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播客創業迎來新周期:誰的機會,誰在弄潮?

作者:闌夕
播客創業迎來新周期:誰的機會,誰在弄潮?

作者丨顧見

監制丨闌夕

播客這個古典網際網路時代的産物,正迎來它的又一春。

促成老樹開新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智能座艙、智慧家居帶來的場景擴容;年輕人日益增加的失眠、焦慮問題;還有人們為适應快節奏時代,衍生出的各種知識充電需求。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随着圖文資訊、短視訊、直播電商為代表的“快流量”在供給側趨于飽和,長音頻為代表的“慢流量”已經是為數不多的價值窪地。

除了音頻平台的持續投入,還有在上一波UP主“寒武爆發”中沒趕上趟的内容創作者,以及嘗試跨界發展的視訊部落客、脫口秀演員、作家...越來越多的“小溪”開始彙入播客生态,共同期待着行業拐點到來。

隻不過播客慢熱的特性決定了,行業很難出現平地驚雷式的爆點。很多正在發生的積極變化,隻有仔細聆聽才能得見。就好比前兩天,網易雲音樂在首屆播客大會上針對播客推出了“播種計劃”,旨在通過流量扶持、現金激勵、IP打造等方式,吸引更多領域的創作者轉型成為播客。

播客創業迎來新周期:誰的機會,誰在弄潮?

微信公衆号曾促成過一場“人人都是自媒體”的内容創業運動,這不免讓人期待起來:“播種計劃”是不是又一把行業信号槍,預示着“播客繁榮”的新起點?

一、 在流量為王的叙事裡,播客何以煥發“第二春”?

如果從2005年的“糖蒜廣播”算起,中文播客已經是個老家夥了。它始于用愛發電,經曆過資本催熟,得到過中文音頻第一股荔枝的全情投入。但很可惜,在那個萬象更新的流量大時代裡它輸了。

富有表達欲的從業者也好,鬥志滿滿的線上音頻平台也罷,終究沒能解決中文播客的商業變現問題。畢竟播客缺乏時效性,在流量為王的叙事裡,隻能通過“複盤”、“對談”的策劃形式,分享些熱搜流量的殘羹剩飯。而網際網路的記憶隻有3秒,這對于播客的商業變現太不利了。

再加上,多數播客創作者都有自己的獨立主見,他們不願随波逐流成為熱搜的奴隸,隻想“以我為主”,輸出有腔調、有内涵的内容優質。換句話說,真想賺流量錢,以他們的才華和閱曆大可不必去做播客,短視訊、圖文不是更成熟嗎?

與此同時,以線上音頻平台為代表的播客捍衛者也發現這條路不好走。他們要麼把資源投向版權大戰,要麼重點扶持一些與品牌和廣告更加契合的内容類型。按這個路徑往下推演,播客的行業規模很難再增長。

故事的峰回路轉,是從使用者清算“快流量”開始。

為了對抗“快流量”的資訊繭房,年輕人當中出現了不登入、不點贊、不關注、不評論的反算法運動。與此同時,各種追熱點、聳人聽聞的内容也大大透支了使用者信任度,每當熱搜出現,人們變得不再急于評論,而傾向于“讓子彈飛一會”。一些曾經的“快流量”重度使用者,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焦慮,故而開始降低類似應用的使用頻次,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那些有深度、夠專業的聲音上。

與之對應的,播客代表的“慢流量”開始水漲船高。

網易雲音樂聯合36氪研究院釋出的《00後長音頻消費趨勢報告(2023)》(下文簡稱《報告》)顯示,長音頻使用者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特征,00後占比高達71.7%。網易雲音樂平台長音頻核心使用者(每周收聽超5小時)的周均消費時長也在繼續增長,且性别分布趨于平衡。

播客創業迎來新周期:誰的機會,誰在弄潮?

