定地“敏以求”,進而在生活實踐中求得了明辨宇宙萬事萬理的奧秘的,也就是“道”的。成聖成賢,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的!

對于“生而知之者”,我覺得不能了解為人一生下來,啥都知道。這裡的“生”,是對學習的東西接受比較快的意思。最簡單的了解,現在的胎教,在懷孕期間,天天播放《弟子規》,小孩生下來之後,他對《弟子規》的學習就比胎教時天天看電視劇的孩子要接受的快!如此來看,天才也是環境造就的。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是一個天才,“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谒于邑人,不使學。”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方仲永煩人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帶領着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方仲永的聰慧是先天的,比起一般人要優秀得多,後因他的父親不讓他學習,結果淪落到“泯然衆人矣”,成了一個普通人。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即使天賦很高,不努力學習,也很難取得成就的。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孔子也曾說過“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的話。“德”就是順道而為。孔子這裡的意思是“天”既然生下我這個有“德”的人,也就是孔子說自己肩負使命,那就是推行教化,拯救天下萬民的,像桓魋這種人對他身上的“德”是沒有辦法損傷的,但不能說明孔子就是“生而知之者”的。

我們接着往下看“學而知之者,次也”這句話。

“學”,這裡是通過接受教育,學習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西周時期,學校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學,一類是鄉學。國學設于王城及諸侯國都,按學生的年齡與程度可分大學與國小。鄉學是地方學校。當時的學校以“六藝”(一說是禮、樂、射、禦、書、數;一說是《詩》《書》《禮》《易》《樂》《春秋》)為基本教育内容。

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許多原本在周王室掌握典籍、身通“六藝”的人士,紛紛離開周王室,流散在各地。《論語・微子篇》記載,太師摯适齊,亞飯幹适楚,三飯缭适蔡,四飯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太師摯去了齊國,亞飯樂師幹去了楚國,三飯樂師缭去了蔡國,四飯樂師缺去了秦國;打鼓的方叔去了黃河地區,搖小鼓的武去了漢水地區;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去了海濱。)人才流向民間,這為私學的誕生提供了機會。如果說,西周時期“學”的主題是貴族,是“人”;到了春秋時期,“民”也可以“學”的。

這個“之”具體代指什麼呢?《論語・雍也篇》記載,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顔回的學生很好學,他從來不遷怒,也從不犯重複的過錯。不幸他短命死了,現在沒有了,未曾聽說誰是好學的人。”)孔門三千弟子,隻有顔回“好學”,可見儒家的“學”,不是一般知識的學習。

“知之”和“學之”的“之”是指什麼呢?概括言之,是“道”,是聖賢之道。具體包括個人之道、天下邦國之道等。《三字經》中說:“人不學,不知義。”人不學習,就不知道仁義道理。一般人通過努力學習,可以明白人生正途,這和《中庸》記載“好學近乎知”是基本一緻的。這麼說的話,這裡的“之”是宇宙的萬事萬理,宇宙天地運作的規律,是“道”。對于具體的個人來說,是“仁”,是每個人通過修行,達到人格圓滿的過程。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輩子的事情。學習可以看做是人生的修行過程,人能通過學習,找到人生正路,而後堅持走下去,這才是善莫大焉!“學而知之”強調的是學習的主動性。具有強烈的上進心。

“困而學之”的“困”,本義是廢棄的房屋。陷在艱難痛苦或無法擺脫的環境中。《說文》給出的解釋是:“困,故廬也。”

這裡的“困”可以了解成一個人在為人、處事方面碰到困難了,在學習中遇到了不通的地方,甚至是人生的挫折,如何走出低谷啊?這需要通過學習,增長智慧,你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戰國時期的蘇秦,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回家後,家人瞧不起他。蘇秦遇到了“困”,他不是自暴自棄,而是下定決心,發奮讀書。讀書到了深夜,常打盹,直想睡覺。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猛然感到疼痛,再堅持讀書,終于學有所成,後來成為了六國的國相。我們看,蘇秦是通過學習解決了自己遇到的困境。

遇到困難了,通過學習來解決,盡管有些晚,但可以亡羊補牢。一個人遇到了問題,無論是身體遭遇的,還是心靈遭遇的這些困境,不是說“如之何,如之何”,而是自己通過學習,擷取“困”住自己那些問題的答案,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裡的“學”,我們可以了解為是被動的學習,隻要願意學習,堅持學習,即使人生出現一些挫折,也能通過學習度過難關的。看來,人的這一生,如果想順利,不學習是不可能做到的。

