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名人後代傳(261):于禁之子于圭

作者:米多知道啦

于圭,三國時期魏國的泰山郡钜平縣人,是魏國将領于禁的兒子。公元216年,曹操被冊封為魏王,于禁因功被封為左将軍,并被授予假節钺的特權,這意味着他有權代行王命,具有極高的軍事權力。随着父親在朝中的地位日益顯赫,于圭作為将門之後,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三國名人後代傳(261):于禁之子于圭

公元219年,蜀漢名将關羽圍攻了襄陽和樊城。于禁被派遣率領七軍共三萬人前往樊城支援曹仁。于圭相信以父親的軍事經驗,必定能夠擊敗關羽,捍衛魏國的榮耀。

然而,戰争的殘酷遠超過于圭的預料。父親于禁在樊城外的戰役中遭遇了連綿的秋雨,導緻漢水暴漲,七軍被困于水中,形勢極為不利。在絕望中,于禁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震驚的決定——他選擇了向關羽投降。這個消息傳回魏國後,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于圭也收到了這個令他痛心的消息。

于禁的投降對于于圭來說不僅失去了對父親的敬仰,還在同僚和朋友面前擡不起頭來。在那個時代,将領的忠誠被視為至高無上的品質,于禁的投降被視為對這種品質的背叛。于圭在軍中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他的内心充滿了無助。

三國名人後代傳(261):于禁之子于圭

公元221年,孫權将于禁遣傳回到魏國。此時的于禁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威風凜凜的将軍,而是須發皆白,面容憔悴的老人。他的身體和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

于圭見到父親的這個模樣,心中有着難以言說的痛苦,但他還是選擇了好言相勸,試圖安慰父親。他知道,父親在投降的那一刻,心中必定是掙紮,就像當年的漢朝将領李陵一樣,面對絕境,做出了被認為背叛的選擇。

李陵在漢朝時因戰敗被俘而投降匈奴,他的行為在當時也引起了極大的争議。然而,李陵的投降并非出于背叛,而是出于對士兵生命的負責。于禁的情況或許與李陵相似,他在戰場上遭遇了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面對着士兵的生命和戰争的殘酷現實,他選擇了生存而非榮譽。

盡管于圭了解父親的苦衷,但他也清楚,這樣的選擇在當時的魏國是無法被接受的。于禁的投降被視為對魏國的背叛,對曹操的背叛,對将士們的背叛。

三國名人後代傳(261):于禁之子于圭

曹丕成為魏國皇帝後,命于禁北去邺城,拜谒曹操的陵墓。在邺城的曹操陵墓牆壁上,畫有描繪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的壁畫。這些壁畫無疑是對于禁投降行為的諷刺。于禁見到這些壁畫後,感到極度的羞愧。他無法忍受這樣的羞辱,心理和身體都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不久之後,于禁是以得病去世,結束了他作為魏國将領的一生。

于禁去世後,于圭繼承了于禁的爵位,成為了益壽亭侯。雖然于圭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但他同時也繼承了父親名譽上的污點。這對于圭來說,是一個既沉重又複雜的遺産。他必須在父親的名譽受損的情況下,努力維護家族的尊嚴,同時也要在魏國的政治和軍事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