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條輪胎背後的“新質生産力”

作者:風口财經用戶端

風口财經記者 王貝貝

今年以來,“新質生産力”無疑已經成為全民級的熱門詞彙。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決定力量,更是“中國制造”重塑全球競争優勢的關鍵所在。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大趨勢下,借助新質生産力實作提質增效、轉型更新是橡膠輪胎行業面臨的“必答題”。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橡膠年會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進階副會長、主席團企業執行主席,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賽輪集團名譽董事長袁仲雪就“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共建可持續未來”發表了見解與觀點。

袁仲雪指出,加快培育輪胎行業新質生産力要把握好四點:一是以技術創新變革生産資料,推動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二是推動生産裝置向數字化更新,将全工廠生産系統更新為5G+工業網際網路系統;三是打造新型的勞動者隊伍,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此基礎上,培育新型的生産關系,塑造、适應新質生産力。

通過科技創新對勞動資料、勞動工具、勞動者這“生産力三要素”實作改造,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産率,從本質上推動生産力實作能級躍升。賽輪集團“十年磨一劍”鍛造出的液體黃金輪胎正是新質生産力的代表。

以新工藝革新勞動資料  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

每一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來襲,都是一次生産力的更疊和躍升,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更高技術含量的勞動資料所帶來的新材料和新工藝的變革,對于輪胎行業也是如此。

衆所周知,輪胎的材料和工藝是性能的基石,在随着汽車工業發展而進化的百年曆程中,輪胎的節油、安全和耐磨性能始終不可兼得,這就是一直困擾輪胎行業發展的“魔鬼三角”難題。液體黃金輪胎從源頭通過對勞動資料進行革新,沖破了這一難題的束縛,實作了三大性能同時提升,全面提升産品的核心競争力。

液體黃金輪胎采用世界首創“化學煉膠”技術取代傳統“實體煉膠”技術,在改善填料分散的同時,極大降低了膠料混煉能耗,讓輪胎的綜合性能實作前所未有的跨越。2016 年,歐洲權威橡膠雜志《國際輪胎技術》對這一新的技術進行了特别報道,評價其為“突破性的混煉技術”“可以助力中國輪胎工業實作跨越式發展,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一條輪胎背後的“新質生産力”

多年後,雜志中的“預言”正逐漸變為現實,液體黃金輪胎從實驗室走下“雲端”,經過嚴苛的市場檢驗,以卓越的性能敲開世界的大門。據國際權威測試資料,使用液體黃金輪胎,燃油車百公裡油耗可降低8%,節油約0.6L;電動車百公裡節電12%,一次充電可以多跑40-60公裡;車速80km/h時進行刹車,液體黃金輪胎的濕地刹車距離相比普通輪胎縮短7米;耐磨性相比普通輪胎可以增加20%—30%;輪胎噪音降低1-2分貝。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第四屆《中國汽車風雲盛典》頒獎典禮中,賽輪液體黃金輪胎技術因其代表性和引領性,以及對推動中國汽車産業發展的特殊意義而摘得評委會特别獎,賽輪也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而在此前,液體黃金輪胎技術也榮獲中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黃奇帆在闡述新質生産力時表示:“稱得上是‘新質生産力’的概念,不是那些普通的科技進步,不是邊際上的改進,而是要有颠覆性的科技創新。”液體黃金輪胎在材料、工藝、配方等各個方面完全颠覆了現有的輪胎制造路徑,這種從“0”到“1”、從無到有的創新實踐,展現出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産業深度轉型更新而催生出的新質生産力。

以數字化賦能生産工具 全生命周期綠色“智造”

新材料和新工藝的變革,是新質生産力的動力之源。以數字化賦能生産工具,促進整個行業增質提效,成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加速器”。

走進賽輪集團的輪胎生産工廠,智能自動化的裝置如行雲流水般運作,大資料、人工智能、5G 等數字化技術的運用,貫穿各個生産環節。高品質、高效率和高智能化的生産模式,與人們刻闆印象中粗放的輪胎制造流程大相徑庭。

數字化所帶來的生産力躍升非一蹴而就,而是賽輪集團長久以來“耕耘”資訊化的結果。賽輪最初的名字是“青島賽輪子午線輪胎資訊化生産示範基地有限公司”,“資訊化”和“示範基地”作為兩個關鍵詞,印證了賽輪成立的目标和使命——以資訊化帶動輪胎行業轉型更新。

從人工制造更新為自動化裝置,從自動化裝置疊代為智能化裝置,又從智能化裝置躍升為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賽輪在資訊化之路上不斷進階。2020年,賽輪打造的全球首個橡膠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橡鍊雲”上線,依托平台支撐的數字化、智能化,賽輪在青島工廠打造了行業内首個5G+工業網際網路輪胎智能工廠示範線,真正将新裝備、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模式深度融合,使橡膠輪胎企業營運成本降低25%,輪胎研制周期縮短35%。通過二十餘年的創新實踐,賽輪集團助力橡膠輪胎産業擺脫傳統的增長和發展方式,走出了一條邁向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的蝶變之路。

