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作者:小僧亂翻書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文|邂逅芳曦

編輯|t

引言

上個世紀初,是中國社會産生巨大變革的時代,清王朝的覆滅結束了皇權專制數千年的統治。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總是有個别人妄圖破壞共和,恢複帝制,這其中猶以“張勳複辟”最為著名。

“張勳複辟”事件,雖然時間不長,但卻有着不小的影響力和破壞力,雖然隻是一場鬧劇,但這卻絕不是張勳一人的異想天開,其整個事件的背後,是各方力量的權力角逐和利益紛争。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紫禁城)

一、對德宣戰成分歧,府院之争陡更新

1912年,随着裕隆太後不舍在退位诏書上蓋上了玉玺,統治中國268年的清王朝退出了曆史舞台,中國迎來了共和時代。

然而數千年的思想禁锢,使得中國的共和之路步履維艱,沒過多久,竊國大盜袁世凱更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利登基稱帝了,這一也是清朝覆滅後第一場複辟鬧劇。

當然,多行不義必自斃,袁世凱的倒行逆施,立即招來了全國上下一片反對聲,旋即在蔡锷等人發動的“護國運動”中草草收場了。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袁世凱稱帝)

袁世凱死後,北洋一系群龍無首,直系、皖系、奉系等軍閥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會大打出手,發生在1916年至1917年之間的“府院之争”就是其代表之一。而這次争端更是“張勳複辟”的直接導火索。

所謂“府院之争”說白了就是總統和總理之間的政治鬥争,當時的總統是黎元洪,此人并非出自北洋系統,但由于在武昌起義時被強推為了中央軍政大都督,是以民國成立後便被選為了副總統,袁世凱死後,按照當時的憲法成為了“總統”。

而當時的内閣總理正是“六部總理”段祺瑞,此人是皖系軍閥,手握重兵但有勢無權,這就與有權無勢的總統黎元洪産生隔閡。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黎元洪)

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一開始秉承中立原則。但在歐勞工甚多,有不少的中國人死在了德國等同盟國的炮火下,為此段祺瑞主張與德國斷交。

而對此黎元洪是不以為然的,勉強同意後,德國以及同盟國便向中國施壓,段祺瑞在得到協約國的支援後,主張向德國宣戰,并組織督軍團向國會送出了咨文。但在黎元洪的反對下始終也沒有回應。

郁悶的段祺瑞選擇離開北京,一頭住進了曹锟在天津的寓所,而黎元洪卻趁機免去了段祺瑞政府總理和陸軍總長的職務,“府院之争”進一步更新。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段祺瑞)

二、六不總理被解職,辮帥張勳進北京

在黎元洪的“總統令”中,除了他本人的簽名外,居然還有代總理伍廷芳的簽字,這顯然是程式上錯誤,各省督軍一片嘩然,反對聲此起彼伏。

第一個通電反對的就是時任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的張勳,“此令由伍廷芳副署,不合法律”,張勳說的沒錯,此後他更是力邀各省的督軍到其大學營徐州來開會。

段祺瑞也公開表示, 總統沒有權利直接任免總理,安徽省長倪嗣沖竟通電全國要宣布獨立,更可怕的是奉天的張作霖,陝西的陳樹藩,山西的閻錫山,直隸的曹锟等人也都紛紛效仿,這是黎元洪所沒想到的。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張勳)

情急之下,黎元洪想到了第一個通電的張勳。于是他火急火燎的給張勳發去了電文,說什麼“功高望重,公誠愛國,盼即迅速來京,共商國是”,他想着請張勳進京調停這場“府院之争”,卻不想是引狼入室。

張勳在清朝末年任江南提督,經營徐州多年,本人有着強烈的忠君思想。清室倒台後,張勳不忘舊主始終不肯剪掉辮子,而且他的部隊也都一律留辮子,俗稱“辮子軍”,張勳本人也被成為“辮帥”。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辮子軍)

背後有日本人支援的張勳無時無刻不想着複辟,當他接到黎元洪的電報後大喜過望,他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1917年6月7日,張勳率5000名“辮子軍”乘火車,一夜之間就到了天津,然後他先派軍隊兵臨北京城下,自己卻在天津向黎元洪發出了調停的條件。

第一是要求黎元洪解散國會,第二是撤銷京津警備,如不允諾自己就拍屁股走人,當然那5000辮子軍可就留在了北京,黎元洪到此才知道張勳并非隻是來調停這麼簡單。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辮子軍兵臨城下)

無奈之下,黎元洪隻得下令滿足了張勳的兩個條件,6月14日,張勳也坐着火車沿京津鐵路線大搖大擺的進京了,“張勳複辟”正式拉開了序幕。

三、頂戴花翎見皇上,張勳複辟成現實

張勳進入北京後,一直忙着到處粘貼安民告示,而他最念念不忘的就是複辟一事。這當初請督軍團到徐州開會時就已經顯露出來了,會上除了馮國璋顧左右而言他外,其餘将領都表示為“辮帥”馬首是瞻。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馮國璋)

