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發現吳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的原因:難怪清廷要抹黑他

作者:阿華曆史說

曆史總是神秘莫測,充滿了未解之謎。近日,日本學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一份吳三桂親筆所寫的反清檄文原件,這份檄文或許能夠解開吳三桂降清的真正原因。難怪當年清廷要如此努力地抹黑他,原來他的動機并非一味的私利,而是出于一番大義?吳三桂這個在曆史長河中備受争議的人物,到底隐藏了怎樣的秘密?讓我們一探究竟。

日本發現吳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的原因:難怪清廷要抹黑他

吳三桂的家世和早年經曆

提起吳三桂,大家腦海中或許首先浮現的是他引清入關,成為清朝開國功臣的一幕。但在此之前,吳三桂其實也曾是一名忠勇善戰的明朝将領。

吳三桂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家族世代務農經商,家境殷實。他自幼品學兼優,尤其擅長騎射箭藝,後來進入軍營一展身手,很快就小有名氣。正值明朝中後期,朝政日漸腐敗,邊疆屢遭外族入侵,局勢一片混亂。吳三桂雖然身懷武藝,卻也深知單憑個人力量難以扭轉大局,隻得暫時隐忍。

直到萬曆年間,朝廷方才重視邊防,下旨招募武将鎮守邊疆。吳三桂這才得以施展才能,很快就被委以重任,鎮守雲南甯遠等地。他手下兵馬嚴明,作風嚴謹,深得百姓愛戴。有一次,他親自率軍剿滅了一夥騷擾邊民的土匪,赢得無數贊譽。

崇祯年間,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愈演愈烈,朝野震驚。吳三桂奉命鎮壓,卻屢戰屢敗。他深知這是由于朝廷腐朽,軍心漸失所緻。為了重振軍心,他嚴格要求将士,同時也以身作則,赢得了部下的擁戴。有一次,他親自下廚為全營上萬人做飯,這在當時可謂是前所未有的事。

吳三桂雖然武藝高強,卻也有自知之明。他深知單憑個人力量難以扭轉大局,隻得暫時隐忍,等待時機。正所謂無奈之時方顯英雄本色,吳三桂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明末動蕩時期的艱難抉擇

日本發現吳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的原因:難怪清廷要抹黑他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明朝覆亡。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結束了二百七十多年的明朝王朝。這一年,吳三桂正率領大軍駐守雲南甯遠城。

作為明朝的重臣,吳三桂對朝廷覆亡深感痛心。他本想率軍北上救駕,卻因道路遙遠,軍馬單薄,無法如願。眼見大明江河日下,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糾結。

此時,李自成的大軍已攻陷北京,自立為王。吳三桂曾一度考慮是否向李自成效忠,但終因李自成的暴虐無道而作罷。相比之下,遠在内蒙的多爾衮似乎更有王者風範。

1644年,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吳三桂的想法。他最疼愛的愛妾陳圓圓在一次遭遇土匪時被擄走,下落不明。吳三桂傷心欲絕,幾乎發狂。為了尋找愛妾的下落,他不得不向李自成示好,暗中卻與多爾衮勾結。

多爾衮看出了吳三桂的用心,于是決定出兵相助。1645年,多爾衮率領精銳騎兵奇襲了李自成的大學營一片石,助吳三桂一臂之力。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令李自成的大軍節節敗退。

在多爾衮的幫助下,吳三桂很快就攻克了一片石。他找遍了整個營地,終于在一個角落裡發現了被囚禁的陳圓圓。重逢的一刻,吳三桂喜極而泣,發誓要為心愛的人報這一場大仇。

就在這時,多爾衮向吳三桂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他已被皇太極冊封為"多铎親王",并被委以重任征讨李自成。多爾衮希望吳三桂能夠效力于他,共同掃清李自成的殘餘勢力。

面對多爾衮的誠摯邀請,吳三桂深思熟慮再三。他雖然是大明的重臣,但眼下朝廷已不複存在。與其效忠于李自成這個暴虐無道的農民軍閥,不如追随多爾衮,為将來重新統一天下打下基礎。

