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申國公鄧鎮:朱元璋想留他一條性命,但太子黨卻不肯放他過關

作者:小辣椒

洪武二十三年,大明王朝開國功臣、太師南韓公李善長自盡身亡,同日還有多位身懷免死鐵券的勳貴被賜死。在這些人當中,出現了一個本不該出現的身影——申國公鄧鎮。就在十幾天前,朱元璋剛剛賞賜他黃金白銀,讓他"養老"回鄉,看來是想力保這位申國公的性命。但最終鄧鎮為何還是難逃一死?他和太子黨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沖突?讓我們一探究竟。

大明申國公鄧鎮:朱元璋想留他一條性命,但太子黨卻不肯放他過關

申國公鄧鎮的前世今生

大明王朝初創之時,朱元璋為了拉攏人心,廣納賢士,對于那些早早投靠自己的功臣更是格外重視。其中就包括鄧鎮的父親鄧愈,這位衛國公爵可謂是開國六公爵之一,地位超然。

大明申國公鄧鎮:朱元璋想留他一條性命,但太子黨卻不肯放他過關

鄧愈原本是元朝的一名武将,曾在至正年間與朱元璋并肩作戰,為其出生入死。及至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鄧愈自然分得了重賞。洪武三年,朱元璋下旨大封功臣,鄧愈獲賜衛國公爵之位,家世由此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峰。

然而好景不長,洪武十年,鄧愈在歸京的途中不幸染疾身亡,年僅四十一歲。朱元璋為了表彰這位開國元勳的功績,特地追封鄧愈為甯河王,谥号武順,并親自吊唁。鄧愈雖然去世,但他的爵位卻能世襲于子孫,這是當年朱元璋許下的承諾。

鄧鎮作為鄧愈的庶長子,在守孝期滿後如願以償地襲爵成為申國公。雖然爵位由衛國公降為申國公,但這并未影響鄧家的地位。相反,鄧鎮在接下來的數年間頻頻立功,先後平定了江西叛亂,并參與了北伐戰役,可謂是初露鋒芒。

大明申國公鄧鎮:朱元璋想留他一條性命,但太子黨卻不肯放他過關

到了洪武二十二年,鄧鎮在當時風頭最勁的四位二代公爵中排名第一,實力不容小觑。他不僅有獨立指揮大軍的經驗,更是親身參與了金山和捕魚兒海這兩場關鍵戰役。憑借着出色的軍事才能,鄧鎮赢得了朱元璋的賞識,地位在朝野之中愈發突出。

然而就在鄧鎮的前程似錦之時,朝野局勢突然發生了劇變。洪武二十三年四月,一場針對淮西勳貴的大清洗拉開了序幕,太師南韓公李善長等人相繼被捕入獄。這場風波的幕後黑手正是太子黨,他們希望通過打壓淮西勳貴來鞏固自身在朝野的地位。

面對這股洶湧的政治浪潮,朱元璋一度想要力保申國公鄧鎮,甚至賞賜他黃金白銀,讓他"養老"回鄉。但最終,鄧鎮還是難逃一死,成為這場政治鬥争的犧牲品。鄧鎮為何會遭此命運?他和太子黨之間又發生了何種沖突?讓我們繼續探究。

鄧鎮與太子黨的糾葛

大明申國公鄧鎮:朱元璋想留他一條性命,但太子黨卻不肯放他過關

申國公鄧鎮和太子黨之間的沖突,可以追溯到他姐姐鄧氏的婚姻。鄧氏是鄧愈的嫡女,在洪武年間被封為秦王妃,成為朱元璋次子朱樉的次妃。

朱樉作為皇太子朱标的親弟弟,自小就對皇位虎視眈眈。他和正妃王氏的關系并不融洽,反而偏愛鄧氏,甚至為她做了"五爪九龍床",僭越了藩王的規制。這種行為無疑加深了朱樉和太子黨的沖突。

鄧氏入秦王府後,鄧家與秦王府的關系就變得密不可分。鄧鎮的弟弟鄧銘更是擔任秦王府西安右護衛的指揮佥事,可謂是半隻腳都踏進了秦王府的大門。

太子黨自然看不慣秦王朱樉的僭越行為,也對鄧家與秦王府的親密關系耿耿于懷。他們認為,鄧家如此高調地靠攏秦王,無異于在為朱樉奪取皇位鋪路。是以,太子黨決心要狠狠打擊一番鄧家的勢力。

大明申國公鄧鎮:朱元璋想留他一條性命,但太子黨卻不肯放他過關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太子黨終于找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當時,吉安侯陸仲亨被告發曾勾結丞相胡惟庸密謀發動政變。這無疑是對淮西勳貴的一次重大打擊。

太子黨乘機大做文章,将矛頭直指太師南韓公李善長。他們不惜僞造"李善長手迹",坐實了李善長勾結胡惟庸、通北元的罪名。就在這股洶湧的政治浪潮中,鄧鎮雖然暫時幸免于難,但他的命運已經不由自己做主了。

