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40000元!全球首款支援手掌回報的VR手套開賣:價格太勸退

電影《頭号玩家》十分逼真地展示了VR裝置的魅力,不僅是VR眼鏡,劇中角色還能通過包括觸覺回報手套在内的VR全身套裝,感覺虛拟物體帶給身體的沖擊力,甚至是抓握、撫摸的觸碰感。

大家不要認為電影中的虛拟現實應用離我們還有很遠,如今這樣的場景已經有望實作了。虛拟現實等同于VR眼鏡的概念早已過時,在視覺、聽覺以外,觸覺也将成為VR虛拟現實的另一拓展方向。

VR手套概念很好,但價格實力勸退

VR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英國作家Aldous Huxley1932年推出的長篇小說《Brave New World》,書中提到了頭戴式裝置可以為人們提供圖像、氣味、聲音等感官體驗,讓人們更好地沉浸在虛拟世界中。

到了現代,虛拟現實技術和書中描述的大緻相同,通過傳感器技術模拟各種感官感受來欺騙大腦,讓使用者能在虛拟場景中體驗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并且在小說想象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新。

近日,荷蘭VR手套和力回報方案商SenseGlove宣布正式開售旗下VR裝置Senseglove Nova 2,據官方介紹,這是世界上首款支援手掌回報的無線VR觸覺手套單元。這款裝置包含手套和傳感器,内置震動回報,允許使用者“抓握”虛拟物體、“觸摸”感覺虛拟物體紋理,同時支援虛拟物件主動接觸回報。

超40000元!全球首款支援手掌回報的VR手套開賣:價格太勸退

圖源:Senseglove

簡單來說,Senseglove Nova 2能提供其他VR裝置不具備的真實“觸感”,裝置将根據虛拟物件的尺寸和種類,模拟盡可能真實的碰撞感。

Senseglove聲稱,Senseglove Nova 2對比初代Nova在手指跟蹤功能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目前這款手套還能擴充記錄拇指、中指和無名指的運動,未來有望運用在醫療/工業等用途。

售價方面,Senseglove Nova 2售價高達5999美元(約合人民币43553元),同時Senseglove會根據手部尺寸,提供三種尺寸的Senseglove Nova 2。很顯然,Senseglove Nova 2這并不是一件面向C端的産品,或者說絕大多數消費者不會耗費巨大成本去體驗所謂的手掌回報。

超40000元!全球首款支援手掌回報的VR手套開賣:價格太勸退

圖源:Senseglove

參考初代Nova的客戶畫像,Senseglove Nova 2大機率被高校、汽車制造商、航空局等一衆公司群組織機構采購,用于VR教育訓練和研究。

手感欺騙大腦,VR手套是什麼來頭?

沉浸感,是VR裝置最重要的特性,VR手套則是為了進一步增強沉浸感的科技産物。前兩年VR圈掀起元宇宙熱潮,Facebook改名為Meta後不久,就公布了一款觸覺手套裝置(下文簡稱Meta手套),該裝置可以複現抓握物體,或撫摸不同材質表面的觸感。

聽上去Meta手套與Senseglove Nova 2的功能類似,但兩者的實作過程存在差異。據Meta介紹,Meta手套的原型成本約為5000美元,手套的每個手指上放置了15個充氣塑膠片,觸覺互動位置被布置在貼合佩戴者手掌、手指下側和指尖等位置上,同時該手套還能充當VR控制器,手背處的白色标記能讓相機跟蹤手指在空間中的運動方式,内部傳感器則負責捕捉手指的彎曲方式。

超40000元!全球首款支援手掌回報的VR手套開賣:價格太勸退

圖源:Meta Reality Labs

當使用者帶着Meta手套進入虛拟世界時,手指上的充氣塑膠片會根據情況調整充氣,模拟真實壓力。如果使用者指尖觸碰虛拟物體,還會感受到特定的觸感,如果是抓起虛拟物體,手指上搭載的緻動器還會變硬,這些觸感配合上視覺、聽覺,能給使用者帶來更強的拟真感。

從外觀來看,Meta手套明顯比Senseglove Nova 2來得笨重,不過考慮到它隻是原型産品,未來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兩者主要差異展現在模拟觸感技術上,Senseglove Nova 2依靠的是震動回報和力回報技術,而Meta手套則是借鑒了軟體機器人的微型氣閥技術。

