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同的賽線,對于種鴿和賽鴿有哪些不一樣的要求?

作者:一古人雲

衆所周知,賽鴿競翔不僅與賽線上地理環境、氣溫溫差、大氣壓差、氧分壓差、磁場強度、濕度等方面有關,而且還與飼養管理、訓放、品系、配對以及飼放條件有關。是以,賽線、天氣、飼養、訓練、飼放,作育等綜合因素決定鴿子的歸巢率與速度。

一、平原地帶:賽線以平原地帶為主的競賽鴿創造出優異的成績的幾率高,例如:北京市放南線,上海市放西北線、沈陽放西南線、比利時放巴塞羅那(千公裡以内)。而四川、雲南、貴州、濟南等地雖然養鴿時間相對較早,但成績總是趕上不上兄弟省,為什麼呢?

不同的賽線,對于種鴿和賽鴿有哪些不一樣的要求?

1、是平原賽鴿無需爬高,繞山峰,從飛行路途上先節省了飛行的時間,二是磁場傳播時在傳遞範圍内沒有中途阻礙物,它會呈規律的遞增或遞減,賽鴿訓放時就已适應其規律。是以,參加中、長距離時加上順風會飛出突出的成績。有人說是該地區的鴿子好,我講這是不公正的,從國内公棚比賽可以看出,前面的觀點并不妥當。

2、山區、丘陵地帶:賽線以山區、丘陵、沙漠為主的地區,多少年來一直飛行成績和歸巢率不高,這是因為賽線困難程度對賽鴿的影響極大所造成的。首先山區、丘陵地帶的在飛行距離上不可能是“直線”飛行,是以賽距為500公裡,實際飛行遠遠超過這個數值;

不同的賽線,對于種鴿和賽鴿有哪些不一樣的要求?

其次,磁場是靠帶電的離子傳遞,由于賽鴿歸巢途中磁場在山的背面和低窪地區産生衍射,造成該地域某些地域磁場疊加增加,有些地方磁場減弱至零,給信鴿歸巢造成判斷性障礙,這與平原地區磁場均勻遞減和遞增差别極大。

另外鐵礦分布地區鴿子歸巢困難也與磁場衍射相似,現今有些手機在某一區域接不到信号就是磁場衍射造成一些地區磁場增強,一些地區磁場峰谷與峰頂疊加為零造成的手機就在後一種情況下無信号,有人會說這是手機發射台沒有覆寫該地區,這隻是一個方面。

有些地區從高樓大廈的前和後手機接收時情況均不一樣,而樓前和樓後,左右範圍内的信号強弱也不同,這就是衍射造成的。當然在地下室,地下商場信号消失,那是建築物起屏蔽作用的結果。再者山區當中山上、山下、山前、山後溫差較大,容易形成霧,霧是由許多水分子組成的,對磁場沒有傳遞作用,而且阻礙賽鴿的視野,也是造成鴿子歸巢率低的原因。至于鷹、猛禽的傷害也不可忽視,但它們對歸巢速度影響較小。是以山區的鴿子競翔主要是特殊環境造成的歸巢慢和歸巢率低的主要原因。

二、山區的賽鴿和種鴿要求與平原的賽鴿、種鴿的要求差别極大,下面談一下對山區的賽鴿與種鴿的要求。

1.體型:中、小體型,手感勻稱,肌肉柔軟有彈性,恥骨與龍骨連接配接平滑過渡,恥骨短直呈v型,以1指半橫手指以内為好,越短越佳。

2.羽毛要柔軟,翅膀拉開時柔軟,放開時很自然地收回,抓入手中,手松開托着鴿子很平衡地在手掌上不動,隻是眼睛左右觀察。

3.尾羽一束或直筒狀,抓時散尾立即收好的也行,根椐鴿子飛行距離的長短,羽翅與尾羽的位置關系,同級别的快速鴿相對于尾羽羽翅較短。

4.瞳孔黑又亮且往下凹,有節奏地收縮以及整個眼球有規律的抖動。

5.内線口:賽鴿多呈環帶狀或細紋狀,且不死闆,鋸齒狀等較少。

6.外線口:前下角出現黑絲、黑線(即距離線),一般前寬後窄或兩色來組合飛行較好,看賽鴿隻管看前蕩角區域(即賽鴿區)。

7.底砂多數為中等厚度(即在前蕩角處線口與底砂形成一條不規則的城牆),少數在腳砂處起毛(快速鴿的标志)且不死闆,密度良好,底砂像幹裂的土地不易歸巢。

8.面砂:面砂相對較多且絲絨或細密的占歸巢的絕大多數,絲絨狀、竹根狀、絲網狀面砂占歸巢鴿的大多數,一句話:面砂粗時要比較稀,細時要密且不幹。

9.空砂:外線口外緣至眼緣線之間的透底砂和底闆的空組成的空砂,它是山區500公裡歸必備條件之一。

不同的賽線,對于種鴿和賽鴿有哪些不一樣的要求?

種鴿要具備完整和優質的五圈(即内線口、外線口、底砂、面砂、空砂)。

1.瞳孔:像一口深深的井,黑裡透亮,閃閃發光,且園整。

2.内線口:齒輪狀,念珠狀、寬圈狀,即要重量又要重質,顯厚、有色、變化為佳。

3.外線口:以賽鴿前蕩角旋轉180度後,即為種鴿區(即眼的後半部分)呈現前窄後寬,在該區域像好賽鴿的賽鴿區一樣的形狀為佳。

4.底砂:厚密而不結闆,透氣性好為上佳。

5.面砂:絲絨砂、苔藓砂、竹根砂為上乘,鹹鹽砂起改良砂型的作用。

6.空砂:大而不過,有色空砂和多色彩為佳。

綜上所述要提高山區賽鴿的歸巢率,首先是種鴿品質要求高,選配要合理,加上科學飼養,再者近距離多訓放,即聰明+體魄即離目标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