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将李臣典禦女而亡傳聞的背後,是晚清第一大功的腥風血雨

作者:陳詞a

李臣典,這個名将在攻克南京天京城時立下赫赫戰功,被譽為"轟塌堅城,殲除巨憝"的首功之臣。然而,多年後卻流傳出他因貪色而亡的謠言,令人費解。究竟這位曾獲"克城首功"的名将是怎樣壯烈殉國的?他的死背後又隐藏着怎樣的腥風血雨?清廷與太平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又是如何激化的?本文就讓我們一一撥開迷霧,解開這個謎團。

名将李臣典禦女而亡傳聞的背後,是晚清第一大功的腥風血雨

湘軍吉字營攻克天京城的艱難征程

天啟元年(1853年),太平軍攻陷南京城,将其更名為"天京"。自此,這座曾經的六朝古都便成為太平天國的首都和軍事重鎮。然而,随着戰事的持續,天京城内的糧草儲備日漸告罄。為了維系軍心,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不得不四處籍刂,向江南一帶的富庶城鎮征調糧草。

曾國荃麾下的湘軍吉字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調遣前來,負責包圍天京城,切斷其外援。初時,曾國荃并未将主力布置在天京城下,而是分兵把守長江沿線要沖,防止太平軍從外界獲得補給。及至1862年,蘇州、常州等地相繼被清軍奪回,曾國荃這才親自率領吉字營長駐天京城下,死守不退。

盡管如此,曾國荃的行為卻引起了清廷和其他湘軍将領的不滿。一方面,清廷認為曾國荃貪功冒進,執意死守天京隻為能親自奪取這座重鎮;另一方面,其他湘軍将領則認為曾國荃這般做法将會使戰事拖延過久,耗費過多人力物力。于是,清廷不斷敦促淮軍前來增援,意圖早日決戰;而其他湘軍部隊也紛紛暗中窺伺,企圖插手奪功。

面對來自上級和同僚的壓力,曾國荃決計不能就此退縮。為了攻下天京城,他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經過反複謀劃,曾國荃最終決定聽從湘軍名将李臣典的建議,施行"明轟城牆,暗掘道地"的戰術。

李臣典原是曾國荃的心腹愛将,曾在多次戰役中建立赫赫戰功。這一次,他提出在明面上利用重炮不斷轟擊城牆,吸引敵人的注意力;同時在暗地裡組織工兵挖掘道地,伺機在城下布置火藥,一旦有機會便可炸開城牆。盡管這一計策兇險萬分,但曾國荃還是毅然同意了。

就這樣,湘軍吉字營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攻城之路。白天,他們架起重炮,對準城牆狂轟濫炸;夜間,則悄悄挖掘道地,為最後的突破做好準備。與此同時,太平軍也不甘示弱,他們利用城牆之利,組織火力封鎖,阻擋湘軍的進攻。雙方就這樣你來我往,攻守互現,戰事一波三折,幾乎陷入了膠着的境地...

李臣典身先士卒,首破天京城池

1864年7月19日午後,天京城下一片肅殺。經過數月的伺機而動,湘軍終于掘至城根,在城牆下布置了大量火藥。一聲悶雷般的巨響自地底傳來,頃刻間,天京城牆二十餘丈被生生炸開,碎石飛濺,濃煙滾滾。守城的太平軍臨危不亂,立即組織火力封鎖,阻擋湘軍的進攻。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李臣典親自執旗沖鋒陷陣。身着湘軍統制的黃馬褂,他手持鋼刀,高高揚起軍旗,率先竄入城破的缺口。緊随其後的是劉連捷、伍維壽、朱洪章、武明良等湘軍将士,他們簇擁着李臣典,浩浩蕩蕩殺入城中。

太平軍雖然拼死阻擊,但終究敵不過湘軍的人多勢衆。雙方在城破口處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巷戰,湘軍憑借火力優勢節節推進,太平軍則利用城内的地形阻擊。李臣典親自沖在最前線,他手持鋼刀,身先士卒,殺出一條血路。

太平軍的抵抗雖然頑強,但終究敵不過湘軍的人多勢衆。随着湘軍的不斷增兵,太平軍的防線被迫節節敗退。李臣典親率先鋒,沖殺至太平門,将守門的太平軍盡數擊潰。他當機立斷,扼住太平門,為湘軍主力開辟了進城的通道。

很快,曾國荃、左宗棠等湘軍主力就如潮水般湧入城内。他們分成數路,對太平軍的據點發起了猛攻。太平軍的抵抗雖然頑強,但終究敵不過湘軍的人多勢衆。随着湘軍的不斷增兵,太平軍的防線被迫節節敗退。

就在這時,一股濃煙自天京城中心處升起,随即是熊熊大火。原來是太平天國的官員和平民在絕望之際,集體自焚殉國。火光沖天,濃煙滾滾,将整座城池籠罩在一片血色之中。湘軍見狀,更加興高采烈,他們趁熱打鐵,對太平軍的據點展開了最後的沖鋒。

太平軍的抵抗已經漸漸力不從心,他們的陣線在湘軍的猛攻下節節告破。很快,湘軍就占領了天京城的制高點,将太平軍的餘部壓縮在一個狹小的區域内。在這種情況下,太平軍無力再戰,隻能選擇突圍。

幼天王洪天貴福親自率領餘部,向着城外殺去。湘軍見狀,立即組織了重重封鎖。雙方在城門口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戰...

