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我叫小芸,今年28歲,三個月前嫁給了心儀已久的男朋友小剛。小剛今年30歲,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每月有7000多元的收入,負責全家的經濟來源。我們的婚禮辦得很隆重,花費了不少錢财,不過兩家人也是掏空了腰包給了我們20萬元的嫁妝。

小剛的媽媽叫張阿姨,今年55歲,是一位傳統觀念很重的老人。她獨自一人居住,退休後的生活費全靠小剛每個月的贍養費。小剛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弟弟小明今年32歲,是一家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手頭上也有一些存款,最近打算在城裡買套房子安家落戶。

小剛和我新婚三個月,正值蜜裡調油的時候。不過張阿姨的生活狀況卻讓我們頗為挂念。她的終身俸隻有2000多元,再加上小剛每月給她2000元的贍養費,收入也就四五千元,在城裡生活實在是捉襟見肘。

小明的事業有起色,他打算在城裡買套兩室一廳的新房,價格在80萬元左右。不過他手頭的存款隻有30萬,還差50萬元的首付。小明一直對張阿姨有求必應,張阿姨自然是想盡辦法幫助他的。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有一天,張阿姨突然找上門來,向我們提出了一個離譜的要求:"你們新婚三個月了,應該拿出20萬嫁妝給小明買房子。小明是我最小的兒子,你們應該多多關照他。"

我當時就被氣個半死,脫口而出:"小明又不是我兒子,為什麼要給他20萬啊?"

"怎麼就不能給小明20萬嫁妝呢?"張阿姨皺着眉頭說,"你們不是才新婚三個月嗎?嫁妝沒花完吧?給小明20萬,他就能付首付買房子了。"

"可是阿姨,那是我們的婚禮錢啊,怎麼能随便拿出來呢?"我試圖解釋道。

"什麼随便拿出來?那是應該的!"張阿姨生氣了,"你是我兒子的媳婦,就應該關心我的兒子。小明是我最小的兒子,你更應該多多關照他才對!"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張阿姨的話讓我覺得無法了解。我内心充滿了憤怒和不平:我是出嫁的女兒,怎麼還要像兒子一樣贍養她的兒子呢?而且20萬可是我們新婚的全部家當啊!

"阿姨,你這樣要求太過分了吧?"我忍不住反駁道,"20萬可是我們新婚的全部積蓄,怎麼能随便拿出來給小明?而且小明又不是我的親兒子,我為什麼要給他錢呢?"

"你還不懂事呢!"張阿姨斥責道,"你是我兒媳,就應該像對自己兒子一樣對小明!難道你嫁到我家就隻知道占便宜,不思孝順嗎?"

"夠了!"張阿姨打斷了小剛的話,"你們就是這麼自私自利!我走了!"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說完,張阿姨氣沖沖地走了。

張阿姨的要求雖然讓我感到無理取鬧,但從她的角度來看,卻也是出于一番好意。

作為老一輩的人,張阿姨自然還保留着傳統的家庭觀念。在她的成長環境裡,夫妻之間的财産是共同所有的,妻子的嫁妝自然也屬于丈夫的家裡。更何況,小明是她最小的兒子,自然是她最疼愛的孩子,理所應當得到更多的關照和照拂。

可是我們這代年輕人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我覺得婚後的财産應該由夫妻二人共同掌管,不應把嫁妝看作是歸入婆家的資産。更何況,小明雖然是小剛的弟弟,但與我這個兒媳婦并無直系親屬關系,我沒有義務無償資助他。

我的内心陷入了巨大的沖突之中。一方面,我覺得婆婆的要求太過分了,完全不講理;另一方面,我又不想和家人決裂,畢竟小明也是我們的親人。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好呢,還是遷就一下婆婆的心意好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掙紮之中。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小剛看出了我的糾結,便試圖作為中間人來化解我和婆婆之間的沖突。

"芸芸啊,我了解你的想法,"他說,"媽媽的要求确實有些過分。但你也要體諒媽媽的苦心,小明畢竟是她最小的兒子。"

"那我們難道就要拿出20萬給他嗎?"我有些焦躁地說,"那可是我們新婚的全部家當啊!"

小剛的建議讓我暫時松了一口氣。雖然5萬對我們來說也是筆不小的開支,但總比20萬要好得多了。或許,這就是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好辦法。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媽,我們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小剛鄭重地說,"我們先給小明5萬塊錢作為買房的啟動資金,等将來我們有了足夠存款,再資助他更多,你看怎麼樣?"

"5萬?"張阿姨似乎有些愠怒,"你們新婚就給了20萬嫁妝,現在隻拿出5萬來資助小明,未免也太小氣了吧?"

