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浦河平望段碧波安瀾兩岸青 百裡太浦光景新

作者:名城蘇州

通過“散亂污”治理、“精而美”修複、“新經濟”植入,

如今的太浦河平望段,一條集景觀、文化、防洪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态綠廊躍然眼前——

碧波安瀾兩岸青 百裡太浦光景新

57.6公裡長的太浦河如一條伸展的手臂,東出太湖,直至黃浦。這隻臂膀微微彎折,挽起古運河、新運河、頔塘河,在吳江平望古鎮劃出一個“井字”,勾勒出四河彙集的水文盛景。

過去,四河彙,平望興。從運河名鎮到中國紡織織造名鎮,水是這片土地興達長青的基底。

當下,平望興,太浦清。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生産生态秀帶,平望做好水文章,探索出了水城共興新路徑。

通過“散亂污”治理、“精而美”修複、“新經濟”植入,如今的太浦河平望段,一條集生态、景觀、文化、防洪于一體的生态綠廊已躍然眼前。春來探河,太浦靜美如姝,“還岸于民、造福于民”的治水之道正随粼粼水波福澤平望。

甩開治水“包袱”

産業發展有思路更有出路

工業生産離不開水,二者皆為城市命脈。厘清、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态保護之間的關系,是平望治水的首要一步。

坐落于梅堰社群太浦河邊的新達印染,既是平望老牌印染企業代表,也是當地稅收貢獻大戶。企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曾給太浦河水環境帶來較大壓力。

去年,公司毅然作出決定——搬離太浦河,整體搬遷至平望鎮印染功能集聚區。公司負責人介紹,新公司将建設4幢多層高品質、高标準廠房,建設數字化印染工廠中的房間。盡管公司将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搬遷,但帶來的不僅是公司畝均稅收從原來的47.8萬元到60萬元的增長預期,而且也為平望鎮的“護河運動”作出了貢獻。

整體搬遷、叢集發展、工業上樓……在平望太浦河沿線,像新達印染這樣選擇搬廠入園的企業不在少數。

“搬廠護河”,既要靠企業樂為,也有賴于政府善為。

以噴水織機整治為例。平望自2023年開展噴水織機整治行動以來,太浦河沿線的2家規模較小、工藝落後的村級污水處理站已關停,太浦河以南的噴水織造企業集聚至平望鎮兩大工業集中區,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提高産業集聚度,為地方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力。

平望治水,不僅在“疏”,亦在“堵”。

自2017年起,平望鎮就利用系統推進大運河、太浦河和G318、G524“兩河兩路”環境綜合整治的有利時機,以“治違、治污、治隐患”整治工作為抓手,既抓“散亂污”整治,更抓“精而美”修複。

圍繞運浦灣區建設,平望鎮劃定平望大橋至江城大道2公裡段重點整治區域。目前,太浦河沿線整治已投入5.3億元,整治256家散亂污企業(作坊),取締碼頭16個,累計拆除建築面積29.95萬平方米,複墾土地1123畝,真正實作還岸于民。

“通過整治,太浦河兩岸煥然一新,河湖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接下來就是要通過久久為功、全域提升,讓水清、岸綠、景美成為常态。”平望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鄧運華表示。疏堵結合,水清岸新。如今的太浦河平望段,兩岸沒有遮擋,過去臨河卻不見河的村民,終于可以“開門見水”;産業發展有了思路更找到出路,水、産、城多元共興得到實實在在的保障。

重構太浦風貌

文化生态走廊沿河鋪展

谷雨過後,太浦河北岸成片的麥田綠意盎然,麥穗飽滿,迎風搖擺,似在同遊人點頭緻意。樟樹下兩位騎行的老者駐足欣賞水景。太浦河上,船舶來往不息,偶爾拉響汽笛,響徹兩岸。

這是春季運浦灣内的景緻。

運浦灣是平望永恒的記憶——這裡記錄着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段光輝歲月,幾代人用了半個世紀開挖出太浦河,不僅溝通了太湖與黃浦江,也守護了平望這樣的魚米之鄉。

曾經,這裡被圍牆阻隔,裡面是吊機碼頭、砂石廠等,環境髒亂,水質渾黃。如今,運浦灣作為“平望·四河彙集”項目的重點片區,區域内的“散亂污”掃除一新,成就了運浦拾光。

