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作者:言話古今

在大多數人的看法中,車臣部隊被視為普京手中的一張關鍵牌,畢竟車臣的上司人對普京可謂是忠心耿耿,卡德羅夫曾公開表示:我們願意作為普京的忠誠戰士。

然而真相往往與現實相差甚遠,有一支力量令許多人不得不仰望,也可以說是普京最後的底牌,那就是神秘的哥薩克,哪怕車臣都要畏懼三分。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背後的故事。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車臣與俄羅斯之間的沖突

車臣與俄羅斯之間的恩怨糾葛,可以追溯到近一個世紀之前。

車臣位于裡海與黑海之間,面積略大于北京的小地區,不僅是陸上交通的咽喉要道,而且豐富的油氣資源,因其戰略位置顯得尤為關鍵,曆來是兵家必争之地。

車臣的人口隻有一百多萬,但這裡的居民以勇猛著稱,絲毫不遜色于任何種族。近代史上車臣曆經磨難,先後遭受奧斯曼帝國和沙俄帝國的侵略,他們反抗的火焰也從未熄滅,大小起義不下十次。

二戰那段黑暗的日子裡,車臣的獨立派為擺脫蘇聯的控制,選擇與納粹德國結盟。

二戰後期随着德國的敗退,斯大林轉而嚴厲懲罰車臣人,結果車臣整個民族約四十萬人被放逐到遙遠的哈薩克斯坦,負責押運任務的蘇聯士兵就有十萬人之多。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1991年蘇聯解體,車臣抓住機會宣布獨立并迅速發動戰争,成功抵抗俄羅斯的軍隊實作政治上的自治。

新成立的俄羅斯脆弱不堪,車臣獨立派在1999年8月揮師北上進入達吉斯坦,試圖幫助該地區擺脫俄羅斯的控制,進而揭開第二次車臣戰争的序幕。

當時俄羅斯上司人正是葉利欽,由于之前對車臣的戰事不利内心多少有些畏懼,也正是這種畏懼在戰場上屢屢讓步,俄羅斯政府内部大多持有相同的态度不願再次與車臣交鋒。

就在這個時候普京站了出來,堅決主張對車臣采取行動,他從葉利欽手中接過指揮權上司第二次車臣戰争。那麼,讓具體讓誰來打車臣呢?畢竟對方是那麼的兇悍。

就在這時普京想起哥薩克民族,一支被勇猛不輸車臣的部隊,從兇殘程度上來看比前者更甚。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哥薩克以少敵多

1999年8月26日第二次車臣戰争如火如荼地展開,在俄軍精确打擊清除車臣叛軍的關鍵目标後,他們勢如破竹深入車臣腹地。

9月28日一支由90名哥薩克空降兵組成的第6聯隊,接到奪取戰略要地776高地的緊急任務,目的是為了消除叛軍利用該有利地形對俄軍構成的緻命威脅。

根據俄羅斯情報部門的預先偵查,776高地附近隻有大約一百名車臣叛軍,但當哥薩克空降兵着陸後他們驚愕地發現,對面黑壓壓的敵人數量估計在2500以上。

空降兵的突然出現很快就被車臣察覺,他們最初估計俄軍有七八百人,但當靠近時才察覺到對方僅有90人。

這一結果讓車臣欣喜若狂,首領一邊指令手下對776高地的哥薩克發起猛烈的沖鋒,一邊向上級報告戰果,甚至得意洋洋地要求準備伏特加慶祝他們的勝利。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之是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俄羅斯情報部門的重大失誤,得知這一消息普京在怒斥情報部門的無能,同時迅速下令派遣增援部隊實施緊急救援。

90名哥薩克空降兵被2500名叛軍包圍,盡管面臨如此絕境,776高地上的哥薩克空降兵并未退縮,一方面在周圍布下反坦克地雷一方面忙着加強工事,準備與即将到來的車臣叛軍進行一場生死搏鬥。

不久車臣的坦克和裝甲車部隊直奔776高地猛沖而去,現場一片濃煙滾滾、引擎聲震耳欲聾,土地在劇烈顫動塵土紛紛揚揚。本以為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不曾想事實卻恰恰相反。

776高地不斷響起震天的爆炸,車臣的坦克和裝甲車被炸得頻頻飛上天,車臣指揮官看着自己的鐵甲雄獅瞬間化為廢銅爛鐵,憤怒地指令炮兵對776高地上的哥薩克守軍進行猛烈轟炸。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經過數小時的猛烈炮火776高地化作烈焰煉獄,陣地上的土地在冒着寥寥白煙的餘燼中呻吟。車臣指揮官目睹這一幕,認為陣地上已無生命迹象,狂喜之下指令部隊一擁而上。

然而,就在車臣士兵大聲呐喊着沖向776高地時,突然堅守工事的哥薩克戰士們躍出掩體,用手中的武器向敵人猛烈開火,一梭梭子彈射出車臣士兵如同麥子一般被割倒......