一條輪胎背後的“新質生産力”

在“智能工廠”中傳遞的每一條“數字輪胎”,均能夠追溯從使用者需求到輪胎全生命周期的過程和資料。以液體黃金輪胎為例,輪胎植入RFID 晶片,相當于為安裝上了“身份證”,便于全面跟蹤輪胎狀态,進行智慧管理。通過TPMS系統實時回報胎壓、胎溫、磨耗、路面狀态等,讓駕駛更加安全、舒适。未來,“智能輪胎”收集的大資料還可以為城市智慧交通提供技術支撐,為全球的智慧出行深度賦能。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趨勢,綠色發展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提供了關鍵賽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液體黃金輪胎從原材料選用、生産制造、産品使用實作全生命周期的綠色、低碳。按照中國2022年轎車胎銷售量2.5億條,以每條胎平均行駛裡程12萬公裡來計算,若能全部采用液體黃金輪胎,則可以節油450億升,約等于3.18個西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4億噸。在車輪的轉動中,液體黃金輪胎不斷提升着社會經濟發展的“含綠量”。

近日,賽輪集團釋出了可持續發展目标:輪胎産品中的可持續材料含量2030年提高到40%,2050年提高到100%;到2030年,機關産品能耗較2022年降低30%;到2030年,機關産品碳排放較2022年降低30%。同時還釋出了兩款高比例可持續材料輪胎:可持續材料占比達到75%的轎車輪胎和可持續材料占比達到80%的卡車輪胎。兩者的滾阻系數分别為6.0和3.8,均達到歐盟标簽法規定最進階——A級。這兩款輪胎通過材料、配方、結構設計上的創新突破,實作了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可持續。

無論是以資訊化來激活發展新動能,還是以綠色生産力推動行業高品質轉型,均是新質生産力的題中應有之義。如同每一次伴随着科技浪潮而出現的卓越産品讓人們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液體黃金輪胎正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布局新質生産力,讓全球使用者的出行更安全、更綠色、更智能。

以人才激活發展動能 重塑新型生産關系

通過科技創新轉化為生産力的産品不計其數,為何液體黃金輪胎能夠脫穎而出,成為輪胎行業新質生産力的代表?

最關鍵的因素在于“人”。

人才既是創新的發起者,也是技術應用的實踐者,更是制度變革的推動者,是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液體黃金輪胎這一項從0到1的颠覆性技術,之是以攻克衆多難關最終獲得成功,正是由于賽輪集團厚植人才“沃土”,以人才激活發展動能,為發展新質生産力奠定人才基礎、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援。

賽輪集團出身于被譽為“橡膠界黃埔”的青島科技大學,一代“橡膠人才”心懷産業報國夢,扛起民族橡膠工業複興發展的重任,探索出了産學研深度融合的發展之路。自創立以來,賽輪就以“做一條好輪胎”為使命,凝結了一代橡膠人才對于“讓橡膠工業站上世界新高度”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信念。

在賽輪的企業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為創新失敗埋單”,允許科研試錯,為基礎研究提供最大的支援。液體黃金輪胎的研發過程曆時十幾年,從理論、技術、材料、工藝、裝備、标準到産品,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和失敗,最終能夠逾越漫長而又投入巨大的科研“險峰”,與賽輪集團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企業文化密不可分。

除了提升人才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鼓勵科研人才勇于探索橡膠輪胎工業的科技“無人區”,賽輪還提出“賽輪人是公司最寶貴的财富”“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圍繞“信任、尊重”打造的人本文化,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讓人才能夠安居樂業、潛心發展,營造幹事創業的氛圍。

2009年,賽輪聯合軟控股份、青島科技大學,共同承建了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橡中心”),這是中國橡膠與輪胎行業唯一的、開放的、最高的科技研發與創新管理平台,充分打通了創新鍊、産業鍊和人才鍊,增強教育、科技、人才的适配性,在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同時,讓賽輪成為橡膠工業人才的“孵化池”,吸引着一代代年輕人才紛至沓來,為中國橡膠工業而接續奮鬥。

日新者日進。液體黃金輪胎這項高科技輪胎産品的誕生,是生産資料、生産工具、勞動對象等諸多要素實作高效協同,提升全要素生産率,重塑生産關系的成果,以賽輪為代表的中國輪胎企業闖出了一條創新更強、品質更優、生産力更充沛的發展路徑,為中國輪胎品牌搶占行業科技發展制高點,提升全球競争力塑造了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