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實作自我造血後,license-out之外的破局點在哪裡? | DJS

作者:研發客

//

與海外Biotech合作,博奧信通常會保留國内的商業開發權益;如果合作的國内公司沒有出海計劃,博奧信則保留海外的商業開發權益。這種合作模式為博奧信帶來了自我造血的能力。此外,博奧信也在探索重要資産拆分等方法作為license-out的補充。

TSLP單抗bosakitug是博奧信進展最快的一條管線,正在美國開展針對特應性皮炎的2期臨床試驗。公司所有項目均源自公司三大專有創新抗體發現技術平台。在5月的2024年DJS創新合作峰會上,博奧信将現場路演。

撰文 | 徐唯佳

成立不到一年的Aiolos Bio,憑借僅有的一款從恒瑞手裡收到的TSLP單抗AIO-001,成功地被GSK收購,交易總價高達14億美元。在沒有太多臨床進展的情況下,GSK迅速果斷做出這樣大手筆的收購,令TSLP靶點的潛力再次成為生物醫藥行業的焦點。

TSLP作為自免領域創新靶點的後起之秀,目前隻有安進/阿斯利康共同開發的單抗tezepelumab獲批上市。全球範圍内,先後出現了諾華、輝瑞、賽諾菲等諸多入局者。國内企業中,博奧信(Biosion)/正大天晴、康諾亞/石藥集團、恒瑞各有産品進入2期臨床階段。

其中,博奧信/正大天晴的bosakitug(BSI-045B/TQC2731)開發進展上相對領先,正在美國開展針對特應性皮炎2期臨床試驗。在探尋bosakitug的研發過程中我們發現,自主研發了該藥物分子的博奧信,正走出一條創新發展道路。

博奧信首席戰略官葉信良博士将在2024DJS代表公司路演,敬請關注。

與多數中國Biotech不一樣的路

博奧信與正大天晴的合作始于2017年。當時,博奧信剛剛成立,決心探索一條與大多數中國biotech公司不一樣的路:In Global For Global(立足全球,面向全球)。

博奧信首席戰略官葉信良博士在接受研發客采訪時說:“公司創始人陳明久博士,以及整個團隊都有豐富的海外經驗。從我們的角度來看,Biotech就應該是全球化的。”

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出海,但大多數“In China For Global”的政策,仍然是立足于中國的未滿足臨床需求,憑借中國臨床試驗的資料做license-out。

“博奧信的不同之處在于,所有資産都會考慮全球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以歐美最大市場作為整體開發政策的考量。并且,從一開始就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獲得全球的資料。”葉信良說。

在全球化視角的驅動之下,博奧信選擇了自免和惡性良性腫瘤兩個既具有極大挑戰又具有廣闊前景的大賽道。首席商務官及開發官、美國分公司總裁Hugh M. Davis博士,多年來在自免和惡性良性腫瘤領域的研發經驗,也讓博奧信在這兩個賽道的耕耘更有底氣。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博奧信專注于多個前沿靶點。其中,TSLP單抗bosakitug(BSI-045B/TQC2731)是公司進展最快的一條管線,正在美國開展針對特應性皮炎的2期臨床試驗,計劃在今年6月的國際會議上公布臨床資料。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TSLP的主要價值在哮喘适應症,而我們的臨床資料将首次展現它在特應性皮炎上的潛力。”葉信良說。此外,博奧信也布局了TSLP雙抗,深入挖掘這個靶點的潛力。

惡性良性腫瘤領域,博奧信已有五款分子進入臨床1期。其中包括最近大火的Trop-2 ADC,以及CD40、PD-1/ILT4、Siglec-15等具有BIC或FIC潛力的創新候選藥物。

博奧信在中國、美國和澳洲三地設有機構,支援其“In Global For Global”的營運模式。中國南京作為其全球的研發中心,承擔了創新藥物分子發現的關鍵環節以及臨床前藥理藥效的驗證工作;早期臨床中心設立在澳洲,負責産品的1期臨床,後續的臨床試驗則主要在美國進行。同時,公司橫跨中美的BD團隊共同推進全球商務拓展工作。

據葉信良介紹,博奧信的所有資産均出自公司的三個專有平台:H³(高通量,高含量,高效率)抗體發現平台、SynTracer高通量抗體内吞篩選平台,以及Flexibody雙功能抗體技術平台。

實際上,從1998年開始,創始人陳明久已經在抗體技術平台的研究上累積了超過20年的經驗。與一些處于早期階段的Biotech相比,博奧信的技術平台相對成熟,并且已經過十數個臨床項目的驗證。

資産分拆是下一個破局點?

