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二娘二伯,又住院了,近80歲的老兩口,也不知道是住了多少院,都快成了醫院的老熟人了!
說起這兩人,前幾年身體好的時候,那個趾高氣揚的模樣,村子裡的人,表面不說,背後紛紛議論,太高調了,太得意啦!
原來老兩口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尤其出色,早年在外求學,留在了外地,并謀得了一官半職, 這個兒子成了老兩口的驕傲,幾十年來,不知道誇掉了多少口水!
但我們都知道,這個隻是表面的榮光,這個所謂當官的大兒子,并沒有給老兩口的生活多大改變,是掙面子不掙裡子!反而逢年過節,要像親戚一樣,好菜好酒招待!
這幾年,老兩口的身體每況愈下,不是你生病就是我住院,按理說,病成這個樣子,怎麼也得給在外面當官的兒子發個消息,他們倒好,說開不了口,不想給他添麻煩,路又遠,來不了,總是各種借口!
但使喚其留在身邊的小兒子,是各種順手,各種理所當然,他們覺得留在身邊的,就是要照顧他們的!
小兒子本就普通人,老兩口子逼着他,讓他要到上海等大醫院,找專家找門路,小兒子逼的實在沒辦法,想讓在外當大官的大兒子托關系,想不到大兒子就輕輕松松回了個電話,我的關系都在當地,我又出不了力,兄弟之間本來就要多擔待,父母照顧你就多負責,我在外面趕不回來!
這小兒子平常就被父母各種使喚,這個大哥這樣回他,一時也就沒有了辦法!
疫情的時候,老兩口你感冒我發燒,差點送了半條命,對小兒子就是各種埋怨,說他沒有找到好醫生,好醫院!
疫情結束後,大兒子回到家,老兩口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閉口不提,又是好煙,好酒招待,家裡來客人,更是将兒子奉上坐上賓,使喚小兒子一家燒菜燒飯,伺候他們!
我們旁人有時都看不下去,有時就不當真,不當假的,對老兩口說,你兩個兒子,一個在外地照顧不了,留在身邊的照顧的多點,将來财産是不是都歸小兒子呀?每當這個時候,老兩口就義正言辭,神色凜然的說,怎麼可能?我們做父母就要一碗水端平,百年之後所有的财産都要兄弟倆對半分,這樣才叫公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