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見證航天曆程 傳承民族精神(國家工業遺産)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

見證航天曆程 傳承民族精神(國家工業遺産)

北京市海澱區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大門。

見證航天曆程 傳承民族精神(國家工業遺産)

“東方紅一号”衛星。

見證航天曆程 傳承民族精神(國家工業遺産)

一号廠房改造後。

見證航天曆程 傳承民族精神(國家工業遺産)

一号廠房改造前。

見證航天曆程 傳承民族精神(國家工業遺産)

“實踐一号”衛星對接試驗。

見證航天曆程 傳承民族精神(國家工業遺産)

北京衛星制造廠職工讨論衛星加工方案。

見證航天曆程 傳承民族精神(國家工業遺産)

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功勳裝置展廳。

見證航天曆程 傳承民族精神(國家工業遺産)

王連友(右一)與同僚正在加工神舟飛船金屬殼體。

開欄的話

從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建構起門類齊全、世界上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從滿目瘡痍、一窮二白,到國内生産總值穩居世界第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曆程,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作了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

這一發展曆程波瀾壯闊,形成了豐富的工業遺産,鑄就了寶貴的精神财富。這些工業遺産,是黨團結帶領人民開拓進取、不懈奮鬥的生動寫照,具有相當的曆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今日起,本版開設“國家工業遺産”欄目,講述工業遺産背後的故事。

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号”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

北京市海澱區知春路63号——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中關村廠區,是“東方紅一号”的誕生地。這裡也被稱為“衛星的搖籃”“神舟的家園”,先後完成200餘顆(艘)衛星飛船的研制任務,為大陸航天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4年,北京衛星制造廠搬遷至航天城園區。2018年,中關村廠區部分廠房和裝置列入工業和資訊化部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産名單。2023年4月,中關村廠區完成改造後以科技園區身份面世,引入一批資訊技術、智能制造企業。開園1年來,新産業為老廠房注入了新活力,更新改造也喚醒了歲月長河裡的航天記憶。

老廠房孵化新動能

廠房外,镌刻大陸幾十顆衛星發射日期的東方紅廣場、展示衛星制造功勳裝置的展廳、修繕後恢複原始肌理的三号廠房等,将人們拉回到那段激情澎湃的歲月;廠房内,一批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智能制造企業正在孵化,以新動能延續着工業基因和科技夢想。

“将含有工業遺産的舊廠區改造為科技園,這種嘗試不多見。”張北,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中關村廠區開發項目負責人,全程參與中關村廠區的更新改造。

北京衛星制造廠搬遷至航天城園區後,為優化區域産業空間布局,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地處中關村海澱園核心位置的中關村廠區啟動開發工作。

“一開始,廠區就避免被改造成參觀遊覽項目。我們想發揮優勢,主動結合地區發展需要,更新為科技園區。”張北介紹,這一想法得到了海澱區的大力支援,經過充分研究論證,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與海澱區國資企業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達成合作,更新目标是:在保留工業遺産風貌、弘揚航天文化的基礎上,打造綠色智慧園區,為海澱區内科技企業提供優質辦公空間,完善城市功能。

2022年9月,項目以定制化開發和共同設計方式啟動,對廠房進行了清洗修繕加強,提高了抗震性能和節能标準,重建優化了消防和電力系統,增設了智慧管理設施,提高了園區的工作生活品質。

“在海澱核心位置,這片工業廠區很稀缺,對智能制造類企業很有吸引力。”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負責人介紹,中關村廠區是工業用地,還有挑高的廠房空間,能較好滿足智能制造企業研發和制造在同一個區域的需求,降低企業營運成本。開園1年來,園區已入駐多家企業,實作了活化利用。

為傳承弘揚航天文化、助力工業遺産蛻變,開發建設團隊在園區内設計了曆史沿革牆、東方紅廣場、功勳裝置展廳等曆史文化景觀。一号廠房、三号廠房、運星大道、功勳大道修舊如舊,保持了原有建築風格,展示了工業遺産風貌。

第一件産品是“老虎鉗”

園區内的曆史沿革牆講述着該廠的光輝曆史。誰承想,集中了尖端科技的“造星廠”,第一件産品竟是“老虎鉗”。

1958年,北京衛星制造廠的前身中國科學院北京科學儀器廠創辦,主要給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提供必要儀器和裝置。他們從簡單裝置“老虎鉗”幹起,逐漸開始研制質譜儀、實體光學電子儀器等先進裝置。1965年,大陸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計劃啟動,該廠被選中擔當重任。

