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緬懷董老師——董老師三周年紀念追思

作者:陝西網渭南站

緬懷董老師

——董老師三周年紀念追思

作者:賈重新

緬懷董老師——董老師三周年紀念追思

今天,在尊敬的班主任董老師去世三周年日子裡,學生我和大家,懷着沉重又崇敬的心情,緬懷董老師,悼念董老師!

此時此刻,學生心中:董老師您那傾注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執着負責精神,記憶猶新;您那對學生關愛呵護的慈祥臉龐,曆曆在目;

此時此刻,學生心裡:董老師您的音容笑貌,浮現于腦海;朗朗教書聲,響徹于耳旁;諄諄教誨和育人話語,湧入心田,溫暖人間。

曾記得,董老師帶領國小生誦讀課文情景:您讀一句,我們跟着大聲齊讀一句,就像是昨天的事情。

教學教書聲,是那樣清脆,那樣洪亮;這親切而溫暖聲音,好像依然響徹在炭村學校上空,回蕩在那美麗的校園。

董老師,您在炭村學校任教,曾昂首站在三尺講台,時間長達二十多年;

這二十多年教師生涯,平凡而不平凡;

這二十多年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可不是嗎,二十多年卓越教育教學工作,尤其是多年當一個好班主任老師的名望,獲得了縣教育部門和廣大教師的認可和贊譽;赢得了我們這個擁有10個村民小組,3000多口人的炭村村民的滿滿點贊!

時至今日,許多炭村籍在外工作的同志和村上的老百姓,每每提起董老師,一片褒揚聲;許多曾經是董老師教過學生的村上人,打心眼裡敬佩董老師,誇贊董老師,懷念董老師!

小的時候,常常聽到我的父輩大人們說到,董老師學教得好,學生娃管得好;尤其是,對人特别熱情,無論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遇見村上人,總是面帶笑容,大老遠就打招呼;而且聲音脆亮,語言親和,讓村上老百姓十分暖心。

董老師對農家孩子上學讀書,十分用心。隻要是她當班主任老師,對班裡每一個國小生,用心呵護,用情管教;做到了賦予慈愛之心,教以做人處事,授予文化知識。

董老師能夠這麼樣注重國小教育和教學,關心熱愛學生,是與她從小所處的家庭環境和受到的教養有關。

董老師的娘家,在富平縣淡村鎮盤龍村,該村因“盤龍灣遺址”而負有盛名。

董老師1939年3月16日,就出生在文化底蘊深厚的盤龍村一個大戶人家,在這裡度過了——難忘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聽她家人回憶,過去大人們常講,董老師從小靈性懂事,聰慧漂亮,深受一家人喜歡,尤其是婆和爺爺,對她疼愛有加,捧為掌上明珠。

人間正道,歲月滄桑。生活總會有坎坎坷坷,跌跌宕宕。

在董老師健康快樂成長5歲的那一年,親生母親突然因病去世,丢下了幼小可愛的董老師和小妹妹;姊妹倆失去了世間最偉大的母愛,可想當年的悲涼景象,多麼讓人傷感淚奔。

為了家庭生活,作為知事早的大女兒董老師,早早學着做家務活,而且盡可能學着幹好。小小年紀,學啥會啥,而且勤快麻利,幹淨利薩,全家人誇贊她,都說長大是個有出息的孩子。

上學讀書,是董老師的期盼和夢想。董老師深知學校讀書學習時光,來之不易。她便暗下決心,刻苦學習,用心讀書,聰明加上勤奮,學科成績優異;在學校,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品學兼優學生。

從事學校教育,走上教學之路。自從踏進教學之門,春蠶吐絲,孜孜不倦;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全身心傾注于學校教育和教書育人上。

董老師年輕時候常講,我就愛教學,愛學生;愛上課,上好課。她是這樣講的,也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

示範教學。董老師在炭村學校教學中,大膽實踐創造的筆算、珠算、心算——“三算”結合示範教學法,改進了國小數學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運算速度,促進了教與學——實作雙赢;“三算”教學法,得到縣教育局充分肯定,并在全縣各國小予以推廣。

記得,富平縣國小“三算”結合教學法,現場觀摩教學,就是在我們炭村學校進行的;當年,董老師以豐富紮實的數學知識,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講授了一堂生動而富有趣味的數學教學現場觀摩課;使來自全縣教育系統觀摩聽課的所有校長和老師們,口服心服,給予了高度評價和點贊。

董老師從教數十年,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縣模範教師和優秀班主任教師,受到了表彰獎勵;她的先進事迹,曾經被縣教育局制成幻燈片,那麼多年,在全縣城鄉村鎮放電影前,都要利用一點時間,先放幻燈片,讓幹部群衆觀看。

可想而知,當時董老師的師德師範和先進事迹,在家鄉富平縣,順陽河畔,石川河兩岸,産生了多麼大的先進示範效應和社會影響;其彰顯的一位紮根于基層學校的辛勤園丁,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所釋放的正能量,不可低估。真可謂巾帼不讓須眉。