成立七年以來,博奧信通過專有技術平台打造了7款臨床資産,并與全球多家生物醫藥公司攜手,建立了一系列創新藥物管線。

“當資産進入PoC階段之後,公司便開始積極尋找合适的合作夥伴。與海外Biotech公司合作,通常會保留中國區域的商業開發權益,而與國内公司合作,如果對方沒有出海計劃,博奧信會保留海外的商業開發權益。這樣的合作模式,既可以賦能合作夥伴,加速創新管線在全球臨床開發的進展,同時也帶來一定收入,為公司可持續創新造血。這種自我造血模式在資本寒冬周期下,幫助我們抵禦了行業發展下行風險。”葉信良說。

博奧信目前有四款産品與國内知名藥企正大天晴達成不同形式的合作,另有幾款惡性良性腫瘤産品分别與海外創新藥公司Pyxis Oncology、Celldex、OBI Pharma開展合作。今年1月,OBI Pharma宣布來自博奧信授權的新一代Trop-2 ADC(OBI-992)的臨床1/2期試驗已獲FDA準許。OBI-992臨床試驗計劃以晚期實體瘤患者為收治對象,包括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胃癌,其他數種癌症病患亦列為潛在目标。

葉信良認為,目前公司的資産尚處在較早階段,與海外Biotech合作,在項目推進的速度及優先級上有一定優勢。“授權給MNC确實能有更豐厚的回報,但是未必能在開發計劃上達成共識。當然,随着資産的推進,我們最終希望在一個更恰當的時機與MNC合作。”

作為博奧信的首席戰略官兼中國區商務拓展負責人,葉信良同時也負責公司融資與上市計劃以及中國的BD業務。基于博奧信的“In Global For Global”戰略定位,葉信良正在和團隊積極探索如何将全球開發與全球資本兩方面的戰略資源有效整合,助力博奧信創新資産在全球産業化開發的程序。

“我們相信這是繼license-out之後,下一個引領行業的潛在趨勢。”葉信良說,“通過Hub-and-spoke/中心輻射的模式,公司圍繞特定重磅資産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依靠資産的競争力及國際化的團隊來實作海外融資、上市或者被并購,進而加速創新藥物惠及全球患者的程序。實際上,類似的營運模式在歐美市場已經相當成熟。”

Roivant就是這個模式非常成功的例子。從2014年成立至今,Roivant已經分拆、合建了20多家子公司,涵蓋多個治療領域。從母公司分拆的Axovant和Myovant,分别創下2015年和2016年美國市場規模最大的生物醫藥IPO記錄。

葉信良認為,當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收縮期,融資和IPO都遇到比較大的困難,相反美國市場的license-in和投融資仍然保持不錯的活力,近期出現了不少圍繞中國資産的大額交易。中國制藥公司可以嘗試通過基于資産重組的模式,在海外市場繼續推進重要管線,尋找與MNC合作或者并購的機會。

“博奧信對于這個模式的探索,是基于公司的專有技術平台,能夠可持續穩定地開發出具有國際競争力的創新藥物候選分子。我們的管線非常豐富,但是在一家公司裡,它們的價值很難被完全展現。Hub-and-spoke/中心輻射模式能讓我們的國際化營運更加精簡高效,目标也更明确。同時,我們有完整的國際化團隊,能支援公司去做這樣的嘗試。”葉信良說。

平台型公司的機會

從2017年公司創立到2024年領先資産取得海外臨床2期PoC資料,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年。十年磨一劍的成長速度,令博奧信沒在第一時間搭上行業高速發展的列車。可以想象,當行業處在高速發展周期,資本追求快速退出,給平台型公司的機會并不多。

當資本進入收縮期,過度依賴license-in就會陷入轉型瓶頸。資本重新審視擁有技術平台的新藥研發公司的價值,在技術方面積澱多年的博奧信也開始嶄露頭角。

“我們的創新均來自于内部,不需要花錢去買資産,同時具備持續出海的能力。這些優勢在資本寒冬時更加突出。”葉信良說,“行業風口不是所有人都能趕上,但創新藥的開發也不是一蹴而就,這就要求我們不斷積累自身技術,以患者的需求為導向做真正的創新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隻要我們沉澱出源頭創新的強大力量,也會在行業中脫穎而出。”

2022年底,博奧信完成了近2億元B輪/B+輪融資。葉信良表示,公司正在積極強化戰略定位,開拓全球開發合作夥伴,整合國際化資本資源,期待在不久的将來公司的營運模式和效率有進一步的提升。

編輯 | 姚嘉[email protected]

總第20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