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生以後能跳槽嗎?醫院不要無序地互相挖人,不要瞄準市内,不要瞄準基層!一地衛健委要求

作者:醫脈通兒科
醫生以後能跳槽嗎?醫院不要無序地互相挖人,不要瞄準市内,不要瞄準基層!一地衛健委要求

導讀

我上班就是為了賺錢,别和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來源:醫脈通作者:亦一本文為醫脈通編輯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醫生以後能跳槽嗎?醫院不要無序地互相挖人,不要瞄準市内,不要瞄準基層!一地衛健委要求

你想過跳槽嗎?

如果有好的機會,大抵是想的,就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樣,這已經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

但在社會這汪水中,人才的流動會激蕩起陣陣波瀾,進而打破了各自“相安無事”的平靜。

而“打破”之後,有人歡喜亦有人愁。比如,在醫療行業,上級醫院的“吸虹式”挖人,下級醫院或一些私營醫院可謂是苦不堪言。

公立醫院搶挖人才?衛健委明确要求“三不要”

說起大醫院挖人事件,2022年5月20日,一則“近40名專家跳槽鄭大一附院”的新聞曾在當時引發熱議。有人将鄭大一附院此舉稱為“虹吸式”挖人,此事引起轟動後,河南省衛健委不得不發函叫停此次跳槽。

而這樣一件“魔幻”事件的發生,也映射出了一些行業真相——那就是大醫院“挖牆腳”并不稀奇,甚至已經泛濫起來了。

針對這種現象,近日濟南市衛健委官網更新“人大代表建議辦理”疑問答複。其中,在答複市第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侯豔關于“公立醫院存在攫取企業醫院人才現象,使得企業醫院更加舉步維艱。”等問題的建議時稱,濟南市衛健委主要負責人已明确要求:“不要無序地互相挖人,不要瞄準市内,更不要瞄準基層”。同時,答複還提到,下一步,市衛健委将從提升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入手,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身心健康,通過多種形式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風氣,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醫生以後能跳槽嗎?醫院不要無序地互相挖人,不要瞄準市内,不要瞄準基層!一地衛健委要求

其實,這并非官方首次要求。

2018年6月,原河南省衛計委釋出《關于確定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穩定的通知》,明确一系列硬标準,給規範基層人才合理流動劃定紅線,要求確定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穩定,完善基層人才激勵機制,遏制衛生人才非正常流動。

2020年7月,國家衛健委、人社部聯合發出通知,明确提出禁止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從下級醫療衛生機構“虹吸式”搶挖人才。

從這些官方檔案中可以看出,這個問題由來已久。

而如今非但沒有得到遏制,還愈演愈烈,這是為何?

被“挖”的背後,是向上求生

在鄭大一附院“虹吸式”挖人事件曝出後,“新華日報”就曾犀利指出:骨幹醫生出走,醫療機構也要反思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如果是工資、職位、編制等原因,就要想方設法提高待遇,盡量滿足醫生期待。

可以說,待遇問題,是醫生跳槽出走的主要原因。

一名紮根基層的醫生告訴醫脈通,基層人才短缺,可謂是“一将難求”。而收入水準低,則是導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招人、留人困難的主要原因。

一位縣級醫院院長在接受“半月談”的采訪中表示,縣裡醫生平均工資6000元,而到省裡就上萬元了,大學畢業生來基層工作幾年,能獨當一面時,便迫不及待跳槽。

甚至一些定向委培生,甯願賠錢也不去鄉鎮衛生院,他們更願意考研,或留在省城工作。

其實,不光是基層醫生,哪怕是本身就在比較好的醫院的醫生,隻要有機會,他們也是更願意選擇更頂尖的醫院。因為更好的醫院就是更大的舞台,它除了在待遇上更優渥外,發展前景、機會、名望等等,都是誘人的因素。

事實上,除了基層醫院、下級醫院,民營醫院也是被“挖牆腳”的對象之一。

近日,“民營醫院的醫生,正在降薪擠進公立”這一話題在業内引發熱議。

曾幾何時,還是獨當一面的公立醫院醫生跳槽至民營醫院發光發熱,如今怎麼變了風向?

民營醫院發展前景不明朗、穩定性差、醫生成長受限等等,是一直以來的問題,這裡不必贅述。特别是近期發生在民營醫院的一件事,不得不讓人對民營醫院的醫護地位重新進行審視——

4月11日,有網友發視訊稱,自己80多歲的奶奶在内蒙古赤峰市林西縣金城醫院住院。在此期間,發現該醫院給老人家用的是過期的電極片。

事情核查之後,醫院給當事人退了款,而離譜的事情發生了——醫院将涉事醫生與護士兩人一同解聘。

沒錯,就是醫院把醫生和護士一起辭退了!

這件事的離譜程度呢,就正如網友所說的那樣:這玩意就相當于去飯店吃飯,顧客皮膚接觸了過期桌墊,老闆怕惹事把廚子給開了。

而不可理喻的離譜背後,是卑微的醫護人員,更準确的說,是民營醫院的醫護人員。在公立醫院,很難想象,醫護人員會因過期的電極片被開除。

另外,風向的轉變,還有一些時代的因素。

目前,DRG 醫保支付改革,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口碑,沒有比公立醫院更低成本、高效率營運的民營醫院,生存會更難。是以,醫生去公立醫院,并非什麼匪夷所思的選擇。

是以,在錯綜複雜的背景之下,你看着好像是上級醫院賣力地揮動着鋤頭在“挖牆腳”,實則,下級醫院的醫生何嘗不是拼盡了全力才博得一個“被挖”的機會。

電視劇《繁花》中,爺叔對阿寶說:“紐約的帝國大廈,從底下跑到屋頂要一個鐘頭,從屋頂跳下來,隻要八點八秒。”

你看,向上總是難的,而向上求生,更是艱難。

大樹之下寸草不生,如何破局?

大樹之下寸草不生,總是不好的。

目前,患者明顯向大醫院集中還是不變的趨勢,這樣一則不利于分級診療的推行,二則更是加大了基層留住人才的阻力。

那該怎麼辦呢?

在挖人問題上,“新華日報”曾發文表示:如果是因為相關醫院開出的價格高于正常水準,就應該對醫院擴張步伐适當加以限制和規範,以遏制非正常的人才流動。

協和醫學院教授張宏冰也表示,适當遏制“超級醫院”的擴張速度,打造以大醫院為龍頭、輻射基層的“和諧醫療生态圈”,分級診療制度才能真正落地。

确實,從理性層面來看,規範限制大醫院的規模,才能讓大醫院集中精力看重病、難病,并搞好教學與科研,并且還能留出空間讓中小醫院有人可招、有活可幹。

對此,2023年12月25日,财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内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檔案明确要求加強基本建設項目管理,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和超标準裝修,規範基本建設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加強多院區建設管理,嚴禁未批先辦、未批先建,堅決杜絕無序擴張。

對于被“挖牆腳”的下級醫院,則需要強化自身的“硬實力”,進而去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

比如基層醫療機構,深化醫聯體建設,通過醫保等手段引導、完善分級診療都是切入點;比如民營醫院,回歸醫療本質,找好定位、打造特色專科等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待遇問題。

為何呢?

引用當下很火的一句話回答下吧——我上班就是為了賺錢,别和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責編|亦一 米子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台,“感覺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産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醫生以後能跳槽嗎?醫院不要無序地互相挖人,不要瞄準市内,不要瞄準基層!一地衛健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