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齊锂業一季度業績變臉 “蛇吞象”後遺症顯現?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昔日賺得盆滿缽滿的“锂王”天齊锂業(002466.SZ),如今業績卻急轉直下。

近日,天齊锂業公告披露,預計2024年一季度淨利潤虧損43億元—36億元。這相當于虧掉了2023年全年淨利潤的一半水準。在2023年,天齊锂業的淨利潤為72.97億元。

這與處于低位徘徊的锂鹽價格不無關系。并且,昔日通過“蛇吞象”收購的聯營公司SQM的經營狀況、官司糾紛等也拖累了天齊锂業的業績表現。

業績變臉

根據天齊锂業釋出的2024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淨利潤預計虧損43億元—36億元。上年同期,天齊锂業淨利潤為48.75億元。

對于上述業績表現,截至發稿,天齊锂業方面未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作出明确答複。記者以投資者身份緻電天齊锂業方面,該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業績預告顯示,天齊锂業一季度淨利潤虧損主要受锂産品市場波動的影響,其锂産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毛利下滑。

在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後,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對天齊锂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産品産銷量和價格等,量化分析一季度虧損大幅增加的原因。

随後,天齊锂業回複深交所關注函表示,其在2024年第一季度實作收入25.85億元,較2023 年第四季度下降63.61%;毛利額12.51億元,較2023年第四季度下降77.20%。2024年第一季度锂礦銷量143488噸,環比下降26.82%;锂化合物及衍生品銷量16739噸,環比增加 20.49%。同時,受到市場價格下行影響,锂化合物銷售均價環比下降40.53%;而受市場價格下行及锂礦定價機制調整影響,锂礦銷售均價環比下降70.24%。以上因素疊加導緻锂礦毛利額環比下降84.27%,锂化合物及衍生品毛利額環比下降48.86%。

天齊锂業在4月24日召開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提到,锂價走勢主要取決于锂行業的整體供需格局、市場變化和經濟形勢等因素,現在也會受期貨市場交易情況、相關市場參與者的博弈、預期及行為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盡管锂價存在周期性的價格波動風險,但下遊終端特别是新能源汽車與船和儲能産業未來的高成長預期、有關政策的傾斜是客觀存在且可合理預期的;是以從中長期來看,公司方面認為锂行業基本面在未來幾年将持續向好。

真锂研究創始人、總裁墨柯表示:“2023年碳酸锂的價格下滑速度超出預期。雖然2024年碳酸锂價格仍将處在低位運作,但其調整幅度已經有限,價格波動壓力相較2023年要小一些。從産能過剩到重建立立平衡,這是殘酷的市場優勝劣汰的過程,隻有一部分産能被市場淘汰,才能重建立立平衡。”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從天齊锂業一季度業績情況來看,可以明顯感受到目前碳酸锂價格水準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并不樂觀。作為锂鹽行業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天齊锂業的業績虧損預示着可能會進一步影響下半年锂鹽供給的擴張速度,市場供給可能繼續放緩。

投資SQM收益或大降

除了低迷的碳酸锂價格外,智利化工礦業公司(以下簡稱“SQM”)的表現也拖累了天齊锂業的業績。

天齊锂業在2024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中提到,SQM尚未公告其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公司全面考慮所能擷取的可靠資訊,沿用一貫方式,采用彭博社預測的SQM 2024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等資訊為基礎來計算同期公司對SQM的投資收益。

此外,SQM釋出公告稱,智利聖地亞哥法院于2024年4月對其2017年和2018年稅務年度的稅務訴訟進行了裁決。基于最新裁決情況,重新審視所有稅務争議金額的會計處理,SQM 預計可能将減少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淨利潤約11億美元。

對此,天齊锂業在公告中提到,基于謹慎性原則并經反複論證,公司認為将上述SQM稅務争議裁決影響确認在2024年一季度對該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中更符合會計準則規定,該事項預計将使公司歸母淨利潤減少。