重構太浦風貌,需要“拆”,更要“留”——留下曆史的印記,讓新舊時光在此交彙。

在運浦灣的整治過程中,保留下來的部分吊機、油罐及廠房等工業遺存,通過創意改造,并嵌入鐵路遺址文化、太浦河曆史印記……平望鎮通過設計重塑,将運浦灣從以工廠倉庫為主的生産岸線轉型為集運浦文化展示、花圃觀光、生态休閑于一體的高顔值文化生态走廊。如今,運浦花園、運浦拾光、生态廊道、燈塔花園等标志性項目已陸續建成開放。

太浦河的美麗,不僅在于重塑風景,更在于利民惠民。

——作為“平望·四河彙集”重點民生工程之一,平望環鎮步道全長9932米,圍繞着平望老鎮區四向的水系展開。步道依托老鎮區現有道路體系、濱水綠網結構及現有的濱水公園及文化古迹,通過綠道聯系進而起到引綠、銜水、繞城的功能。

——這些年裡,随着太浦河沿岸環境改造提升,親子詩會、烘焙DIY、主播體驗、草地星空露營等一系列親子活動,以及我們的節日·春節遊園會、“粽”情端午等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精彩紛呈,為村民和遊客奉上一場場文化盛宴。

以水為媒,今年,平望還将實施新一輪民生實事項目,包括像漁橋豐登·莺湖市集、藍·望文旅産業園、運河·時間裡等依水而興的項目,串珠成鍊,提升平望城鎮功能品質,進一步展現景社共融、旅居共生、主客共享的現代化平望模樣。

引育新生業态

打造太浦河濱水經濟帶

太浦河的浪濤為平望帶來了産業發展的新機會。

仍舊是運浦灣,在諸多工業遺存保留利用的案例裡,堆砂場辦公樓的蝶變顯得最為亮眼——這幢三層樓房,外立面被精心設計的鋼結構包裹着,遠遠望去,如同一艘行駛在太浦河上的帆船。這裡已成為運浦拾光衆創空間,是平望及周邊小微企業的河畔“孵化器”。

“運浦拾光是平望和喜馬拉雅打造的區域首個綜合業态的數字文化産業共享平台,是集運浦文化展廳、創客空間、數字文化體驗中心、直播電商基地、露營團建營地為一體的綜合性新文旅業态。”運浦拾光相關負責人說。

2021年5月,“運浦拾光”蝶變為現代工業風的創意衆創空間。經過兩年多的營運,已落地數字文化體驗中心、運河好物直播電商平台、本土品牌露營基地和青年衆創平台。20間辦公室吸引了十多個創業團隊入駐,從直播電商到文創營運,幾乎清一色的“90後”。就連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陸鴻也将他的緣躍紙制品的直播間搬到了這裡。

太浦河畔,水清不僅引“鷗”來,更讓“老樹”發“新枝”。

“平望醬園從古運河畔搬到太浦河畔,與水結緣久矣。醬品生産和運輸也都離不開水,最早帶火平望辣醬的還是行走運河的蘇杭班子,可以說,沒有四河彙集,就沒有平望辣醬。”平望醬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威介紹,走過150多年風雨,這爿中華老字号正開啟它的産業新途——建設平望辣醬文化園,通過塑造醬文化IP,進一步打響平望辣醬金字招牌。

平望辣醬文化園就在太浦河邊,一期二期項目占地面積近10000平方米,再過兩個月即可竣工。文化園除了展示平望辣醬發展曆史、新老制醬工藝對比,更開設研學展廳,邀請參觀者親身參與制醬,沉浸式感受平望辣醬和周邊産品的獨特魅力。正式開園後,這裡将進一步做活帶熱平望太浦河沿岸工業旅遊的“新經濟”。

在有風景的地方嵌入新經濟。從運浦拾光到平望辣醬文化園,還有近些年火出圈的大龍蕩龍舟賽事經濟、脊索park的垂釣經濟、輕野戶外的露營經濟……一系列新業态“小盆景”加速集聚太浦河畔,建構起風光無限的太浦河濱水經濟帶。

“人不負太浦,太浦定不負人。平望将繼續以水為媒,充分激活‘水、岸、城、村、人’共生效應,讓‘新魚米之鄉’和‘新江南空間’現代風貌在太浦河沿岸逐漸呈現,讓更多居民、遊客、投資興業者更加親近太浦河,更加看好平望鎮。希望平望治水蹚出的路子,為濱水城鎮的水城共興提供有益借鑒。”平望鎮黨委書記趙偉說。(蘇報駐吳江區記者 王英 周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