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懸空寺屹立懸崖 1500 年不倒的秘密!

作者:趣說曆史

懸空寺,這座神秘而古老的建築,靜靜地懸挂在高達六十餘米的懸崖峭壁上,曆經了長達一千五百多年的風雨洗禮,卻始終屹立不倒。它位于山西大同渾源縣,名副其實地懸挂在半空中,與地面相隔甚遠。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它經曆了無數次的自然災害,如山崩、地震、雨水的侵蝕,但始終堅韌地屹立在懸崖之上。

揭秘:懸空寺屹立懸崖 1500 年不倒的秘密!

懸空寺擁有多達41間的殿堂,這些殿堂是如何支撐在懸崖之上的呢?這确實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從遠處望去,樓閣的底層似乎從懸崖的立面中凸顯出來,如同被挂在懸崖上一般。這樣的建築奇迹,其支撐方式無疑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懸空寺的兩個三層樓閣之間,由一條古棧道相連。在恒山地區,流傳着一首民謠:“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這裡的“馬尾”指的就是那些連接配接樓閣與棧道的紅色立木。這些立木總共有30根,分為三組,每根都長達十幾米。它們似乎支撐起了整個懸空寺,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然而,關于這些立木是否真正起到了支撐作用,卻存在着争議。在懸空寺管理處工作了十多年的常學文,最初也認為這些立木是支撐懸空寺的關鍵。但一次偶然的發現,讓他對此産生了疑惑。他發現,這些立木竟然可以晃動,而且直徑并不大,不超過10厘米。這樣的立木,真的能支撐起重達數十噸的樓閣嗎?

揭秘:懸空寺屹立懸崖 1500 年不倒的秘密!

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趙思敬曾多次考察懸空寺,他在早期拍攝的照片中并沒有發現這些立木的存在。是以,他懷疑這些立木并沒有實際的支撐作用。

那麼,如果不是這些立木,懸空寺的樓閣和棧道究竟是如何支撐的呢?考古學家們發現,在每個樓閣和棧道下都埋有橫梁。這些直徑約50厘米的木材,就像是從岩石中生長出來的一樣。這些橫梁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約有一米左右,上面鋪着木闆走廊。不僅走廊,整個樓閣的底座也直接壓在這些橫梁上。

據統計,懸空寺共有這樣的橫梁27根。這些橫梁很可能才是支撐整個樓閣的關鍵。但令人困惑的是,懸空寺周圍都是高聳的懸崖峭壁,這些橫梁是如何架設的呢?

揭秘:懸空寺屹立懸崖 1500 年不倒的秘密!

上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在峽谷南部的陡峭石壁上發現了兩排方形石孔。這些石孔沿着山崖一字排開,仿佛在訴說着古人的智慧與勇氣。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從這些石孔的排列方式推斷,這是木材的插孔,很可能是古棧道的遺迹。古人為了能在懸崖峭壁上運輸物資,開鑿了這些石孔,将橫梁插入其中,再用木闆鋪平,形成了一條通行的棧道。羅哲文認為,懸空寺的橫梁也是通過類似的方式插入石孔中,起到了支撐作用。

然而,關于橫梁的長度和承重能力,仍然存在疑問。從現存的橫梁來看,其直徑與石孔十分吻合。但據推算,橫梁的長度可能隻有兩米左右。這樣的長度,真的能支撐起巨大的樓閣嗎?羅哲文認為,橫梁的長度肯定不止兩米,目前露在外面的一米隻是它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橫梁仍然隐藏在山崖裡。如果這些橫梁真的隻有兩米長,那麼整個樓閣早就已經跌入深淵了。

此外,關于樓閣下方的立木,專家們也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他們發現,棧道下方的立木确實可以晃動,沒有支撐作用。但在樓閣下方的立木卻完全不同,它們幾乎無法移動,似乎頂住了橫梁。這些立木是否也起到了支撐作用呢?

揭秘:懸空寺屹立懸崖 1500 年不倒的秘密!

懸空寺最高的建築三官殿下,共架有22根立木。這些立木上端支撐着橫梁,下端緊緊壓在岩石上。正是這些立木和橫梁共同構成了一個有力的支撐體系,保證了樓閣的懸空和行人的安全通行。羅哲文認為,這種橫梁加立木的支撐方式在古代建築中應用廣泛,顯示了大陸古代工匠的卓越智慧。

懸空寺的曆史悠久,上現存最早的三尊石佛可以追溯到公元500年的北魏時期。這意味着懸空寺至少已經有1500年的曆史了。對于現代人來說,很難想象在沒有炸藥和複雜施工機械的情況下,古人是如何在石壁上開鑿出石孔的。專家們推斷,當年的工匠僅憑一些簡單的鐵制工具就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如今,當年古棧道的橫梁已不複存在,但這些石孔打鑿的痕迹卻仍然清晰可見,見證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氣。

那麼,古人是如何将橫梁牢牢地插入石洞中的呢?而且曆經千年而不腐?這仍然是一個待解的謎團。但無論如何,懸空寺這座古老的建築奇迹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探索。它不僅是大陸古代建築技藝的瑰寶,也是人類智慧和勇氣的象征。

在上世紀90年代,文物保護機構曾試圖替換懸空寺的部分橫梁,但驚奇地發現這些橫梁無法從石孔中輕松拔出。經過深入調查,專家們揭示了其中的奧秘:原來,所有的橫梁都經過了一種特殊的處理。它們的一端被打入了楔子,這些楔子一旦進入洞内,便會撐開橫梁,使其牢固地嵌在石壁上。這種原理與現今的膨脹螺栓頗為相似,楔子插入得越深,橫梁的固定效果就越是牢固。

衆所周知,木材并非永恒之物,它有着自己的壽命期限,會逐漸腐蝕。考慮到懸空寺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人們不禁會好奇:這些木質結構是否經曆了某種變化?據寺内一塊清同治年間的石碑記載,懸空寺的木結構最後一次維修距今已有140多年。盡管這些橫梁已出現開裂,但令人驚訝的是,它們并未腐朽。其經久不衰的關鍵,正是在于那特殊的處理工藝。

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趙思敬分享了他的見解:“懸空寺的木材經過桐油的浸泡,進而有效抵禦了蟲蟻的侵蝕,使其曆經千年仍堅固地紮根于岩石之上。而且,它所使用的木材是當地特産的鐵杉木,這種木材在建築、造船和車輛制造方面均表現出色。”

根據寺内石碑的記載,當年的工匠們首先完成了橫梁的布置,随後在山腳下利用這些木材精心打造出每個建築所需的木質構件。待所有構件制作完畢,工匠們便将其搬運至山頂。到達山頂後,他們利用繩索将勞工和構件一同放至山腰,然後勞工再将這些構件拼接成獨立的建築。當所有單體建築完成後,工作并未就此結束,工匠們還需鋪設棧道,将這些單體建築連接配接成一個整體,進而形成了如今我們所見的懸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