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歲才子望月,無意間寫出一首妙詩,句句引人都是經典

作者:國學大觀園

#以書之名#

明朝,那是一個繁星般閃耀的時代,不僅孕育了無數才華橫溢的巨匠,更是激蕩着思想的革命性浪潮。宋代的理學泰鬥朱熹,他的名言“存天理,滅人欲”如驚雷般在曆史的天空回蕩,影響了無數後世的心靈。然而,在這衆聲喧嘩的學術殿堂中,明代的王陽明如一位孤獨的巨人在思想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12歲才子望月,無意間寫出一首妙詩,句句引人都是經典

他主張的“心即理”心學思想,如同一道璀璨的明燈,照亮了人們迷茫的心靈。他提倡的“知行合一”觀點,更是如同一股清泉,滋潤着人們幹涸的思想田野。王陽明的心學觀點,如狂風驟雨般席卷了整個明朝,成為了一種深入人心、流傳千古的學說。他的名字,與孔孟老莊等聖人并肩,成為中華文化瑰寶中的璀璨明星。

其實,早在王陽明12歲那年,他就已經展現出了非凡的思想境界。一個寂靜的夜晚,他擡頭仰望那皎潔的明月,心中湧動着無盡的思緒。他揮毫潑墨,寫下了一首意境深遠的詩篇——《蔽月山房》。這首詩中的每一句都如同珍珠般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引人深思。它不僅展示了王陽明深邃的思想境界,更讓我們領略到了他作為一位偉大思想家的獨特魅力。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這首詩的構思精巧,通過層層遞進的論證,展現了世間最為精妙的思想見解,将深奧的道理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開篇便巧妙地運用透視原理,以山與月亮的對比,揭示了近大遠小的視覺錯覺,引導我們反思對事物真實大小的判斷。衆多人或許曾輕率地斷言山比月亮大得多,但詩人卻以詩意的筆觸提醒我們,月亮的遼闊與悠遠,往往超越了我們的想象。

12歲才子望月,無意間寫出一首妙詩,句句引人都是經典

而在詩的最後兩句,意境豁然開朗,仿佛将我們的視野拉伸到了極緻。詩人設想了一個擁有天一般大眼睛的人,能夠洞察世間萬物,清晰透徹。這裡的“人眼大如天”,不僅是對個體視野的擴充,更是對心靈境界的升華。它告訴我們,通過長期的觀察與實踐,我們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提升自己的認知高度,進而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這種内心的覺醒和成長,需要我們在知行合一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與深化。我們不能盲目追随他人的理論,而應相信自己的内心,以主觀的感覺去影響和塑造客觀世界,實作主觀與客觀的和諧統一。

12歲才子望月,無意間寫出一首妙詩,句句引人都是經典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首充滿哲理和深意的詩作,竟然出自一位年僅12歲的孩子之手。王陽明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智慧和獨到的見解,這首詩無疑是他思想成熟的一個縮影。他的成就和影響力,在這首詩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

百年過去了,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依然閃耀着智慧的光芒,伴随着這首“神詩”在後人心中傳頌不衰。他的故事和成就,将永遠被銘記在人類文明的史冊上,激勵着我們不斷追求真理和智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