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他又是誰?

作者:苦行僧225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他又是誰?

1、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打進北京,在城内外連天烽火中,崇祯帝朱由檢眼見大勢已去,隻得在皇宮中哀聲長歎,徘徊無語。

城破當晚,崇祯帝将太子朱慈烺以及其他幾個兒子分别送走,并命周皇後自缢,又刺死幼女昭仁公主,砍傷長女長平公主後,當時的朱由檢已經處于癫狂的狀态。

次日淩晨,李自成自彰義門殺入内城,情急之下,崇祯帝帶着十幾個太監意圖逃亡,但在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在朝陽門時,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逃到安定門卻打不開,最終隻得重返皇宮。

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無果後,崇祯帝放棄了所有的希望,最後,在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跌跌撞撞地來到了煤山(景山)之上,自缢身亡,時年34歲,大明延續了兩百七十七年的江山,就此終結。

崇祯帝自缢時,身旁還有一人陪同,那就是提督太監王承恩,在崇祯帝身亡之後,王承恩對着朱由檢的遺體行三叩九拜大禮,之後,在旁邊的一棵樹上,選擇了與朱由檢一樣,自缢而亡。

2、縱觀整個明朝,有名的太監着實不少,往遠了說,有明英宗朱祁鎮時的王振,再近點有劉瑾,更近的,還有魏忠賢,這些人無一不是在當時,權傾朝野的風雲人物。

反觀王承恩,在曆史上他并沒有出現類似于魏忠賢等人那樣權勢滔天,在其生前,最高的職位也就是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把控朝政,但最終陪着朱由檢上路的,卻是這位忠心耿耿的老太監。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他又是誰?

多年前,還十分年輕的王承恩,經人介紹來到了信王府,去侍奉明光宗的第五子,而在他踏入信王府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與還是皇子的朱由檢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王承恩是順德府邢台縣(今河北邢台)人,本身也是窮苦人家出身,在他很小的時候,因家中變故,被迫流落街頭,之後為了生計,淨身入宮當了太監。

起初,王承恩是大太監曹化淳的手下,但由于魏忠賢當道,曹化淳因牽連進一樁案件,被貶往南京,而王承恩,則歸了東廠管理。

随着信王朱由檢的逐漸長大,王承恩被東廠派往信王府,名為侍奉朱由檢,實則是東廠用來監視朱由檢舉動的眼線,但随着王承恩與朱由檢長時間的相處,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深,王承恩也逐漸對朱由檢越發忠心。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駕崩,由于他沒有子嗣,是以,根據“兄終弟及”的祖宗之法,信王朱由檢在同年繼承皇位,是為明思宗,年号崇祯,那一年,他十七歲。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他又是誰?

3、崇祯帝登基後,先是将還在南京的曹化淳召回,并委以重任,同時,跟随他多年的王承恩,也成為了崇祯帝極為信任的人之一,地位水漲船高。

在此期間,王承恩所表現出來的機警聰明、辦事周到,讓曹化淳和崇祯帝都十分贊許,同時,他極為低調,對待王公大臣以及皇宮内外人員都恭敬有加,更是為他赢得了不少好評,這也為他日後能已接替曹化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是以,在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曹化淳在告老還鄉之前,向崇祯帝舉薦王承恩接任司禮秉筆太監,得到了崇祯帝的同意,同時,崇祯帝還委任王承恩為東廠提督。

東廠提督,是明朝後期節制将領和軍隊的一個重要職位,之是以這個職位權力如此之大,還是明朝中後期,尤其是天啟帝和崇祯帝對太監極為信任有關,再加上崇祯帝對大臣們的不信任,是以,在鏟除了魏忠賢之後,崇祯帝依然沒能擺脫重用太監的路,而是選擇了自己信任的王承恩。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他又是誰?

此時的大明,已經是江河日下,一派亡國之相了,雖然崇祯帝算是一個比較勤政的君王,但依然還是沒能阻擋大明走下坡路。

後金不斷入侵,李自成越來越近,讓内憂外患的大明搖搖欲墜,而崇祯帝出的幾個昏招,更把大明往萬丈深淵裡推近了一步。

先是殺袁崇煥,後又因為偷偷與後金議和被發現,礙于面子殺了兵部尚書陳新甲,而在崇祯一朝,前後換了14個兵部尚書,一個都沒得到好下場。

而内閣走馬觀花似的換了54個,也是發生在崇祯帝在位時的事情,這種操作,可謂是古今罕有。

這個時期的朱由檢,可以說是對任何人的信任度都極低,都懷疑他們别有用心,是以,大小事情,隻有自己來,但他這麼瞎折騰,卻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進度。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他又是誰?