廠裡老職工回憶,雖然當時隻是科學儀器廠,還缺乏加工航天所需鋁合金零件的經驗,但廠裡有一支不怕苦不怕累、肯學習善鑽研的職工隊伍,這些是研制衛星的有利條件。

園區内,三号廠房前豎立了“東方紅一号衛星誕生地”紀念碑。這裡是“東方紅一号”總裝工廠中的房間,也是其最後的産床,衛星從這裡出廠後直奔發射場。

一位老職工回憶,“東方紅一号”總裝時,一枚小墊片找不到了,全工廠中的房間的人都很着急,全部參與尋找。衛星絕不能帶着多餘物出廠,這是巨大的隐患。最後大家确定這枚墊片肯定不在衛星上,才放下心來。事後,大家總結教訓,規定每一個帶入總裝階段的零部件都要檢查登記。這與後來的航天工業品質管理要求一脈相承。

研制“東方紅一号”是老一輩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過程。後來一些國際友人來廠參觀時感歎:在這樣簡陋的環境裡居然搞出了衛星,了不起!廠裡老職工回憶,“一次,外賓參觀三号廠房,簡陋的環境讓他不相信這是衛星總裝廠房,還以為我們沒有讓他參觀真廠房。”

在“東方紅一号”之後,中國的第一顆傳回式遙感衛星、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和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号”也先後誕生在這裡。

品質是航天的生命

工業遺産裝置展廳,參與研制了“東方紅一号”的功勳裝置陳列其中,王連友對它們十分熟悉。

王連友1983年參加工作時是名銑工,現在是廠裡大型車銑複合加工中心特級技師,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等多項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參與了以“神舟一号”為代表上百顆衛星和10多艘飛船的研制生産任務。

“航天産品的機械加工誤差習慣用絲(0.01毫米)和缪(0.001毫米)為計量機關,差之毫厘真會失之千裡。”王連友說,品質是航天的生命,衛星、飛船、空間站都運作在太空極端環境,由至少上萬個元器件組成,任何零件都可能影響任務的成敗。

從裝置展廳中的普通手動精密機床,到航天城園區兩層樓高的車銑複合加工中心,航天産品精密加工的發展主線就是提高精度和效率。王連友說,為了避免基準轉移誤差,即構件在不同車床不同操作者間每次轉移重新校準的誤差,車床不斷朝着一名操作者在一台車床完成所有操作的方向發展。

“東方紅一号”衛星等比例模型前,王連友指着“東方紅一号”的天線基座,“這些就是老一輩師傅們用展廳裡的裝置加工出來的。”到1996年“神舟一号”飛船試制,王連友則必須開始學習使用數控機床。

近年來,中國航天一直保持高密度發射,星船研制速度越來越快。王連友作為一名高技能人員,也參與了10多台高端裝備的調試和使用。現如今,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的精密加工手段,已經從傳統的多台裝置完成多道工序,逐漸過渡到一台複合加工裝置完成車、銑、鑽、镗等工序,實作了向數字化高端制造的跨越發展。

在整星、整艙精密加工階段,王連友工服胸前的兩個口袋空空,但紐扣永遠緊扣。王連友說,這一習慣是為了避免俯身操作時,口袋裡的小型工具或物品掉落下來,在星船表面造成劃痕或磕痕,這種低級品質問題絕對不能出現。細節決定成敗,口袋清空、紐扣緊扣這些簡單動作,源于“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此外,王連友要求,每操作完一個工步,工具都要歸位,操作步驟都要記錄。王連友說:“這是從研制‘東方紅一号’那一輩航天人那裡留下的寶貴經驗。”

王連友的徒弟馮佳林說,再聰明的腦袋,都不如良好的習慣可靠。一個産品中一個部件的加工就涉及上百道工序,王連友班組承擔的幾十個大型星船艙體組合加工任務,産品交驗合格率100%,秘訣就在“做事有依據,做事按依據,做事留記錄”的航天職業素養。

随着更新改造,這座廠區往日的細節日漸顯露。三号廠房曾從總裝工廠中的房間改為飛船焊接廠房,牆面的智語是“每一個焊點關系到航天員的生命安危,每一道工序影響着載人航天的成敗”。航天人正是在這句智語前為航天員打造了一座座安全的“太空之家”。建設裝置展廳時,參與建設的人員注意到一台裝置表面明顯磨損,後來大家才知道,這是台進口裝置,當時師傅操作時必須斜跨在機器上,久而久之把油漆都蹭掉了。

采訪中,王連友多次提到這裡給他的感覺“像軍隊、像學校、像家庭”。像軍隊,因為航天人有強烈的節點意識,無論什麼困難,必須在規定節點前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像學校,因為大家不斷學習,共同成長;像家庭,因為遇到困難時大家都能無私奉獻、大力協同,給他留下了無數溫暖的記憶。這裡的廠房見證了無數的掌聲和歡呼,混合着晶瑩的淚水,承載着不滅的記憶。“希望這裡能将航天文化展示給更多人,将航天精神傳遞給更多人。”王連友說。(本報記者 蔣建科 孟 揚 唐中科)

本版圖檔均為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提供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1日 第05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