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進階感的無非兩個方面,内在和外在,外在的進階吸引眼球,内在的進階留住人心,内外兼修的進階制造經典。
對于一款數位産品,外在進階一般指:外觀,設計,工藝,顯貴和質感;内在進階說明手感,體驗,細膩感拉滿,落實到萬衆矚目的iPhone,單純從一款産品角度,而非身份辨別看,是真的進階,還是被過度神化?
外在
1.設計語言
正面:曆代iPhone的設計主打兩個字:簡約,盡量把視覺元素簡潔化,單一化。正面是順應市場趨勢的異性全面屏,設計上(非功能上)遠談不上進階,甚至有些抽象,既影響屏占比,遮擋螢幕顯示,又破壞螢幕整體協調性。
背面:對角線雙攝,浴霸三攝搭配蘋果logo的蘋果式标準化設計,攝像頭區域細節打磨十分顯進階,标準版還算進階,但Pro版整體難言進階,體積和面積越來越大的三攝模組,既不對稱,也不協調,視覺效果突兀。
配色:iPhone的配色一直以低調,克制,統一為主,每代必留黑白經典色,新增一到兩個新配色,耐看,不容易視覺疲勞,不容易出錯,對比安卓端眼花缭亂的配色,蘋果對配色拿捏的十分到位,在耐看和醒目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2.機身材質
如果說iPhone4和5S時代玻璃和全金屬機身的質感,科技感碾壓友商,那麼,現在,無論是鋁合金,不鏽鋼,還是钛金屬,蘋果也隻能在文案和宣傳上吊打友商,因為大家的材質和做工都拉不開差距。
内在
1.硬體
SOC:頂級的A系列處理器,一騎絕塵的單核性能,進階感滿滿。
螢幕:參數不算突出,夠用,iPhone螢幕的頂級調教和iOS的系統級色彩管理加分不少,這就是為什麼小夥伴總說iPhone的螢幕看起來通透,顯色準确,進階。
2.系統
流暢,穩定,絲滑,優雅,符合直覺,細節豐富的系統動效,完善的振動,軟體适配和體驗,進階感拉滿。
3.信号
信号不僅不進階,連及格都困難,最基礎的通訊功能做不好,就别說“瑕不掩瑜”了。
4.心理作用
部分人看到廠商鋪天蓋地的宣傳,進階的PPT文案,一發入魂的圖檔,首發使用者的花式開箱,部落客的吹捧,别人手裡的最新款,哪哪都進階,但上手後也就那麼回事。
總結
早期的iPhone無論是内在系統(iOS),還是外在材質,做工,設計,宣傳,都全方位透露着碾壓式的進階感,裡裡外外都被視為模仿的對象。
但以最近幾代iPhone來看,進階之處的優勢不斷縮小,低級之處沒有解決,前有三星,後有國産不斷追趕和超越,作為一款數位産品,它顯然被過度神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