根據前述彭博社預測資料,結合SQM稅務争議裁決的影響,SQM 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預計将同比大幅下降。受此影響,天齊锂業預計在2024年一季度确認的對該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對此,天齊锂業在4月24日召開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提到,根據SQM披露的相關公告,公司方面認為,SQM董事會對會計處理方法的審查不會對SQM的現金流産生重大影響,因為其已向智利國庫全額繳納了約11億美元的稅款。鑒于SQM已支付該部分稅款,綜合來看,該稅務争議事項對SQM的現金流和分紅的影響較小,對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的利潤表有影響,但對公司整體經營影響有限。

記者了解到,SQM是全球重要的鉀、锂等産品生産企業,其總部位于智利聖地亞哥,目前于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及智利聖地亞哥證券交易所上市。SQM擁有智利阿塔卡馬鹽湖的采礦經營權,是全球锂産品的重要産區。智利政府經濟部下屬的生産促進局(以下簡稱“Corfo”)于2018年1月授權SQM在租賃期内(即2030年12月31日之前)有權開發、處理和銷售總計相當于220萬噸碳酸锂當量配額。

MoU的沖擊風險

SQM與天齊锂業緣起于2016年的一起并購。當年9月,彼時全球最大鉀肥生産商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鉀肥公司Potash Corp. of Saskachewan與其競争對手Agrium Inc确認将進行合并。這筆并購在全球導緻的反壟斷調查使得兩家公司需要置出部分旗下資産。其中便包含SQM的部分股權。

2015年,天齊锂業以“蛇吞象”的方式收購了全球最大锂礦石供應商——澳洲的泰利森锂業(Talison),一舉獲得了全球儲量最大的固體锂礦。通過并購,天齊锂業一躍從四川省射洪縣(已于2019年撤縣設市)的一家锂鹽經銷商變身為掌控全球重要锂礦資源的巨頭。

2018年,天齊锂業“故技重施”将目光投向SQM。在策動對SQM并購之際,天齊锂業遭遇到锂鹽價格下跌的影響。據亞洲金屬網資料,99.5%的碳酸锂價格(含稅)自2018年3月的約15.4萬元/噸下降至2019年年底的4.8萬—5.1萬元/噸。這導緻天齊锂業在2019年淨利潤虧損59.83億元,同比下滑371. 96%,負債率達到80.87%。

即便如此,天齊锂業在2018年依然投資40.66億美元購買了SQM的23.77%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截至目前,天齊锂業仍然持有SQM合計約22.16%的股權。

到了2023年,全球锂電池産業在電動汽車的帶動下蓬勃發展,也讓多方看到了锂礦的價值。天齊锂業在回複深交所關注函中提到,2023年12月27日,SQM與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以下簡稱“Codelco”)就2025年至2060年期間阿塔卡馬鹽湖的營運和開發達成了不具有法律限制力的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以下簡稱“MoU”)。

按照MoU的約定,SQM與Codelco将基于雙方的合作關系設立一家合營公司。合營公司将負責SQM目前從智利生産促進局(Corfo)租賃的阿塔卡馬鹽湖地區碳酸锂和氫氧化锂的生産,并将負責不同項目的執行和全球锂産品的銷售。

根據SQM公開披露的MoU及相關公告,SQM與Codelco對合營公司的股權架構、公司治理、利潤配置設定、采礦額等做出一系列的約定和安排。合營公司成立後,SQM将擁有其50%減1股的股份,Codelco将擁有50%加1股的股份。

按照目前的MoU,其矛頭直指SQM從Corfo租賃的阿塔卡馬鹽湖地區碳酸锂和氫氧化锂的生産、銷售權,此舉似乎在稀釋天齊锂業所持有的SQM股權。如果MoU落地生效,是否會對天齊锂業造成沖擊?記者就此事聯系天齊锂業方面,截至發稿,未獲明确答複。該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天齊锂業公告表示,就其目前掌握的資訊,SQM披露的MoU為不具有法律限制力的架構性協定。同時SQM在相關公告及其召開的資訊性股東大會中均表示,其正在與Codelco商談關于MoU協定修改的事宜,談判仍在進行中,談判内容還受其與Codelco之間簽署的保密協定的限制,無法提供關于談判内容以及協定和合營公司其他最終檔案的最終條款及條件的進一步細節。是以,基于目前的已知資訊,公司現階段暫時無法對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進行充分的考慮和評估。

(編輯:董曙光 稽核:吳可仲 校對:顔京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