在問卷中,約6成00後使用者幾乎每天都會收聽長音頻,70.9%的使用者每次收聽時長超過半小時。《報告》還發現,近五成00後使用者曾為長音頻内容付費,付費使用者中32%的00後付費超100元。

換句話說,相較于“快流量”,播客的内容價值更能經受時間的考驗:知識、經驗型内容可以填充通勤的碎片時間;興趣、故事演繹型内容,有利于睡前的情緒舒緩;脫口秀、輕綜藝、沉浸式互動音頻劇等新物種,則是完完全全的增量空間。如此豐富的内容生态,才讓年輕人越聽越想聽,越聽越治愈,帶動行業實作使用者規模、粘性的雙重提升。

行業盤子越來越大,也讓播客創作者的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寬。網易雲音樂上的播客@縱橫四海,主要分享書籍和個人想法。她的單期内容時長超過300分鐘,但并沒有妨礙她在上線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達成200萬次的播放量。

可見,隻要能夠穩定輸出高價值内容,即使是高時長、小衆内容方向、沒有熱搜流量的播客依然可以鎖定可觀的播放量,為後續變現打下基礎。随着類似的創作者在平台不斷湧現,播客的“第二春”會更加持久,更有看點。

二、直擊播客創業痛點,網易雲音樂能給來哪些改變?

宏大叙事固然美好,但播客創業在起步階段有很多無法回避的痛點。

因為沒有熱搜流量的加持,創作者很難快速起勢。以至于,從0到1的積累期非常枯燥,這種緩慢的線性積累對人的耐心、信心有着不小的挑戰。營運過程中的試錯、變現同樣繁瑣,該不該調整内容方向、如何平衡使用者增長與廣告變現的平衡,都是決定一個播客賬号命運的大事。如果順利度過開荒期,創作者還要想辦法推動内容出圈,進一步提升IP影響力。

樁樁件件,其實都指向同一個關鍵詞——創作土壤。

隻有選擇一個優秀的平台,才能在起步階段收獲更多善意和支援,得到更豐富的資源配置和收入激勵,在平台提供的跳闆上一次次躍升。反之,每個階段的困難都會成倍放大,讓播客創業者們陷入和“前輩們”相同的境遇當中。

播客創業迎來新周期:誰的機會,誰在弄潮?

或許就是為了隔空回應這一連串行業痛點,首屆網易雲音樂播客大會把主題定調為“放大音量”。通過這次活動,平台釋放出的觀點是,每個網易雲音樂的使用者都能成長為主播。平台的扶持旨在全面扶持播客創作者的成長與發展,讓聲音創作成為一種可持續的職業選擇。

關于播客業務,網易雲音樂很早就曾埋下伏筆。

平台上線之初,網易雲音樂定向邀請了一批優質音樂電台入駐,早早開始培育使用者的收聽習慣,也為後續的播客擴容安下前哨。随着播客生态愈發成熟,平台還把原本的音樂視訊入口替換為播客,算是側面為播客的站内權重進行了背書。當下,平台已經擁有2.06億月活使用者,增長速度和使用者留存率均位列行業第一,是播客創業者不可多得的首選陣地。

為了助力播客放大聲量,去年網易雲音樂還在2023年度有聲榜單中,基于播放時長、播放人數、訂閱等資料名額,和節目選題、制作水準、創新形式、所屬類型等内容次元評選“年度播客”,為播客創業者提供了更多展示空間和出圈機會。

更可貴的是,網易雲音樂長期以來通過精細化營運、事件營銷積累了好人緣和好氛圍,讓平台成為業内賽道少有的“音樂+社交”社群型産品,也是和使用者心理距離最近的平台之一。對使用者來說,網易雲音樂不隻是聽歌工具,更是釋放表達欲、分享欲,結交好友擴充興趣的“雲村”。

《報告》中的一組調研資料,很能說明問題:在平台00後長音頻使用者中,i人為e人的2.5倍,不論i人或e人,都曾主動向身邊人推薦長音頻内容(73.3%和 82.3%)。此外,在變現方面,2023年财報顯示,網易雲音樂的線上音樂付費率達到21.4%,幾乎為業内最高水準。對播客創業者來說,相當于獲得了更快的使用者積累、裂變加速度,未來做付費欄目的成功率也更高。

