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奸臣秦桧的親信何鑄:為何位列五大賢臣之一!

作者:趣說曆史

何鑄,紹興初年遷任殿中侍禦史,他多次上奏讨論時政,強調為官應公正無私,賞罰嚴明,以樹立朝廷内外之信。當時,朝廷欲将溫州的宮殿神像遷移至湖州,這一舉動必然引發沿途的煩擾與民怨。何鑄是以上疏反對:“浙東正逢旱災,若再增加勞民傷财之舉,恐将激起民怨。請求簡約行事,切勿過多侵擾群眾。”于是,遷神像的計劃被迫停止。

大奸臣秦桧的親信何鑄:為何位列五大賢臣之一!

紹興十一年(1141年),何鑄時任禦史中丞,正值秦桧誣陷嶽飛入獄之際,他受命主持對嶽飛的審訊。

盡管杭州的嶽王廟聞名遐迩,但河南湯陰的嶽飛廟亦有其獨特之處。盡管名聲不如前者,但湯陰的嶽飛廟同樣值得一遊。其建築之雄偉,絲毫不遜色于杭州的嶽王廟,而其中的三十多尊彩色塑像更是能帶你穿越至那風雲變幻的年代。這裡不僅塑造了陷害忠良的秦桧等奸臣的形象,還有五大賢臣的塑像,他們分别是周同、宗澤、韓世忠、梁紅玉和何鑄。前四位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那麼何鑄又是如何跻身賢位的呢?

大奸臣秦桧的親信何鑄:為何位列五大賢臣之一!

稍有宋史知識的人都知道,作為禦史台谏官的何鑄,曾是秦桧的親信。他雖負有“風聞言事”的職責,但更多時候是秉承秦桧的旨意,與奸黨一同彈劾嶽飛,對嶽飛多有不實之詞,甚至請求迅速對嶽飛進行處罰,以示其不忠的戒條。然而,身為秦桧的得力幹将和同一奸黨成員的何鑄,是如何進入湯陰五賢祠的呢?

《宋史》雖簡略,但仍有迹可循。何鑄,字伯壽,餘杭人,政和五年進士出身,曆任州縣官職,後入京為官,逐漸升至禦史中丞的高位,成為南宋的重要大臣。皇帝趙構和奸相秦桧欲除嶽飛這一異己,首先便命何鑄負責審訊。這足以看出皇帝和秦桧對他的信任。然而,正是這次審訊,讓何鑄赢得了賢臣的美名。

大奸臣秦桧的親信何鑄:為何位列五大賢臣之一!

“何鑄引嶽飛至庭前,詢問其謀反之狀。嶽飛随即撕裂衣裳,露出背上‘盡忠報國’四字,深入肌膚。經過審查,何鑄發現并無實證,遂明言嶽飛無辜。”這表明,在見到嶽飛背上的字後,何鑄立即意識到嶽飛是冤枉的。或許他本就清楚嶽飛的冤屈,否則也不會在秦桧的授意下同黨一同彈劾嶽飛。那麼是否可以推測,身為京官的何鑄并不了解前線實情,其彈劾是受了秦桧的蒙蔽呢?史書未明言,我們也不得而知。但當他看到嶽飛背上的字和身上的累累傷痕,并聽了嶽飛的慷慨陳詞後,他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何鑄将嶽飛的冤屈告知秦桧,秦桧不悅,稱“這是皇上的意思”。但何鑄堅決表示:“我豈會僅僅為了一個嶽飛而妥協?目前強敵未滅,無故殺害大将,将失去士卒之心,這對國家并非長久之計。”他據理力争,讓秦桧無言以對。他的辯詞邏輯清晰:在強敵目前的情況下,不能殺害嶽飛這樣的大将,否則将失去軍心,對國家不利。他還特意用了“無故”一詞,明确表示這是冤獄。

大奸臣秦桧的親信何鑄:為何位列五大賢臣之一!

如果何鑄是個真正的奸臣,他不可能“明其辜”,更不可能冒着巨大風險與秦桧辯論。他深知與秦桧背道而馳的後果,但他仍然選擇了正義。正因如此,他後來在趙構和秦桧面前失寵,秦桧甚至準備将他流放嶺南。但因趙構的反對,他最終隻是被貶至徽州。

何鑄雖為餘杭人,與湯陰縣并無直接關聯,但他卻進入了湯陰的五賢祠,享受着世世代代湯陰人的祭祀。這正是因為他的大義之舉感動了人們。也許正是他的大義感動了另一位審問官周三畏,使得他們在“明其辜”之後選擇隐居深山。史書上對何鑄的評價是:“鑄孝友節儉,雖位高權重,卻無房可居,隻得寄居佛寺。其辯嶽飛之冤,亦屬人所難能。”至此,我們對何鑄的認識應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