"媽,你這樣要求太過分了!"我終于忍不住反駁道,"20萬可是我們新婚後的全部家當啊!就這樣全拿出去,我們自己将來要買房子怎麼辦?而且小明又不是我的親兒子,我為什麼要把錢全給他呢?"

"你這臭丫頭,怎麼就這麼不知好歹!"張阿姨指責道,"你是我兒子的媳婦,就應該像對自己兒子一樣對小明!你嫁到我家就隻知道占便宜,不思孝順嗎?"

"哼,你們就是這麼自私自利!"張阿姨根本不願意聽小剛的解釋,"我看你們是鐵了心不想幫助小明了!你們是我的親兒子媳婦,卻比陌生人還沒有人情味!真是太讓我失望了!"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張阿姨的話像一記重錘,狠狠地擊打在我和小剛的心坎上。我頓時哽咽難言,眼淚在眼眶裡打着轉。小剛更是一言不發,低着頭陷入了沉思。

良久,小剛終于開口了,語氣裡滿是失望和無奈:"媽、芸芸,我真是很失望啊。你們都是我最親近的人,我萬萬沒想到,你們會這樣針鋒相對,一點互相體諒的态度都沒有。"

"我真是太天真了,竟然還以為你們能互相了解、化解沖突。"小剛搖了搖頭,歎了口氣,"現在看來,你們是誰也不願意為對方考慮一下。"

說完,小剛便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隻留下我和張阿姨面面相觑。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小剛的離去讓我的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我從未想過,一個看似簡單的家務事,竟會讓我失去最親近的人。

"阿姨,我來向你道歉。"我誠懇地說,"昨天我太過固執己見,忽視了你對小明的好意,我的言行确實傷害了你。我們能不能重新談一談這件事?"

張阿姨面露難色,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你終于明白過來了。不過你也說得對,我的要求确實有些過分。當初隻是一時糊塗,希望能借你們的力量幫助小明。"

"好了好了,我不強求你們拿出20萬了。"張阿姨打斷了我的話,"不過作為家人,你們确實應該多體諒和關心小明一些。"

看到我的誠懇,張阿姨似乎也冷靜下來,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其實我也想過,你們是新婚夫妻,20萬對你們來說實在太多了。"她歎了口氣,"我隻是一時糊塗,忽視了你們的實際情況。你們畢竟還年輕,将來還要買房子、生兒育女,把全部家當都拿出來未免也太操之過急了。"

"阿姨,我們自然也會盡自己所能,關心和資助小明的。"我誠懇地說,"您放心,等我們有了足夠的存款,一定會給小明更多的幫助。"

"好好好,我知道你們是好孩子。"張阿姨點點頭,語氣終于緩和下來,"是我當初的要求太過分了,給你們增添了太多的壓力。你們已經盡力而為了,我會好好反思的。"

就這樣,我和張阿姨終于化解了這場由于代溝引發的沖突。張阿姨意識到了自己觀念的陳舊,不再一味堅持要我們拿出20萬;我也學會了用更加寬容的心态去對待長輩,努力去體諒他們的好意。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這次沖突的根源,實際上是由于代際之間觀念的巨大差異所緻。

張阿姨一代人成長于舊社會,她對家庭、親情的了解自然還停留在傳統的倫理觀念上。在她的觀念裡,妻子的嫁妝就等于是歸入丈夫家裡的資産,兒媳婦理所應當要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關愛和資助丈夫的弟弟。

可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觀念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更加重視個人主義,更加注重私有财産的概念。婚後的财産應該由夫妻兩個人共同掌管,而不應歸入誰的家裡。至于丈夫的弟弟,雖然是親人,但終究也隻是旁系親屬,沒有義務無償資助他們。

正是由于這種觀念的代溝,才造成了我和張阿姨之間的隔閡和沖突。幸運的是,通過溝通和了解,我們最終還是消除了這種隔閡,達成了共識。

這次沖突雖然一度讓我和張阿姨關系緊張,甚至還波及到了我和小剛的感情,但最終我們還是化解了這場由于代溝引發的家庭糾紛。關鍵就在于,我們都學會了互相了解、互相體諒。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張阿姨意識到了自己的要求确實有些過分,開始尊重我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财産觀念,不再一味堅持要我們拿出20萬嫁妝。

而我也意識到,雖然小明與我并無直系親屬關系,但他終究也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應該用更包容、更寬廣的胸懷,去體諒長輩的好意,用愛心對待他們的需求,而不是一味計較利益得失。

正是通過互相了解、互相包容,我們才最終達成了共識,化解了這場由于代溝引發的沖突。這次經曆讓我深刻體會到,無論是家庭成員還是社會中的任何一個群體,都應該以互相了解的态度去對待存在的分歧,用包容、寬容的心态去化解沖突,努力達成和諧共處。

