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白虎湯論溫病與傷寒之别

作者:愛上Sandy

從白虎湯論溫病與傷寒之别

1. 《溫病條辨》 之白虎湯

吳鞠通所著 《溫病條辨》

[1]

也有記載, 在上焦篇第 7 條雲: 太陰溫病,

脈浮洪, 舌黃, 渴甚, 大汗, 面赤, 惡熱者, 辛涼重劑, 白虎湯主之。 吳氏認為

白虎湯适用于溫邪由太陰肺絡衛分順利傳入陽明胃經氣分的證候。 熱勢亢盛, 邪

熱向外而見脈洪、 舌黃、 面赤; 邪熱雖言向外, 陽遏于裡, 欲出而又不能透達

則惡熱; 熱逼津液, 肺胃津傷則見大汗、 渴甚。 白虎湯藥重力猛功專, 清氣分

之大熱, 實屬“辛涼重劑” 。 正如吳瑭所言: “辛涼平劑焉能勝任, 非虎嘯風

生, 金飙退熱, 而又能保津液不可。 ” 《溫病條辨》 中又提出了 白虎湯的四大禁

忌, 其曰: “其人脈浮弦而細者不可與之; 脈沉者不可與之; 汗不出者不可

與之; 不渴者不可與之。 ” 大熱、 大渴、 脈洪大是陽明氣分熱盛之三大主症,

亦為白虎湯證之辨證要點, 熱不盛不可用白虎湯, 以防涼遏之弊。 當邪熱入營,

蒸騰營陰上升, 太陰溫病亦可見反不渴, 但舌必紫绛, 脈必細, 身有灼熱, 與白

虎湯證不難鑒别。 熱盛者多見汗出, 然汗不出者未必熱不盛, 故汗不出者不用白

虎湯有失周全, 若熱盛于裡, 即使無汗, 亦可用白虎湯退熱保津。 《溫病條辨》

中焦篇第 1 條雲: “面目 俱赤, 語聲重濁, 呼吸俱粗, 大便閉, 小便澀, 舌苔

老黃, 甚則黑有芒刺, 但惡熱, 不惡寒, 日晡益甚者, 傳至中焦, 陽明溫病也。

脈浮洪躁甚者, 白虎湯主之; 脈沉數有力, 甚則脈體反小而實者, 大承氣湯主

之。 ” 此條陽明溫病講述的是兩個陽明, 均有高熱, 白虎湯證也可以有大便閉,

小便澀, 但沒有腹滿拒按, 脈象浮洪。 是以, 通過吳氏在太陰溫病與陽明溫病所

述, 白虎湯既能清肺熱, 又能清胃熱。

2. 《傷寒論》 之白虎湯

白虎湯方始出《傷寒論》

[2]

, 其太陽篇 176 條雲: “傷寒, 脈浮滑, 此以

表有熱, 裡有寒, 白虎湯主之。 ” 此條論述陽明病邪熱熾盛、 表裡俱熱的證治。

“表有熱, 裡有寒” , 曆代醫家 [3] 多有論述, 筆者傾向于胡氏 [4] “寒” 字當

“邪” 字解, 并認為該 證當為表裡俱熱。 以方測證, 白虎湯為辛寒重劑, 當用

于胃熱彌漫之證, 若非邪熱充斥, 表裡俱熱, 恐不得妄投。 臨床實踐證明, 白虎

湯證确以陽明氣分熱邪充斥表裡内外為特點。 陽明篇 219 條雲: “三陽合病,

腹滿身重, 難以轉側, 口 不仁, 面垢, 谵語, 遺尿。 發汗則谵語。 下之則額上

生汗, 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 白虎湯主之。 ” 論述三陽合病, 邪熱偏重于陽明

