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場雕塑對話,引人探索中國傳統哲學的“無我”境界

作者:文彙
這場雕塑對話,引人探索中國傳統哲學的“無我”境界

以金對木,以黑對白,4月26日起亮相久事美術館群落之久事藝術空間的“無人之境——楊冬白、史金淞雕塑雙個展”,頗有意趣。

在道家哲學中,“道”是宇宙萬物運作的根本法則,既是本源也是維系一切的内在力量,而“無為”及“無我”的境界則是人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之道。以“無人之境”為主題,本次展覽展出楊冬白、史金淞兩位藝術家共計 30 組(件)作品,探讨“無我”境界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可謂一次對中國傳統哲學精神的緻敬。

這場雕塑對話,引人探索中國傳統哲學的“無我”境界

其中,兩位藝術家兩組全新創作的雕塑系列作品《空山靜怡》和《結構》在展覽中首次與觀衆見面。藝術家希望通過這兩組新作引領觀衆步入一個超脫物質束縛、通向精神世界的通道,追求内心的自由與甯靜,進而引導人們深入思考“無我”境界的哲學内涵,進一步展現“無我”境界中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哲學思考。

生于1959年的上海藝術家楊冬白,自幼沐浴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之中。他于1990年代赴日本深造,在東京藝術大學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其間通過對各種雕塑材料的不斷融合與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楊冬白擅長将材料轉化為充滿文人氣質和情感的作品。

《空山靜怡》是楊冬白對“無為而治”理念的深刻展現。作品通過山水與人物的抽象造型、金屬材質不可控的充氣膨脹以及水性油漆在作品上的自由流淌,展現了藝術家對“無為而治”和“天、地、人合一”的哲學精神的深刻了解和視覺诠釋,以及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崇。

這場雕塑對話,引人探索中國傳統哲學的“無我”境界

史金淞是1969年出生于湖北的藝術家,自湖北美術學院畢業後,便開啟了藝術探索之旅。他不僅參與了中國“八五新潮”美術運動,更是當代雕塑界的佼佼者。

盤根錯節、無限生長的枝條,構成其全新創作的作品《結構》。藝術家以對材料選擇的獨特見解,将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巧妙結合,呈現社會多樣性與複雜性的視覺結構。這種結構不僅引導觀衆思考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更促使人們反思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意思的是,展廳裡還配備了手電筒,鼓勵觀衆拿起手電筒聚焦作品的局部,感受微妙的觀感變化。

這場雕塑對話,引人探索中國傳統哲學的“無我”境界

上海久事美術館緻力于為跨地域、跨學科的多元文化創作提供一個合作與交流的平台。此次展覽由張立行擔任學術指導,任小璐擔任策展人,将持續展出至6月23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