李臣典壯烈殉國,獲"克城首功"

天京城破之後,湘軍随即對城内展開了徹底的掃蕩。李臣典親自率領先鋒部隊,在城内搜捕潛伏的太平軍殘餘。由于雙方激戰過于慘烈,李臣典不幸中了數槍,身負重傷。

盡管如此,李臣典仍然咬牙堅持,直到確定城内無一太平軍活口為止。就在這最後的掃蕩行動中,他又不慎中彈數槍,傷口滲血不止。此時的李臣典已是強弩之末,他的身體終于支撐不住,倒在了血淋淋的街頭。

湘軍其他将士見狀,連忙将李臣典擡上馬車,急送回營救治。可是,李臣典的傷勢實在太重,加之長期奮戰,體力早已消耗殆盡,經過數日的搶救,終于不治身亡。

李臣典的殉國,給曾國荃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畢竟,李臣典不僅是他最得力的心腹,更是這次攻克天京城的首功之臣。如果沒有李臣典的"明轟城牆,暗掘道地"之策,湘軍很難在短時間内攻下這座堅城。

名将李臣典禦女而亡傳聞的背後,是晚清第一大功的腥風血雨

為了紀念李臣典的功勳,曾國荃特意撰寫了一份請恤折子,詳細記載了李臣典臨終前的所作所為,并将其譽為"轟塌堅城,殲除巨憝"的首功之臣。在這份折子中,曾國荃還特意強調,李臣典之是以殉國,完全是因為"搶挖道地、攻城先登,屢次受創"所緻,絕非後世所傳的"因女色而亡"那般荒謬。

事實上,關于李臣典"因女色而亡"的謠言,完全是後人無中生有、臆造出來的。當時,湘軍征戰太平天國,軍紀森嚴,哪有什麼"女色"可言?即便真有這等事,李臣典這等忠勇之将,也斷不會為之喪命。

不過,後世之人往往喜歡添油加醋,将英雄的事迹渲染得有些不着邊際。比如朱東安在其著作《曾國藩傳》中,就将李臣典寫成了一個"因女色而亡"的糜爛之徒。而另一位作家朱洪章在《從戎紀略》一書中,則認為李臣典之是以獲得"克城首功",完全是因為他的資曆較高,而非真正的軍功。

這些都是些無稽之談,與事實相去甚遠。李臣典獲得"克城首功",完全是憑借他身先士卒、臨危不懼的英勇表現,以及"明轟城牆,暗掘道地"的精妙政策。正是他的英勇獻身,才為湘軍攻克天京城掃清了最後的障礙,可謂立下了赫赫軍功。

天京城破,太平天國覆滅

天京城陷落後,湘軍立即對城内展開了徹底的掃蕩。他們分成數路,對太平軍的據點發起了猛攻。很快,天京城内的太平軍陣腳便被完全摧垮。

面對湘軍的瘋狂屠殺,太平軍的抵抗已經漸漸力不從心。他們的陣線在湘軍的猛攻下節節告破,很快就被壓縮在一個狹小的區域内。在這種情況下,太平軍無力再戰,隻能選擇突圍。

幼天王洪天貴福親自率領餘部,向着城門殺去。湘軍見狀,立即組織了重重封鎖,雙方在城門口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戰。太平軍雖然拼死相搏,但終究敵不過湘軍的人多勢衆。就在這最後的沖鋒中,洪天貴福帶領着千餘名太平軍勉強突出了重圍,其餘的則盡數陣亡。

天京城破後,湘軍對城内展開了瘋狂的屠殺和掠奪。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将太平軍的官員、士兵以及普通平民盡數屠戮。據史料記載,當時被湘軍殺害的平民就有數萬之衆。

除了屠殺之外,湘軍還對城内的财物進行了瘋狂的掠奪。他們破門而入,洗劫一空,甚至還對婦女們進行了淩辱。整座城池在湘軍的蹂躏下,很快就變成了一片狼藉。

結尾

太平天國的官員和平民見狀絕望萬分。他們知道,天京城一旦失守,太平天國就将徹底覆滅。于是,他們決定以死殉國。數百名被困在天京各府、衙、館内的太平天國官員及其家眷,集體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