最後還有一種“困而不學”的人,對于這類人,孔子說“民斯為下矣”。

《論語》中“民”字共出現49次。“民”的古字形,像一隻被刺傷的眼睛,表示由刺瞎一隻眼睛的戰俘充當奴隸,後指平民、百姓。

“斯”這裡是代詞,代指“困而不學”的人。

“為下”在經典中出現的次數也不少。如《尚書》記載:“居上克明,為下克忠。”在上位的人要體察下情,在下位的人要盡忠職守。《中庸》記載:“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在上位的人不驕傲跋扈,在下位的人不自暴自棄。這裡的“為下”,不是從家世、身份、社會地位等方面來說的,而是說一個人遇到了困厄,明明已經在生活與工作中感到非常困難了,仍然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上,即使是最普通的種田,你也得懂什麼時間耕種、施肥啊!如果連這個都不學,咋能種好田?用現在的話說叫躺平,這種人按孔子的說法,是“為下”,是甘于下流,這樣的人是無可救藥的人。

如果這句話是“困而不學,斯為下矣”,我們了解起來就不那麼困難了,但這裡偏偏多出一個“民”字。

春秋時期,本來就貴族和平民之分的。孔子三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的母親帶着他離開鄹邑,來到了曲阜的阙裡。孔子這時的身份也就是“民”,隻是有些自由罷了。《論語・子罕篇》記載孔子說自己是“少也賤”,但他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誰有本領向誰學習,《論語・公冶長篇》記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說:“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這樣做事盡責,又講求信用的人,隻是不一定象我那樣好學罷了。”)通過學習,孔子最後官至魯國的大司寇、攝相事,級别相當于卿大夫,身份由“民”成了“士”、“大夫”,也就是脫“民”成“人”了。如果你想讓自己活的有價值,“學”是關鍵。這麼說的話,如果說孔子這裡是輕視“民”,顯然是說不通的。

對于這句話,我最初了解;春秋時期,“學在官府”,作為社會底層的“民”,也有可能不是懶得學,而是根本就沒有學習的機會,這是孔子認為“民”之是以“為下”,也就是為民的原因。這樣了解,孔子有責怪官府的意思。但我們仔細思考下,有些貴族,他們不學習,難道就會變成“民”了嗎?顯然,這種了解是站不住腳的

值得注意的是,“困而不學”者,不一定是“民”,也有可能是“人”,即使是在上位者,遇到困境了,不學習,他們照樣是不能脫困的。人生中有很多困難,我們很多人并沒有認真去解決,而是等着,拖着。如鍛煉身體,早起早睡,身體才會好,結果呢,我們就是不去鍛煉,不能早睡早起。這麼一說的話,這裡的“民”,可以了解為這一類型的人,感覺更舒服些。

“困而不學”強調的是一個人自己不想擺脫困境:一是懶得學,盡管“書中自有顔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想得到“顔如玉”、“黃金屋”,需要付出十年寒窗的努力,這多辛苦啊!一個人天天如此,哪還有時間去吃喝玩樂啊?二呢,是遇到問題推脫責任,這個事,我盡力了,但很少思考如何能把這個事情做好;三、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擺脫眼前的困境,學了也是白學,于是就破罐子破摔起來!這樣的人被孔子稱為“斯為下”。

最怕的是“困而不學”,還不懂裝懂!現實中,有人虛榮心作祟,不懂犟着脖子說懂,不會硬着頭皮說會,生怕沒了面子。一些亂指揮、瞎比劃,不僅做不好工作,甚至還造成重大損失,耽誤事業的發展,

“生而知之”、“學而知之者”、“困而學之”、“困而不學”是四種人生可能遇到的情況。

從古至今的聖賢都離不開學習。毛主席說“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說的是劉少奇同志是一個最愛學習的人。“學”是對不知道的東西接納的過程,這叫做“知新”;“習”是實踐,把學習到的東西用到自己的人生實踐中,又能提升自己做人做事的水準,可以說學習是一個自我限制的過程,是一個人持續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

對于一個人來說;“學”是修行的過程,修行不是兩腿一盤,閉目冥想,而是要不斷學習聖賢智慧,在生活、工作中結合自身的實際進行驗證,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

抱着一顆真誠的心來學習,你就走在成聖成賢的道路上,即使你在前行的路上遇到困惑,問題也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