就這樣,吳三桂最終選擇了投靠多爾衮的清軍。從此,他的命運與大清王朝緊緊相系。

日本發現吳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的原因:難怪清廷要抹黑他

引清入關的真相水落石出

吳三桂投靠清軍後,很快就展現了過人的軍事才能。在多爾衮的支援下,他率領大軍一路向北,攻克了沿途重鎮,最終在1645年攻入北京城。

清軍入關後,多爾衮被冊封為"多铎親王",而吳三桂則被賜予"平西王"的封号,可見他在此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為清朝的開國功臣,吳三桂獲封廣大的領地和厚祿,權力之大可謂空前絕後。

然而,就在吳三桂權勢正盛之時,日本學者意外發現了一份他親筆所寫的檄文。這份檄文揭示了吳三桂引清入關的真正原因,令人大跌眼鏡。

原來,吳三桂之是以投靠清軍,并非一味追求私利,而是出于一番大義。在檄文中,他寫道自己是為了"救民于水火,保全國家社稷"而不得不做出這個艱難的抉擇。

當年明朝腐朽不堪,朝政日非,加之連年戰亂,黎民生活陷入了空前的水深火熱之中。吳三桂看在眼裡,痛在心頭,他希望能夠盡快結束戰亂,重新統一天下,為百姓謀求一個安居樂業的家園。

而當時的清軍實力強盛,已攻陷北京,号令天下。相比之下,李自成的農民軍雖然曾一度揚威,但終歸是一盤散沙,很難統一全國。是以,吳三桂選擇了投靠清軍,以圖借助清軍的力量,盡快平定天下。

在檄文中,吳三桂還特意強調,他在投降清軍後,曾多次力勸多爾衮"以仁德待民,寬恕有罪",希望能夠盡量減少戰亂給平民帶來的傷害。可見,他的确是懷揣着一番救世救民的大義。

有了這份檄文,我們不難了解為什麼當年清廷要如此努力地抹黑吳三桂了。作為開國功臣,吳三桂的地位和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如果讓他的真實動機曝光,勢必會影響到清廷的統治地位。是以,清廷不得不大肆宣揚吳三桂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以此抹黑他的形象。

日本發現吳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的原因:難怪清廷要抹黑他

三藩之亂的爆發和結局

吳三桂功勳卓著,地位超然,可謂是清朝開國元勳中的佼佼者。然而,就在他權勢正盛之時,一場震驚天下的三藩之亂卻爆發了。

起因是康熙年間,清廷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決定削減吳三桂的權力。首先,康熙下旨撤銷了吳三桂的軍權和司法權,隻留給他一些閑職。對于久居權力之巅的吳三桂來說,這無疑是一記重擊。

不僅如此,康熙還命人暗中查探吳三桂的軍費開支,發現他長期侵吞軍饷,于是決定大幅削減他的軍費。吳三桂對此極為不滿,他認為自己是開國功臣,理應獲得優厚的待遇,而非如此被淩辱。

于是,吳三桂開始向康熙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增加軍費。可是,康熙對此根本不予理睬。相反,他還下令撤銷了吳三桂的封号和領地,這無疑是對吳三桂的最大羞辱。

面對清廷的無理打壓,吳三桂終于忍無可忍,決定反抗。1673年,他自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發動了震驚天下的三藩之亂。

起初,吳三桂的軍隊占據了重要的戰略要地,攻陷了貴州全省以及廣東、廣西的許多城鎮。他的部下紛紛響應,很快就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反叛力量。

然而,就在吳三桂的反叛運動如火如荼之時,一場意外的變故卻發生了。1676年,吳三桂因病去世,他的野心就此夭折。失去了統帥的三藩之亂很快就被清廷鎮壓,吳三桂的部下也紛紛投降。

就這樣,吳三桂的反叛運動以失敗告終。不過,他的确曾一度令清廷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之中。如果不是他意外去世,三藩之亂的結局或許會走向另一個方向。

結尾

吳三桂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的确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不僅是開國功臣,更是一個敢于追求理想和抗争到底的勇士。正是他的反抗精神,讓後世子孫永遠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