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作者:知識TNT

在上世紀70年代,大陸出現了一種外來生物,每當人們提起它的名字——落葵薯,都唉聲歎氣頭疼不已,因為它就像一場無法控制的災害,肆意蔓延,将田地和農作物統統“吞噬”殆盡。

然而,時光流轉,轉眼間,這個被痛恨的“入侵者”竟然搖身一變,成了人人追捧的“搖錢樹”!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這種奇異的轉變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

異鄉來客的“野蠻生長”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有人會關注到一種名為“落葵薯”的植物——或許在你聽到這個名字之前,你更熟悉它的一些外号,例如“藤三七”、“馬德拉藤”、“洋落葵”等。

注意,藤三七可與大陸素有的中草藥“三七”不同,而“洋落葵”與一字之差的“落葵”更是大有不同。

落葵,屬于落葵科-落葵屬-落葵種,是産于中國、曆史悠久的一年生蔓狀纏繞草本植物。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落葵

而“洋落葵”落葵薯,卻是屬于落葵科-落葵薯屬-落葵薯種的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這些外号都在向我們傳遞着同樣的資訊:落葵薯,是一個外來物種。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注意看,兩者花于葉均不相同

事實上,落葵薯原産于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等地區,是一種野生植物。在1976年,落葵薯由台灣從巴西首次引入中國,最初隻是作為觀賞植物而被人們認識。

然而,它并沒有停留在這個角色上,而是開始“逃逸”到香港、兩廣、雲貴川等地區,開始了一場在中國土地上的“野蠻生長”。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落葵薯作為纏繞藤本植物,生長于肉質根莖之上。它擁有鮮綠色、心形、肉質而有光澤的葉子,長度在4至13厘米之間。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落葵薯的心形葉片

在晚夏到秋季期間,落葵薯會開出大量的小巧而芳香(氣味類似豆蔻)的乳白色花朵,集聚成依附的總狀花序,其長度可達30厘米。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一串串乳白色總狀花序

雖然落葵薯擁有雄花和雌花,但它們可不是利用這個器官來繁殖并産生種子的。落葵薯的空中莖上擁有根狀的塊莖,這些塊莖是識别它們身份的關鍵特征,也是它們無性繁殖的關鍵。并且,它們非常容易脫落。

通常情況下,落葵薯可以通過塊莖的增殖或者可能斷裂的根莖碎片來繁殖,這聽起來是不是相當神奇?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是不是有點像姜?

落葵薯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大。一般來說,植物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但落葵薯卻不同尋常。

它不僅能夠自行繁殖,甚至還可以被人為攜帶着傳播。在地底,落葵薯能存活5至10年之久,休眠期間依舊可以繁殖。如果根莖碎片進入水道,它們能夠輕而易舉地“蔓延”到新的地區紮根生長。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落葵薯可以說是不放棄一絲存活的機會

落葵薯的株芽落地後能夠生根發芽,即使被深埋在地下,數年後也能夠重新生長。正是這種堪稱野蠻的生長及繁殖方式,讓它收割了“入侵者”的惡名,甚至一度成為了令大陸農民頭疼的對象。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農業的死敵

落葵薯,這種原産于南美熱帶和亞熱帶的外來植物,在入侵到中國的國土之後,曾給許多農民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和損失。

落葵薯通常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它們對土壤的要求并不高,但對霜害的抗性較弱。這意味着,它可以在各種環境條件下生長,尤其适應于中國南方地區的氣候。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首先,落葵薯的快速生長和繁殖能力給農作物造成了直接的競争壓力。作為一種纏繞型藤本植物,落葵薯的生長速度異常迅猛,它們在一周之内能夠長到一米多高。

其分枝纏繞的特點使得它可以快速覆寫大片農田和高大樹木,爬上40米高的樹幹對它們來說也是輕而易舉。隻待它們長成,這些落葵薯就會緻使農作物和其他植物無法得到足夠的陽光和空間,進而影響生長發育,甚至窒息死亡。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落葵薯一旦蔓延起來就能遮天蔽日

看似柔弱不堪的藤蔓其實正是絞殺農作物于無形的兇器,這種競争性生長特點使得農民難以有效控制其數量和範圍,給農業生産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其次,落葵薯的繁殖方式也是其危害之一。即使農民對其進行了嚴密的除草工作,隻要稍有不慎留下了一小部分的塊莖或根莖碎片,落葵薯就能重新生長并且迅速擴散。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這種不斷的再生和擴散讓清除落葵薯變得極為困難,如若想要及時防治,農民就必須認真清理落葵薯落下的塊莖碎片,避免它們再次傳播,這些工作大大增加了農民的勞動成本和時間成本。

此外,落葵薯地上部分水溶液含有化感物質,這種物質可以産生化感作用,對周圍的植物生長産生抑制作用。

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過釋放特定的化學物質,對其周圍環境産生不利影響的現象。落葵薯通過其地上部分的水溶液釋放出這些化感物質,一旦鄰近植物接觸到這些物質,就會受到抑制,導緻生長受阻甚至死亡。這種作用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落葵薯為何能夠迅速占領生态空間,将其他植物排擠出去的現象。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化感作用

這種化感作用不僅對周圍的野生植物造成影響,對農作物也會帶來巨大危害。如果落葵薯大量生長在農田中,其化感物質則會影響到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降低農作物的産量,甚至導緻農作物死亡。這對農民的生計和農業生産都構成了嚴重威脅,是以落葵薯曾經被視為農業的“害草”。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幸運的是,随着人們對落葵薯的認識不斷加深,科學家們也開始研究其化感作用的機制,并尋找應對措施。雖然落葵薯的化感作用仍然存在,但通過科學種植管理和适當的防治措施,人們已經能夠有效地控制其對周圍植物和農作物的影響,進而實作了與落葵薯共生的可能。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從“害草”到“搖錢樹”

随着時間的推移,落葵薯這個外來入侵植物不僅僅是人們眼中的惱人之物,它如何在短短幾十年内從“害草”轉變為“搖錢樹”?這個轉變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其實,落葵薯之是以能在當今社會如此受人歡迎,還是因為人們看到了它們身上巨大的價值。

落葵薯的葉子、根莖以及株芽都可以食用,烹饪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取其嫩葉可作清炒或涼拌,取其珠芽或根狀莖可作炖食,能夠烹調成多種藥膳,相當滋補。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據聞,落葵薯制作的菜肴味道鮮美爽口,營養價值豐富,富含超高的胡蘿蔔素、蛋白質、鈣及維生素B等物質。不知你所在的地區有沒有食用落葵薯的習慣呢?閑來無事,或許可以去市集上尋找一二。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除了食用價值之外,落葵薯在中醫藥方面也有着重要價值。據傳統醫學認為,落葵薯味微苦、性溫,在中醫中的地位不可忽視。在落葵薯的珠芽形成後采摘,除去雜質,鮮用或曬幹,便是上好的中藥材。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中藥材 藤三七

随着國民對健康飲食和中藥的重視,落葵薯成為了市場上的搶手貨。在今天的市場上,新鮮采摘的落葵薯嫩葉的價格在每斤20至35元,而根莖的價格能達到80元一斤。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促使了市場的開拓,而生長迅速的落葵薯恰好能夠滿足這種需求,成為了農民們的緻富之源。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從曾經的“惹人厭”的外來入侵植物到如今的“搖錢樹”,落葵薯的角色就像一場華麗的變身秀。大陸國民通過科學看待落葵薯,成功變“害”為寶,這是中國人對于自然資源的智慧運用!

70年代曾被痛恨的“入侵者”?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搖錢樹”!

農民采摘落葵薯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