孝敬老人,懷揣愛心,是董老師堅守的傳統美德和為人處世風範。

當年,老家照顧兩位老人和撫養3個孩子的重擔,董老師身上承擔的份恩很重,她無怨無悔,忠實地盡到了一位兒媳和母親的責任和義務。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活艱難時期,家裡和其他農村地方一樣,吃糧困難,僅有的糧食,全部是雜糧。當年流傳的一句話:“早上鋼絲繩(玉米面饸烙),晚上水圍城(玉米面攪團)。”村民上頓下頓吃飯,離不開玉米面。

董老師看到家裡生活這種狀況,決然将她在學校竈上吃飯,改為每天回到農村家裡吃飯;這樣便将國家供應的商品糧,主糧白面粉,帶回家裡,讓兩位老人吃上麥面馍和面食,用以改善老人的生活。

董老師這種用心和孝道,鄰居們耳聞目睹,都誇贊她,說什麼這樣的媳婦難得。

吃苦能幹,不忘勞動本色。在家裡,家務活有啥幹啥;農活遇到啥幹啥;尤其在“三夏”“三秋”農忙季節,作為一個當老師的女同志,不回避,不嫌髒,不怕累,不怕苦,全力去幹;在炭村南川田野裡,常常能看見有董老師的身影。

有一年寒冬臘月,在村南邊順陽河畔的土地裡,董老師帶着孩子拔棉花幹;天寒地凍,寒風凜冽,一雙手被磨破,仍然堅持拔完棉花杆,裝滿架子車往回拉。

這一場景,被當時下鄉檢查工作的一位鄉鎮(公社)上司幹部遇見。當時就被董老師這種吃苦能幹的勞動行為和精神意志,深深打動;後來,回到鎮上,走到縣裡,多年逢人便說起這件感人事情。

其實,這也成為了董老師初心莫忘,不怕褲腳粘滿泥土,始終保持勞動本色的真實寫照。

曾撫養外甥女,長大成人,傳為佳話。

家裡的小妹子,因病早年去世,留下幾個孩子。董老師便主動請求自己承擔撫養一個孩子的責任和義務,直到長大成人。

每逢過年,在學校放寒假短暫時間裡,她都要給孩子們縫制過年的新衣服;白天家務活比較多,常常晚上熬夜,甚至通宵達旦,也要趕在正月初一早上,給每個孩子縫制穿上一身嶄新衣服,讓孩子們高高興興過年,這種堅持和做法,深受兩位老人及鄰居們稱贊!

為了工作事業和一大家子人的生産生活,不知董老師流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這,董老師的丈夫,我尊敬的王錫銘主任心裡,最知道,最清楚;

他在送别董老師最後一面時,懷着一顆既愧疚又感激的心,淚流滿痛心地向賢妻說道:“親愛的賢妻,我有些心理話,要對你說,你把大半生,獻給了你鐘愛的教育事業,獻給了咱們的家庭,獻給了咱們的子女,也替我分擔了酸甜苦辣,我實在感謝您!”

聽,董老師一生所做出的貢獻和付出的血汗,多麼讓人崇敬,那麼讓人動容,可歌可泣!

頑強與病魔作鬥争。随着社會進步和發展,董老師家庭也随之有了很大變化,兩位老人相繼養老送終,兒女們業已長大成人,都有了理想的家庭、工作和事業;而且非常優秀,成為國家棟梁,這都與家庭教育和董老師精心培育撫養,分不開的,可以說一切向好向上。

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禍,從天而降。在1993年4月13日這天,董老師突發腦梗,患病昏迷住院,雖經醫院全力搶救,董老師還是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

董老師患病多年來,一直是家人和兒女們悉心照管,用心傾情,無微不至,護理的非常好;每次看望董老師,到家裡進房間,絲毫感覺不到一個常年有病的狀況,家裡拾掇的清新整潔,幹淨衛生。

董老師患病卧床近三十年,她以頑強意志,堅持與病魔抗争,毅力非凡,實在令人敬仰。

陽光平凡人生,世間殘酷現實。

2021年4月28日這天,董老師因病去世,噩耗傳來,傷心悲痛;随即渭南驅車,奔喪靈堂,敬獻花籃,作揖上香,磕頭淚灑,深切吊唁,崇敬的董老師,我心中敬愛的董老師。

杜鵑滴血泣紅淚,順陽河畔痛腸斷。

董老師的離去,是黨組織失去了一位優秀黨員,是學校和學生失去了一名好老師,是家庭兒女和孫輩們失去了好媽媽、好奶奶!

“青山垂首,蒼天嗚咽。”

董老師三年前,撒手人寰,丢下了她無比熱愛的教育教學事業;但她一生:愛黨愛國,忠于事業,勤奮工作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永存!

董老師三年前,駕鶴瑤池,丢下了她難以割舍的家庭和人間光明;但她一生:愛民愛家,樸實勤儉,樂于奉獻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力量永駐!

今天,我們肅然起敬,在這裡:思念董老師,緬懷董老師,就是要學習她忠于事業,勤奮工作的崇高品德和敬業精神;學習她熱愛家庭,儉樸生活的優良作風和修養風範;學習她樂觀向上,不畏艱難的寬廣胸懷和頑強意志!

董老師,學生懷念您!

董老師,您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