除了技術差異外,手套材質也是VR手套的重要一環。一副僵硬、沉重、易脫落的手套很容易讓使用者從虛拟體驗中脫離,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手套在重量、柔軟度以及耐用度方面都有極高的要求。

目前大多數VR手套采取材料科技,将塑膠、矽膠等柔性材料打造成可拉伸的新纖維,再将其縫制或針織成手套樣式。其中,南韓科學技術院此前研究的矽膠VR手套,以及加州大學開發的搭載McKibben肌肉的觸覺手套,就是材料科技改造VR手套的代表。

VR手套作為VR生态的重要一環,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配合眼鏡、耳機等其他裝置,共同營造更強沉浸感的。不過受限于空間和材料,制作VR手套的成本相當高,是以未能在消費市場引起太多讨論。

随着技術小型化和材料科技的成熟,VR手套未必不能壓縮成本,進而闖入消費市場。那時,我們或許就能體驗到《頭号玩家》中的部分VR魅力了。

抓握、穿戴、觸感,VR觸覺裝置的未來是什麼?

VR技術的發展曆程稱得上波折,反複經曆期望膨脹、泡沫破裂和爬升複蘇的階段。尤其是元宇宙概念破滅後,VR市場就遭遇了巨大挫折。

根據資料調研機構IDC報告,2023年全球VR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了10.7%。國内市場情況更糟糕,2023年VR出貨量同比下滑39.8%,僅為46.3萬台,下滑幅度接近四成。原以為2024年初蘋果Vision Pro的發售會重燃VR行業的熱情,沒想到來得快,去得更快,VR行業又迎來了階段性萎靡。

超40000元!全球首款支援手掌回報的VR手套開賣:價格太勸退

圖/ IDC

行業萎靡,不代表方向錯誤,在小雷看來,VR技術仍具備不少閃光點。目前觸覺裝置大緻分為三類,分别是抓握式、穿戴式和觸摸式。

抓握式裝置運用在醫療領域的案例不算少,以手術機器人為例,醫生能通過它操作非常精細的工具實施遠端手術,或者是執行人手無法完成的任務。手術機器人增加觸覺回報能提高手術精度,降低風險,還能輔助醫生在VR中進行零風險訓練,同時又能體驗到實際手術中的感覺。

穿戴式裝置通過皮下神經傳導壓力、摩擦、溫度等觸覺感受。大部分該類裝置是佩戴在手指上,當使用者在虛拟現實中觸摸物體時,裝置以相應力度按壓指尖。腕帶、VR手套也屬于穿戴式裝置。

觸摸式裝置就更容易了解了,我們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機就存在點選螢幕獲得震動回報的功能,這也能了解為觸摸式裝置的一種。但運用在VR裝置上,單純震動肯定是不夠的。一種名為“資料驅動觸覺”的裝置,它能逼真模拟不同物體表面的粗糙度、光滑度和硬度,并通過不同的震動回報給使用者。

三者看上去是面向不同領域的技術方向,但其實也有共同之處。Senseglove Nova 2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從中能看到抓握式、穿戴式和觸摸式技術的影子,三者融合為VR觸覺裝置提供了更真實的觸覺體驗。

從更長的周期來看,一個VR手套是無法完美還原人類感覺系統的,VR行業還需要增加更多裝置,來實作身體、腳部等區域的觸覺感覺。當然,這是長遠目标,現階段,消費市場仍等待第一款消費級VR手套的誕生。

VR和AR一樣,已經經曆過許多次起起落落,每次蟄伏過後,必将迎來新一輪狂歡。目前VR 高速發展和普及的時機仍未成熟,閱聽人仍以少數極客、發燒友群體為主,尚未普及至一般大衆,但人類對虛拟空間的憧憬是刻在骨子裡的,雖然不知道蟄伏期有多長,但VR市場終将會迎來春天。

4月25日-5月4日,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北京車展)正在火熱進行。本屆車展以“新時代新汽車”為主題,是“汽車從電動化走向智能化”的風向标。

雷科技旗下“關注電動車,更懂智能化”的賬号電車通已派出豪華報道團,正在北京車展現場,進行一線專業報道,歡迎關注“電車通”擷取一手專業現場報道。

超40000元!全球首款支援手掌回報的VR手套開賣:價格太勸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