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實力不足的國家比較喜歡搗鼓超級武器

作者:愛國大鳳梨

曆史上當雙方實力對比過于懸殊的時候,處于弱勢的一方喜歡搞不對稱戰術來彌補實力上的差距,研制超級武器就是具體表現之一。不過這些超級武器的研制往往除了浪費人力、物力、财力外,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在近現代軍事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今天跟大家說說幾個典型例子。

例子一,二戰時期日本建造超級戰列艦

實力不足的國家比較喜歡搗鼓超級武器

“大和”級戰列艦

這個例子很多軍迷都知道,二戰時期日本為了彌補與美國在海軍戰列艦噸位和數量上的差距,建造出“大和”級超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配備9門460毫米主炮,裝甲防護也很強。日本的戰術就是通過單艦品質來彌補數量上的不足,因為日本造船工業和鋼鐵産量遠遜于美國,正常軍備比拼根本無法跟美國匹敵。日本的想法就是通過超級戰列艦與美國進行海上決戰,妄圖複制日俄戰争中對馬海戰的輝煌!

可惜的是二戰時的海戰已經是海軍航空兵的天下,在美國航母編隊打擊下,“大和”級超級戰列艦連對美國艦隊開火的機會都很少,也就1944年萊特灣大海戰中對美國護航編隊開了一次火。耗費巨資建造的“大和”級超級戰列艦最後淪為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活靶子,被一一擊沉了。

例子二,二戰時期德國研制超級坦克

實力不足的國家比較喜歡搗鼓超級武器

“虎”式重型坦克

二戰德國為了彌補坦克數量上的不足,先後研制了一系列的超級坦克,這些超級坦克中最典型的是“虎”式重型坦克。“虎”式坦克配備一門88毫米坦克炮,威力很大,可以輕松擊毀盟軍裝備的各型坦克,自身防護也很好。實戰中,一輛“虎”式重型坦克可以擊毀數輛甚至十多輛盟軍坦克後自身毫發無傷,交換比非常大。如果讓二戰時期各國坦克部隊的坦克車長選擇坦克的話,可以說幾乎100%的人都會選擇“虎”式重型坦克!

但是“虎”式坦克的缺點也很明顯,由于技術複雜制造周期長、産量低,同時戰場上故障率較高、需要很好的後勤支援,再加上成本很高,從戰略上看就不是一種好坦克。是以有一個說法,作為進階指揮官選擇坦克時一定不會選“虎”式重型坦克。曆史上德國雖然造出了“虎”式重型坦克及更好的“虎王”式重型坦克,但不但沒有改變戰局,反而加速了德國的潰敗,因為消耗了更多的資源,這些資源用來造“黑豹”式坦克(一種綜合性能優良的中型坦克)的話,戰場上的作用反而更大。

例子三,上世紀80年代伊拉克研制超級大炮

實力不足的國家比較喜歡搗鼓超級武器

“巴比倫大炮”的一截炮管

上世紀海灣戰争前夕,伊拉克為了跟美國扳手腕,研制了一種超級大炮——“巴比倫大炮”,理論上其最大地面目标射程達到5000公裡(盡管這聽起來是一個不切實際的資料,但當時卻讓不少國家忌憚),并且可以用來發射衛星。“巴比倫大炮”重達2100噸,長150米,能将2噸重的火箭彈送入太空。

該大炮在世界火炮專家布爾博士的幫助下建造的,因為幫助伊拉克發展超級武器,布爾博士後來遭到暗殺身亡。由于伊拉克在海灣戰争中戰敗,“巴比倫大炮”計劃不得不中止,未能完工。值得一提的是,在巴比倫巨炮的研制期間,布爾還曾到訪中國參與學術交流,對當時中國與西班牙國家合作研發的大炮進行了具體技術指導。

例子四,19世紀20年代土耳其建造超級風帆戰列艦

實力不足的國家比較喜歡搗鼓超級武器

“馬哈茂迪耶”号風帆戰列艦

在19世紀希臘獨立戰争中的納瓦裡諾海戰中,土耳其海軍主力艦隊被英、法、俄三國聯合艦隊重創,船隻和人員損失極其慘重,隻有一些小船得以逃脫。戰後土耳其海軍對海戰慘敗原因進行了總結,得出的結論是巡航艦數量優勢無法彌補戰列艦數量上的短缺,一艘74門炮三級風帆戰列艦可以輕松壓制多艘28~36門炮巡航艦。為了能夠對抗地中海的英法艦隊和黑海的俄國艦隊,土耳其海軍必須要有自己的風帆戰列艦。

由于列強在地中海和黑海部署的風帆戰列艦數量較多,是以土耳其海軍決定規劃建造超級風帆戰列艦,因為理論上一艘100門炮一級風帆戰列艦在海戰中可以對抗兩艘74門炮戰列艦。土耳其設計出載炮超過120門的超級戰艦,這就是“馬哈茂迪耶”級風帆戰列艦,其滿載排水量超過5800噸,遠大于列強現役風帆戰列艦。該艦是土耳其海軍最大的軍艦,也是人類曆史以來最大的風帆戰列艦。問題是該級艦隻建成一艘——即“馬哈茂迪耶”号,加上土耳其海軍軍事素質低下,根本發揮不出什麼作用。

類似的例子曆史上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