不過,他對王承恩,卻是無條件的信任,這也是後來讓王承恩負責北京城的城防事務主要原因。

4、崇祯帝的一系列操作,大明終于等來了滅亡的那一刻,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之後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打到了大同、宣府等地,并在當年三月,順利的打到了北京城下。

兵臨北京後,李自成曾向朱由檢上疏,奏請議和,要求封他為陝西王,并由朝廷撥付三百萬銀兩的軍費作為犒勞,如果崇祯帝答應,他就退守河南,并協助明軍消滅“建虜”。

但這個條件,被固執的崇祯帝拒絕了,最終,在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發起了對北京城的進攻。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他又是誰?

三月十八,李自成親自指揮攻城,而王承恩被崇祯帝委以“重任”,讓他負責提督北京城防,但當時的守城士兵大多已經逃走,仍在城牆上的寥寥無幾,而李自成的部隊則駕起雲梯,開始攻打西直門、平則門以及德勝門。

“李自成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營。是時,事勢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明史》

要說王承恩确實對崇祯帝忠心耿耿,縱然是形勢不利,但他還是親自指揮戰鬥,還身先士卒,指揮炮兵擊殺登上牆頭的敵軍數名。

但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之下,一個王承恩又能如何呢?同時,在他奮勇抗敵的同時,其他官兵卻在玩忽職守,是以最終,城牆陷落。

“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而諸珰洩洩自如......夜分,内城陷”---《明史》

城陷之後,崇祯帝曾試圖逃跑,但正如前文所說,跑了幾個門,要不有敵軍把守,要不就是打不開,最可恨的,身為大明的成國公朱純臣,竟然閉門不納,任憑崇祯帝逃出生天的願望破滅。

在這期間,一直守候在崇祯帝身邊的,還是王承恩,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逃跑,而是陪着崇祯帝前後奔走,最後,在突圍無望後,又陪着崇祯帝回到了皇宮。

次日淩晨,内城已經大部分陷落,崇祯帝自知大勢已去,将皇子安置妥當,之後将皇後、嫔妃、公主等人刺死砍傷,随後,與王承恩一起,來到了煤山之上。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他又是誰?

望着紫禁城内連綿不斷的大火,以及此起彼伏的哭喊聲,崇祯帝是悲從中來,說了句“諸臣誤朕也!”,随後被發跣足,自缢于歪脖樹上。

而一直守在一旁的王承恩,看到皇帝身亡後,對着崇祯帝行三叩九拜大禮,之後在不遠處,也自缢而亡。

“帝崩于壽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明史》

自此,這個朱元璋一手建立起來的龐大帝國,在兩百七十七年後,宣告滅亡。

而自缢的崇祯帝和王承恩,直到三日後,才被發現,但因為他忠心殉國的壯舉,讓他成為了明朝曆史上,唯一能陪葬皇陵的太監。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他又是誰?

5、公元1644年九月,清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自正陽門進入北京,正式遷都北京,順治也成為清朝首位入關後的皇帝。

在順治帝到達北京之前,睿親王多爾衮就先行一步,在武英殿處理朝政,對于崇祯帝的身後事,多爾衮就曾下令,按照帝禮為崇祯帝發喪,同時還按照相應規制,依禮将周皇後等若幹嫔妃逐一進行了安葬。

而到了順治二年,已經入關一年有餘的順治帝,特意下诏,撥出土地六十畝,将為國殉難的太監王承恩安葬在崇祯帝陵墓旁邊。

“本朝賜地六十畝,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側。”

到了康熙年間,康熙帝還重新為王承恩修墓立碑,讓他永遠地“守護”在故主身旁。

清朝統治者這番舉動,自然不是單純地被王承恩的義舉感動,更多的是為了籠絡人心,畢竟清朝在入關時,打的旗号就是“仰承天命,吊民伐罪”,而殉國的王承恩,正是可以借助宣傳的最好對象。

不過無論如何,王承恩也算是死得其所,相對于劉瑾、魏忠賢等人而言,王承恩的死,顯得更為壯烈,在大明朝危難之際,無數将士”卸甲“,唯獨他挺身而出,守候在崇祯帝身邊,并以死來明志,稱得上壯烈。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他又是誰?

是以,我們如今在明十三陵中,所看到除了十三座明朝皇帝的陵墓之外,還有一座太監的陵墓,這正是當年以身殉國的王承恩埋身之所,這座有别于帝陵的墳墓,靜靜的矗立在明十三陵之中,仿佛還在訴說着當年國破家亡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