這剛一到了北京,張勳立刻就去找一個人,那就是曾經的工部主事,保皇派的急先鋒康有為,兩人有着共同的訴求,言談話語間更顯得十分投機,在當時人們都稱此二人為文、武聖人。

7月1日淩晨,張勳借助酒勁指令打開北京城門,5000“辮子軍”魚貫而入接管了京城防務,而張勳則帶着康有為、王士珍、江朝宗等人火急火燎的狂奔紫禁城了。

難為張勳居然還從徐州帶來了10套清朝官服,幾個人再把頂戴花翎這麼一戴,委實驚呆了清宮内的宮女太監。張勳卻滿不在乎,大踏步走上前去高呼:“大清國江南提督張勳前來觐見。”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康有為)

知道了張勳的來意後,瑾、瑜兩位太妃都有些不知所措,連說:“事需謹慎,三思後行”,張勳卻不以為然笑道:“由我老張做主,怕什麼,今日就複辟,請少主即刻登殿。”

不多久,13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出來了,登上寶座後,張勳納頭便拜,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其他人等也都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

緊跟着,由康有為赍呈草诏,封黎元洪為一等公,張勳等為内閣議政大臣,康有為為弼德院副院長,張勳還兼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清王朝居然還真的複辟了。

北京城一夜之間變了天,一覺醒來老百姓驚奇的發現大批警察上路,挨門挨戶的通知懸挂大清國的龍旗,人們才知道皇上又回來了。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挂滿龍旗的北京街頭)

坐鎮總統府的黎元洪,自然不會挂出龍旗的,在感歎作繭自縛之餘隻得選擇了辭職,他先将總統一職委托給了馮國璋,又電請段祺瑞複任總理一職。這相當于自己承認了在這次“府院之争”中完全落敗了,最後灰溜溜的躲進了日本公使館。

四、倒行逆施惹衆怒,一場鬧劇終落幕

但此時的段祺瑞在天津,馮國璋更是遠在南京,雖然赢了“府院之争”,但當下的形勢并不是段祺瑞所要的。段祺瑞深知帝制已經完全不合時宜了,反清、反袁,他已經兩次堅決站在了擁護共和的一邊,這一次也絕不能與張勳同流合污。

段祺瑞通過自己在北洋系内的号召力,很快組織起了“讨逆軍”并自任“讨逆軍”總司令,司令部就設在天津的造币總廠,馮國璋、梁啟超也都釋出了讨逆檄文,一時間張勳成了衆矢之的。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天津造币總廠舊址)

而此時的張勳,除了北京城,到處都是反對複辟的讨逆聲浪,城外東有段芝貴,西有曹锟,兩路大軍已經分别攻占了黃村和盧溝橋,張勳手裡此時隻有5000人槍,根本難以抵抗。

原本留守在徐州大學營的40個營的軍隊,也在關鍵時刻倒戈了,加上一開始支援自己的日本人見苗頭不對,也轉投支援段祺瑞。張勳手中的複辟小朝廷成了個燙手的山芋。

張勳以為徐州會議上的各省督軍都是擁護自己的,但其實每個人都各懷鬼胎。對于複辟這樣的大事,這些久經沙場的老油條誰都不敢早早下場,他們都在觀望,一看果然引起了衆怒,誰還肯替張勳出頭?

7月12日,“讨逆軍”由馮玉祥、吳佩孚、張紀祥率領,分三路攻擊已經退守至天壇的張勳,雖然“辮子軍”奮勇抵抗,但實在是敵衆我寡。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馮玉祥)

窮途末路的張勳自感不妙,便抛下了部隊單槍匹馬的逃了出去,剩下的“辮子軍”一看主帥已經找不到了,便舉起了白旗紛紛投降。

無處可去的張勳,隻得狼狽逃回了南河沿的家中,那裡還有張勳的結發妻子,以及500多人的侍衛,張勳剛回到家中,讨逆軍的旅長王承斌就率兵趕到了。

王承斌二話不說,架起大炮就開火,張勳宅邸瞬間就變成了一片火海。大勢已去的張勳仰天長歎,帶着一家人奪門而出,開車一溜煙的躲進了東交民巷的荷蘭公使館,這場複辟的鬧劇就這樣的草草收場了。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軍閥混戰)

結語

“張勳複辟”僅僅隻存在了12天,溥儀皇帝也再次宣布退位,雖然看似整個事件的主導方是張勳以及他的辮子軍。但誘因是“府院之争”,是北洋時期軍閥之間的互相角力,以及列強争奪在華利益。

張勳作為當時的一個并不起眼的軍閥,背後有着日本人的支援,有着各路豪強的貌似鼎力襄助,但無奈“世界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張勳搞複辟等同于開曆史的倒車,終究是會失敗的。

張勳複辟隻是一場鬧劇?不!他險些造成萬劫不複的後果

(張勳)

參考資料: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演義 (上,下冊)[M].華夏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