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價格瘋漲比黃金還離譜!”
近日
中藥材價格大規模上漲
相關話題沖上熱搜
廣州清平路一中藥行,從業人員表示,“白術現在120元/斤,去年才30多元/斤,已經漲價很久了,先不要買,現在太貴了。”
常用中藥材都在漲價
白術價格瘋漲超黃金
記者了解到,中藥材在經曆了去年的一輪大面積漲價後,今年以來,一些品種又開始了新一輪漲價,常用藥材白術,被指“價格瘋漲超黃金”。
中醫藥全産業資訊服務媒體中藥材天地網資料顯示,在安徽亳州藥市,白術的價格自2023年1月起開始出現指數級上漲,年漲幅473.43%,4月25日價格為每公斤160元。在河北安國藥市,價格走勢與亳州藥市相近,4月25日價格為每公斤158元,年漲幅690%。
安國藥市一位交易員稱,白術近年來價格持續走高。白術價格前幾年是17~20元/公斤,然後一直上漲。2024年1月是70~80元/公斤,3月是160~170元/公斤,4月是180~200元/公斤,較2023年高點已經翻倍,較三年前漲了約10倍。
安徽亳州的中藥材市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每天有超過2800種中藥材在這裡交易。
據央視财經,不少采購商表示,近一段時間,不少用處廣泛的大宗藥材價格都在上漲。
也有采購商表示,“白術、丹皮和白芍,這幾樣漲得還是比較厲害的,白術去年在每公斤60元左右,今年選貨每公斤180元左右。”
白術是常見大宗中藥材,具有補脾健胃、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等多項藥用功能。
“漲得太厲害了,都不太敢拿貨了。”來自亳州藥市的一位采購商也印證了近期藥材價格上漲的事實。以小衆藥材貓爪草為例,也從去年4月每公斤95元飙升至每公斤800元,漲幅近10倍。
廣州市越秀區一家藥店的店員告訴記者,店裡不少中藥材都漲價了,以前當歸100克隻要40元,現在100克要70元。
無獨有偶,相隔500米的另外一家藥店的從業人員表示,自去年下半年開始,茯苓、淮山、蓮子、牛大力、五指毛桃等中藥材都漲價了。
“一副祛濕的藥跟去年比,價格上漲一倍以上。”該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以黨參為例,去年店内采購每公斤為170元,今年漲到每公斤300元。
藥品價格随之上漲
消費者尋找替代方案
藥材價格的波動對整個中醫藥行業産生了廣泛影響。藥材成本的上升導緻藥品價格上漲,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對醫療機構的營運成本構成壓力。
“當歸、白芍、白術等藥材的漲價,也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廣州一家三甲中醫院藥師向記者透露,因為這些藥材也是市民平常開中藥經常會用到的藥材。
“雖然藥材價格上漲了,但在給病人用藥方面,不會減量,每副藥相對之前價格會高一點。”一位在中醫方面從業12年的吳醫生告訴記者,“以調理脾胃為例,以前一副藥大約45元,現在需要56元,有些藥方涉及的藥材全面漲價,一副甚至要70多元。”
“不過有些去年的存貨,目前依舊會按照去年的價格來算。”吳醫生表示,現在的治病政策是,會在病人病情好轉後盡量使用價格較低的中成藥,并配合針灸治療,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中藥材價格的上漲傳導到了終端,中藥方劑成本提升,患者藥費也相應增加。
廣州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我父母常年依賴某些中藥材來調理身體,但最近去藥房拿藥發現,這些藥材的價格貴了不少。現在打算吃中藥的同時盡量尋找一些替代品,或者減少用量。”
“我以前去藥店抓四物湯,一副也才8~9元,現在一副要22元,貴了2倍不止。”張小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日常喝的中藥湯料漲價得厲害。
暴漲背後是供需緊張等原因
中藥材漲價背後,是多個因素共同催化的結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藥材本身的供需沖突。
以白術為例,白術存在供給端貨源不足的因素。在河北保定種植了21年白術的種植戶陳先生(化名)表示,近幾年白術主産區安徽、浙江、河南鄭州受災減産,期間白術價格低,種植戶都在賠錢。他提到,自己2022年種植白術就虧了160多萬元,“很多種植戶都扛不住(不種了)。”
“一年沒人種,市場還有貨,三年沒人種,就隻能消耗庫存,庫存消耗完了,又遇上沒有産新,物以稀為貴,價格就上去了。”
陳先生表示,往年的安國藥材市場上,白術總量能達到4000~5000噸,但今年整個市場上加起來隻有三五十噸,僅為正常年份的1%。
網友評論:
對此
愛煲湯的人感到壓力很大
還有些頭腦靈活的阿媽
已經開始“自力更生”了
來源:中國新聞網微信公衆号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