多數播客創業者,都會對網易雲音樂心存好感。畢竟,播主不希望自己的内容像“亂炖”一樣和參差不齊的内容同框展示,而更希望打造一個有品位的“櫥窗”。而在中文網際網路江湖,“雲村”是業内少有的,兼顧情懷、腔調和商業的平台,優秀的播客内容在這裡必然如魚得水。

全新釋出的“播種計劃”,更是為這場雙向奔赴搭建了橋梁。

該計劃針對新人主播、中腰部主播、頭部主播都提供了定制化的幫扶機制。確定不同階段的播客創業者能享受到流量、專業能力、收入方面的穩健提升。

播客創業迎來新周期:誰的機會,誰在弄潮?

以新人階段為例,平台提供了額外流量助力播主提升曝光、積累初始粉絲,通過創作者學院提供内容制作、營銷方面的指導,并将贊賞功能和付費内容功能開放,友善播主嘗試多元化變現。

待播客的體量有所增加後,“播種計劃”還會協助主播對接商業化廣告資源,通過達人認證等站内加持持續提升IP影響力。如果主播順利突破這一階段,平台會進一步提供1V1營運服務,通過資源整合、IP共建等方式加速播客的出圈,獲得更強的市場競争力和IP影響力。

從大環境上看,當下的播客創業是年輕人錯位競争、開展副業的理想視窗。

做播客不需要輾轉拍攝,相較于短視訊、直播,在人員配置、成本上更加友好。隻需一些基礎裝置,即可開始試水。無論是其他行業的轉型主播還是懷揣夢想的純素人,都有一戰之力。恰逢“播種計劃”這樣有利于行業,讓創作者能加速成長、變現的創新模式上線,是主播們邁出第一步,跨界轉型、擁抱新職業的絕佳時機。

三、播客新未來:熱愛、堅持與平台支援,缺一不可

作為以慢為美、鼓勵多樣性,主打長情陪伴的内容媒體,播客是一塊不可或缺的文化拼圖。尤其是在這個追求效率、時效性的“快流量”時代,播客作為一腳“主動刹車”的重要性會愈發凸顯。

中信出版·大方總經理蔡欣在播客大會的分享中指出,未來播客這種閉屏内容消費會越來越重要,這種長時間、情感陪伴型播客節目,已經出現了不少現象級的案例。

播客并非簡單處于短視訊、直播的對立面,而是一切“快流量”的互補和延續。被模棱兩可的事件刷屏後,聽到一些陌生的新梗、熱詞,又或者處于人生重大轉折點、迷茫期時,都需要播客負責将它們徐徐展開。

《故事FM》主播愛哲針對“為什麼年輕人更願意聽播客”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年輕人天然的“反叛”“逆潮流”,就是在抗拒過去短平快的内容、碎片化的内容。

他認為,目前播客和閱聽人之間的連接配接非常強,大部分主播都在自己節目當中會跟聽衆真誠地分享經曆和困惑,讓聽衆和主播之間形成非常強的默契和綁定關系,這其實也是一種新的陪伴關系。

“播客是很好的生活方式,讓大家知道真實的人和人之間親密的、深度的内容,是永遠有閱聽人在的。”

播客創業迎來新周期:誰的機會,誰在弄潮?

對于播客的熱愛其實是很多主播堅持更新、甚至不斷創新最大的驅動力。《基本無害》主播毛冬就講到自己做很多點傳播客内容的創新,99%的動力就是來自于熱愛。

“喜歡聊什麼,幹什麼、分享什麼,就堅持下來,這是對個人創作者來說是更長久的形式。”

當然,我們不能指望播客成為一座座自發電的精神燈塔。隻有商業的力量,才能讓主播與使用者共赢,讓更多懷才者,有勇氣将現有内容生态中的每個類目、每個環節,用播客重做一遍。

對于已經實作盈利的網易雲音樂來說,“播種計劃”的可持續性完全無需質疑。但中文播客生态需要為更多種子提供機會,才能孵化出更加繁榮的播客生态。這段路會很長,不過網易雲音樂注定不是獨行者。在平台的掌舵下,會有更多市場參與者奔流向海,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