就這樣,我和張阿姨重新達成了和解。小剛得知這個消息後,如釋重負,臉上終于重新綻放出久違的笑容。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太好了,你們終于化解了這場糾紛。"他高興地說,"我當初是太性急了,沒有耐心去引導你們互相了解,導緻你們陷入了對錯之争。"

"是我們太固執己見了。"我連忙解釋,"幸虧最後還是明白過來,知道了互相體諒的重要性。"

從那以後,我們一家人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了。張阿姨常常會來我家做客,品嘗我親手做的家常菜肴。有時小明也會來和我們一起吃頓家常便飯,氣氛熱熱鬧鬧的,就像一個大家庭一般。

這次沖突雖然一度讓我們的家庭關系陷入冰點,但它也讓我們都獲得了寶貴的成長。我學會了用更包容、更寬廣的心胸去對待長輩,用愛心去體諒他們的需求,而不是一味計較利益得失。

這次沖突讓我們所有人都獲得了寶貴的成長。我學會了用更包容、更寬廣的心胸去對待長輩,用愛心去體諒他們的需求,而不是一味計較利益得失。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張阿姨也意識到了自己觀念的陳舊,開始尊重我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财産觀念。她不再固步自封,而是願意開放思維,接受新鮮事物。

從那以後,我們都學會了在家庭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體諒。張阿姨不再橫加幹涉我和小剛的家務事,也尊重我們對财産的處置權;我們也會多體貼張阿姨的需求,多花點時間陪伴她、關心她。

這種互相尊重的氛圍,讓我們的家庭關系變得更加融洽、更加和諧。我們終于學會用包容、寬容的心态去對待家人,而不是計較個人利益,這讓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有了這次經曆的啟示,我們開始更加重視家庭團聚的時光。每逢周末,我們都會相約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話家常、聊天說地。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有時張阿姨會來我家做客,品嘗我親手做的家常菜肴。她總是誇獎我的手藝不錯,還會把自己年輕時的做菜經驗傳授給我。有時小明也會來和我們一起吃頓家常便飯,氣氛熱熱鬧鬧的,就像一個大家庭一般。

在這些溫馨的家庭時光裡,我們會互相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張阿姨會講一講她年輕時的趣事,小明會談談他工作上的得失,而我和小剛則會講一講我們新婚生活的甜蜜。

雖然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階段不同,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們都渴望家人之間的關愛與溫暖。隻要我們用包容的心态去對待彼此,就一定能營造出一個溫馨和睦的大家庭。

除了家庭團聚之外,我們也學會了在生活中互幫互助。比如小明終于在城裡買了一套新房子,我和小剛就主動提出幫助他搬家和裝修。

搬家那天,我們一大早就來到了小明的新房,幫忙搬運家具和行李箱。小明一個人的力氣畢竟有限,有了我們這些"大力士"在場,搬家的進度就快多了。

新婚三月,婆婆讓借20萬嫁妝給小叔買房,兒媳:他又不是我兒子

裝修的時候,張阿姨也毫不含糊地加入了我們的行列。雖然她年紀已大,但她依舊保持着旺盛的幹勁,幫忙刷油漆、鋪地磚,幹活比我們這些年輕人還賣力。

"你們可得謝謝我啊!"張阿姨邊幹活邊開玩笑說,"要不是有我這把老骨頭在,你們幾個年輕人怕是幹不完這麼多活兒。"

我們大家會心一笑,繼續手頭的活計。雖然辛苦,但每個人的臉上卻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為我們知道,隻要親人團結一心、互幫互助,就沒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除了互幫互助之外,我們家人之間也會互相傳承生活技能和經驗。比如張阿姨會教我一些生活中的小竅門,而我則會教她如何使用智能手機、電腦等新鮮事物。

有一次,張阿姨提出想學習如何在網上購物。我便耐心地教她如何使用手機、電腦網站,如何檢視商品資訊、如何下單付款。

起初張阿姨學起來還有些吃力,但通過一次次的實踐,她很快就掌握了門路。現在隻要有什麼想買的東西,她就會自己上網檢視、下單購買,完全不用我們操心了。

而我則向張阿姨請教了很多生活中的小竅門,比如如何去除頑固污漬、如何儲存食材新鮮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小技巧,卻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便利。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掌握着現代科技,而長輩們則擁有豐富的生活閱曆。隻要代與代之間能夠互相傳承、互相學習,我們就一定能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通過這一系列的親身經曆,我深刻體會到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隻有用寬容、包容的心态去對待家人,用了解和尊重的态度去化解沖突,我們才能營造出一個溫馨和睦的大家庭。而擁有了這樣一個幸福的大家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