這樣激戰的戰況持續三天三夜,車臣叛軍始終未能攻占776高地,周圍的山坡卻早已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每一寸土地。

此時哥薩克人已經彈盡糧絕,車臣士兵見狀鼓起最後的勇氣,如潮水般湧向776高地。

即使如此僅餘26名哥薩克勇士依舊悍不畏死,以一當三與車臣部隊展開激烈的交鋒,雖然最終還是倒在敵人的人數優勢之下,但他們的英勇無畏卻展現的淋漓盡緻。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在普京的上司下,俄羅斯軍隊最終打得車臣勢力徹底臣服,這場戰争也使哥薩克士兵威名遠揚。這時人們不禁要問,哥薩克究竟是什麼人,為何擁有如此非凡的戰鬥能力?

哥薩克起源與發展

哥薩克的起源要追溯到13世紀,當時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部分斯拉夫人為躲避蒙古欽察汗國的統治逃亡至俄羅斯南部。

15世紀,許多城市貧民和不願屈服于俄羅斯統治的烏拉爾農民加入他們的行列,并選擇在這片土地定居。

這些人後來被稱為“哥薩克人”,名字源自突厥語,意為“自由的人”或“勇敢的人”。

俄羅斯南部草原廣袤、人迹罕至,沙皇的統治力量相對薄弱,哥薩克人心懷自由且渾身充滿英勇無畏的氣息,這也是他們當年選擇離開俄羅斯統治尋找新家園的原因。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遷徙至廣袤的草原後,哥薩克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生存資源匮乏,為了在這片土地上謀生他們拿起獵槍,有是去森林中獵殺野獸,有時會對路過的商隊進行劫掠。

正是這樣的生存方式塑造他們勇敢無畏、兇猛強悍的性格,俄羅斯南部草原一望無際缺乏天然屏障,哥薩克民族便采取一種軍民結合的自治模式。

他們個個都是勇猛的戰士擅長馬背上戰鬥,頓河馬、彎刀和長矛是哥薩克騎兵的标志性裝備。作為最出色的騎兵之一,哥薩克人受到東歐各國的追捧,紛紛招募他們作為雇傭兵。

沙皇俄國早早便意識到哥薩克的半軍事自治體制,既可能威脅邊疆安全又可能成為助力,是以曆代沙皇傾向于采取懷柔政策而非武力鎮壓,以優待換取他們的忠誠。

通過免除勞役、賦稅并提供土地,沙皇成功地将哥薩克人籠絡過來,使他們心甘情願地成為俄國擴張領土的鋒利爪牙。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哥薩克人以勇猛善戰聞名,是沙俄軍隊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冷兵器時代以迅捷的速度、靈活的機動性、強大的殺傷力和勇猛的戰鬥風格著稱,讓整個歐洲都感受到哥薩克騎兵的威力。

可以說,在沙皇的統治下哥薩克與俄羅斯的聯系緊密如同紐帶,直至20世紀他們都是守護沙俄邊疆的核心戰力。

十月革命的爆發後,蘇聯政府與哥薩克的關系變得錯綜複雜,一些哥薩克人被新思想感召投身于蘇聯紅軍的行列,更多的哥薩克人對蘇聯政權持反對态度選擇支援反蘇維埃的白軍。

蘇聯政權鞏固後,中央政府開始推行“去哥薩克化”的政策,迫使哥薩克人流離失所,甚至遭受各種各樣的迫害,這也是為何哥薩克人在二戰期間投奔法西斯德國的原因。

二戰時期面對戰場上對騎兵的迫切需求,蘇聯回想起那些曾勇敢無畏的哥薩克騎士,于是再次召喚他們投入戰鬥。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每一個成年哥薩克都是出色的騎手,在那時無論是西線對抗德國納粹的戰場,還是東線威懾日本關東軍的戰鬥,都能見到哥薩克騎兵的身影。

二戰結束後,或許是因時局的需要,蘇聯再次解散他們。歲月流轉滄桑巨變,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境内再次湧起哥薩克複興的浪潮。

1990年6月在蘇聯當局的暗中支援下,全蘇聯範圍内三十多個哥薩克群體和地方團體,攜手組建一個宏偉的聯盟“大哥薩克圈”,标志着哥薩克民族開始他們的奪回名号的旅程。

1992年7月新成立的俄羅斯為哥薩克人正名,恢複這個民族應有的尊嚴。

普京掌權後更是對哥薩克人給予更多關注的權益,還設立專門機構來支援這個他們,就這樣雙方結下不解之緣。

普京最後一張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一個連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2012年,普京發表一篇名為《強大:俄羅斯國家安全的保障》的文章,贊揚哥薩克人為國家做出的曆史貢獻,文章中強調正是哥薩克人一代又一代的英勇保衛家園,才使得俄羅斯享有安全與人民的幸福。

哥薩克士兵對普京的支援不僅僅展現在第二次車臣戰争中,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時,他們依舊站在戰鬥的最前線,根據俄軍的報道,庫班、頓河和塔夫裡達的哥薩克人都在前線奮戰。

不難看出,車臣部隊或許是普京信賴的力量,但哥薩克士兵才能稱得上是普京的最後防線、真正的底牌。對于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