鄧鎮的夫人正是李善長的外孫女,這無疑給了太子黨一個絕佳的借口。更何況,鄧家與秦王府的關系早已令太子黨忌憚已久。一旦淮西勳貴覆沒,鄧鎮這個眼中釘自然也難逃厄運。

朱元璋力保鄧鎮的原因

大明申國公鄧鎮:朱元璋想留他一條性命,但太子黨卻不肯放他過關

洪武二十三年淮西勳貴遭到打壓之時,朱元璋一度想要力保申國公鄧鎮。這其中原因并非單一,而是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我們不得不從鄧鎮的父親鄧愈說起。鄧愈投靠朱元璋可以追溯到至正十五年,當時朱元璋手下隻有區區三萬人馬。鄧愈帶來的部隊就有萬餘人,為朱元璋集團貢獻了重兵。可以說,鄧家是朱元璋集團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之時,鄧愈獲賜衛國公爵之位,排名開國六公爵之末。雖然爵位較低,但鄧家的地位卻是無可置疑的。及至鄧愈去世,朱元璋不僅追封他為甯河王,還親自吊唁,可見對鄧家的重視程度。

鄧鎮作為鄧愈的庶長子,在襲爵申國公後頻頻立功。他先後平定了江西叛亂,并參與了北伐戰役,在當時風頭最勁的四位二代公爵中排名第一。憑借着出色的軍事才能,鄧鎮赢得了朱元璋的賞識。

大明申國公鄧鎮:朱元璋想留他一條性命,但太子黨卻不肯放他過關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面臨着淮西勳貴集團和太子黨的對峙。如果坐視淮西老兄弟全軍覆沒,朝堂之上的平衡就會被徹底打破。為了挽救這個局面,老朱不得不打出組合拳,其中就包括讓公侯還鄉。

鄧鎮作為申國公,自然也在這份名單之中。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賞賜他黃金白銀,讓他"養老"回鄉,可見是想要力保這位申國公的性命。

其次,鄧鎮本人的實力也是朱元璋不得不重視的一個原因。鄧鎮不僅有獨立指揮大軍的經驗,更是親身參與了金山和捕魚兒海這兩場關鍵戰役。他在當時風頭最勁的四位二代公爵中排名第一,實力不容小觑。

再者,淮西勳貴集團的覆沒,意味着朝野勢力的徹底失衡。朱元璋希望通過平衡朝野勢力,來避免淮西勳貴徹底覆沒。作為鄧家新一代領袖的鄧鎮,自然也是朱元璋力保的對象之一。

大明申國公鄧鎮:朱元璋想留他一條性命,但太子黨卻不肯放他過關

最後,我們不能忽視鄧家與秦王府的關系。鄧鎮的姐姐鄧氏是秦王朱樉的次妃,而鄧鎮的弟弟鄧銘更是擔任秦王府西安右護衛的指揮佥事。鄧家與秦王府的關系密不可分,這或許也是朱元璋力保鄧鎮的一個原因。

無論是出于對鄧家的重視、對鄧鎮個人實力的認可,還是為了平衡朝野勢力、顧及與秦王府的關系,朱元璋力保申國公鄧鎮都是情有可原的。然而,最終鄧鎮還是難逃一死,成為這場政治鬥争的犧牲品。那麼,鄧鎮為何會遭此命運?讓我們繼續探讨。

鄧鎮最終難逃一死的緣由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太子黨掀起了一場針對淮西勳貴的大清洗。這場風波的導火索是吉安侯陸仲亨被告發曾勾結丞相胡惟庸密謀發動政變。随後,太師南韓公李善長也遭到了牽連,被控與胡惟庸勾結通北元。

大明申國公鄧鎮:朱元璋想留他一條性命,但太子黨卻不肯放他過關

面對這股洶湧的政治浪潮,朱元璋一度想要力保申國公鄧鎮,甚至賞賜他黃金白銀,讓他"養老"回鄉。然而,最終鄧鎮還是難逃一死,成為這場政治鬥争的犧牲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鄧鎮的夫人正是李善長的外孫女,雙方有着親戚關系。雖然女婿家通常不會受到牽連,但這無疑給了太子黨一個絕佳的借口。更何況,鄧家與秦王府的關系密切,早已令太子黨忌憚已久。

其次,鄧鎮的姐姐鄧氏是秦王朱樉的次妃,而鄧鎮的弟弟鄧銘更是擔任秦王府西安右護衛的指揮佥事。換句話說,鄧家與秦王府的關系密不可分。而秦王朱樉對皇位心存觊觎,與太子朱标存在沖突,這無疑加劇了太子黨對鄧家的戒備。

再者,鄧家在朱元璋集團中地位重要,實力不容小觑。鄧愈帶資入股,為朱元璋集團貢獻了重兵。鄧鎮作為鄧家新一代領袖,骁勇善戰,在當時風頭最勁的四位二代公爵中排名第一。如此實力,自然令太子黨忌憚。

最後,淮西勳貴集團的覆沒已成定局。一旦太子黨掌控大權,朱元璋的力保就力有未逮了。在這股洶湧的政治浪潮面前,鄧鎮注定無力回天。

鄧鎮之是以最終難逃一死,主要是因為他的夫人與李善長有親戚關系、鄧家與秦王府關系密切、鄧家在朱元璋集團中地位重要、以及淮西勳貴集團的覆沒已成定局。在太子黨掌控大權的形勢下,朱元璋的力保已然無濟于事。

鄧鎮的悲劇注定了淮西勳貴的覆沒,也預示着太子黨在朝野之争中的勝利。接下來,朱元璋會作何打算?太子黨又将如何行事?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