的證治及治禁。 此證言三陽合病, 當太陽、 陽明、 少陽三經同 時發病, 臨床主

症以陽明熱盛為主, 故用白虎湯。 此為正治之法, 若誤用辛溫發汗, 必更傷津液,

而使胃家燥熱益甚, 谵語更重。 若誤用苦寒瀉下, 因其裡未成實, 必傷伐無辜,

使陰液竭于下, 陽氣無所依附而脫于上, 而見額上汗出如油珠, 手足厥冷之危證。

厥陰篇 350 條雲: “傷寒脈滑而厥者, 裡有熱也, 白虎湯主之。 ” 滑脈屬陽主熱,

陽明之熱傳入厥陰。 其脈滑而四肢厥逆者, 因肝主疏洩, 此證乃陽明傳來之熱郁

于肝中, 緻肝失其所司, 而不能疏洩, 是以熱深厥亦深也。 治以白虎湯, 清熱回

厥。 以上所述, 傷寒中白虎湯證主要論述的是陽明之熱。

《溫病條辨》 《傷寒論》 白虎湯之别

3. 1 病因病機之别 傷寒, 有廣義、 狹義之分, 廣義傷寒是一切外感熱病的

總稱, 《素問· 熱論》 所謂“今夫熱病者, 皆傷寒之類也” , 狹義傷寒是外感風

寒之邪、 感而即發的疾病。 是以 《難經· 五十八難》 說: “傷寒有五, 有中風,

有傷寒, 有濕溫, 有熱病, 有溫病。 ” 廣義傷寒包括狹義傷寒、 溫病等多種外感

疾病。 這就是溫病、 傷寒的統一性, 是以傷寒包括溫病在内, 均可按張仲景六經

辨證方法論治。 寒溫一統指的是整體的形式, 溫病能與狹義傷寒區分出來, 就說

明它有别于傷寒, 溫病是指感受溫邪引 起的急性外感熱病, 大多具有傳染性、 流

行性、 季節性、 地域性的特點, 以發熱、 熱象偏盛 ( 舌象、 脈象、 便溺等熱的

征象) 、 易化燥傷陰為臨床主要表現。

3. 2 用 法用 量之别 白虎湯證在傷寒所述, 為外感寒邪緻病, 寒性凝滞, 阻

遏陽氣, 郁久化熱。 初起寒邪在表, 衛陽被遏, 表寒證要持續一定時間, 必經寒

郁化熱過程才出現裡熱之證。 若出現白虎湯證, 就說明寒邪郁久化熱, 需猛藥重

劑直達病是以求其效, 所用劑量為: 石膏一斤,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

合, 服法為溫服一升, 日三服。 白虎湯證在溫病所述, 為外感溫邪而發病, 溫為

陽邪, 其性屬熱, 初起即呈現表熱證, 而且容易入裡出現裡熱之證。 因其初起即

熱, 若從傷寒, 重劑猛藥, 恐其傷陽, 所用劑量為: 生石膏一兩, 知母五錢,

生甘草三錢, 粳米一合, 服法為分溫三服, 病退減後服, 不知再作服。 吳鞠通謂:

“白虎剽悍, 邪重非其力不舉, 用之得當, 原有立竿見影之妙, 若用之不當禍不

旋踵。 懦者多不敢用 , 未免坐誤事機; 孟浪者, 不問其脈證之若何, 一概用 之,

甚至石膏用 至斤餘之多, 應手而效者固多, 應手而斃者亦複不少。 皆未真知确見

其是以然之故, 故手下無準的也。 ” 筆者查閱資料

[5]

發現, 研究度量衡問題的

醫家很多, 本篇采用郝萬山先生 1 斤= 250g , 漢代的 1 兩= 15.625g , 約等于 15g

的觀點, 再根據白虎湯煎服法為三次服用, 換算得知: 石膏 83g, 知母 30g, 甘

草 10g, 粳米 40g。 前人記載《溫病條辨》 白虎湯方: 生石膏(研, 一兩 37.3g ,

原漢方 1 斤) 知母(五錢 18.7g , 原漢方 6 兩) 生甘草( 三錢 11. 2g , 原漢方 2 兩)

白粳米(一合原漢方 6 合) , 兩者對比可以看出, 溫病中白虎湯劑量要小于傷寒中

的劑量。

綜上所述, 白虎湯在溫病與傷寒之别, 在于病因病機之别, 劑量之别。 病因

病機上, 溫病感受溫邪而發病, 歸于衛分、 氣分之熱; 傷寒感受寒邪, 郁而化熱。

用法用量上, 溫病輕劑頻服, 并時時顧護陰液; 傷寒量大, 熱退身涼藥止。 雖然

劑量有别, 但事無絕對, 吳瑭曾雲: “蓋藥之多寡, 視病之輕重也。 ” 其在

《溫病條辨凡例》 中說明: “方中所定分量, 宜多宜少, 不過大概而已, 尚須臨

證者自 行斟酌。 ” 是以, 醫者同道臨床運用需靈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