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彼得·N.斯特恩斯《羞恥:規訓的情感》出版

作者:中新網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24日電(李秋瑩)因考試成績差被老師點名,因在比賽中表現不佳拖了團隊後退,因肥胖或大齡遭到歧視,因犯了罪被示衆,因出言不慎被“網暴”……讓我們感到羞恥的原因不勝枚舉,我們往往将它視為一種難以啟齒的感受加以回避。事實上,羞恥心與各種羞辱手段在家庭、教育、刑罰、體育、政治等諸多領域都發揮着重要的社會作用。我們究竟該如何認識這種情感?它究竟有怎樣的意義?光啟書局“情感史”系列出版的美國曆史學教授彼得·N。斯特恩斯的《羞恥:規訓的情感》一書,就通過解讀過去兩三個世紀裡羞恥感的變化,揭示幾個世紀以來它如何在社會生活中規訓着我們。

跨越三個世紀,揭示一種無處不在的社會規訓

羞恥不僅是潛藏于我們每個人内心的卑微感受,而且是社會用來規範我們行為、維持秩序的手段。早在前現代社會,羞恥心和羞辱儀式常常被用來維護一個社群的秩序和道德标準。如公開示衆的恥辱架、戴枷示衆遊行等,這些做法不僅懲罰了犯罪者,也在社會層面強化了道德和法律規範。在學校和家庭中,對不守規矩、表現不佳的孩童也會采用體罰、将其孤立等方式進行規訓,直到他們成為行事符合共同體規範的體面“社會人”。

随着現代啟蒙運動帶來的個人主義精神和對個體的尊重,西方社會開始重新思考羞恥。19世紀至20世紀中葉,城市化、榮譽觀的變化與新的社會規訓方式确實削弱了恥感的地位,羞辱手段在刑罰、育兒、教育等領域都遭到抵制,恥感在現代社會似乎下降了,甚至可能成為一種“禁忌”情緒。在美國,伴随着美國革命帶來的對個人自由的新觀念,以及移民帶來的多元社群,對“體面”和正直的觀點也發生了改變。在刑法領域,現代監獄的興起及其他懲罰措施代替了傳統的示衆;在家庭中,父母也開始采取積極鼓勵、而非懲罰的方式來養育孩童。

當然,斯特恩斯也指出,羞恥并未消失,還在不同領域延續:例如,在體育界,運動表現不佳的隊員會遭到教練的辱罵;在商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興起一套“貧困可恥”的話語;在戰場上,沒有奮勇殺敵的士兵也會遭到羞辱……

新媒體開啟羞恥曆史的新時代

在當代社會,一方面反羞恥運動依然在繼續,如今學校裡越來越少使用示衆性質的懲罰措施來羞辱不遵守紀律或成績不佳的孩童,監獄也開始關注罪犯的羞恥感和精神狀況,甚至誕生了克服羞恥感的心理治療方法。而另一方面,羞恥以改頭換面的形式複興。它被諸如環保、禁煙等運動利用來限制人們的行為,例如,加州旱災期間,當局鼓勵群眾舉報違反節約用水規定的行為,并在媒體上進行曝光,被稱為“幹旱羞辱”。而“肥胖羞辱”“年齡羞恥”等則更為常見。20世紀50年代開始,倡導苗條的新審美标準讓肥胖等同于醜陋、不自律,而肥胖率的上升讓越來越多人成為被笑話或受譴責的對象,甚至美國有些大學公開表示拒絕招收肥胖的人,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意志力來“抵制碳水的誘惑”。

在書中,斯特恩斯還特别分析了當代新媒體和社交網絡如何成為傳播羞恥的新平台,乃至帶來羞恥感的轉變。從電視真人秀、“狗仔隊”的偷拍、名流的公開聲明到大衆在社交媒體上釋出的日常記錄,暴露“隐私”成了越來越常見、越來越輕而易舉的行為。随之而來的是公開羞辱的複潮。書中提到了多個案例,其中個人因不當行為在網絡上被公開羞辱,這不僅對個體造成了長期的心理傷害,也引發了對網絡羞辱文化和個人隐私權的廣泛讨論。

作者指出,當代網際網路上的羞辱狂潮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在這個四分五裂的時代,羞恥是否還能被用于建構共同體的身份認同、還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如何在提倡自我接納和心理健康的同時,重新評估羞恥感在社會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保護個體尊嚴的同時,利用羞恥感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一種手段,是越發具有争議且緊迫的議題。

世界史名家彼得·N。斯特恩斯的情感史奠基之作

彼得·N. 斯特恩斯教授,是在世界史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特别是在工業革命和情感史研究方面。他畢業于哈佛大學,曾在哈佛、芝加哥、卡内基梅隆等多所大學任教。在卡内基梅隆大學任教期間,他開發了世界史教學的前沿方法,并主編了勞特裡奇的系列叢書“世界史中的主題”。不僅擔任過AP世界史委員會的創始主席和美國曆史協會教學副主席,他還創辦并主編了《社會曆史雜志》長達50年。斯特恩斯的學術生涯碩果累累,他撰寫、主編了包括《歐洲社會曆史百科全書》《世界曆史百科全書》《情感與社會變革》《1848年:歐洲革命浪潮》等在内的超過130種圖書,活躍在美國曆史協會、法國曆史研究學會、社會科學史協會和國際情感研究學會等諸多團體中。

斯特恩斯是當代情感史研究的創始者之一。1985年,他與曆史學家與心理學學家卡蘿爾·斯特恩斯共同提出了“情感學”(emotionology)這一概念,指一個社會中特定群體對基本情感及其表達的态度或标準,會随着時間與文化社會語境而變化。以此為曆史研究的考察對象,斯特恩斯還出版了《憤怒:美國情緒控制史》等著作,對後來的情感史研究影響深遠。

《羞恥:規訓的情感》曾獲得Choice雜志的年度好書,出版後也得到國際史學界的諸多好評。《社會曆史雜志》評論本書“将各個文化中對羞恥情感的零散分析編織在一起。斯特恩斯對羞恥感的長時段曆史研究打破了情感史中常見的古典、中世紀、早期現代和現代分期的界限”。心理學家朱恩·P。唐尼稱贊“斯特恩斯巧妙地勾勒出不同時代、不同文化間的連續性和不連續性,整合了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等方面的重要觀點……探讨了羞恥感在教育、育兒、刑罰、國際政治等多個領域的應用。無論好壞,羞恥感與我們同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如此”。

除了斯特恩斯之外,“光啟·情感史”已經出版了《情感學習:兒童文學如何教我們感受情緒》《疼痛的故事》,還将陸續出版情感史研究領域的其他重要研究,包括威廉·雷迪《制造浪漫愛情》、芭芭拉·H。羅森宛恩《關于愛的五種幻想》、烏特·弗雷弗特《為榮譽而戰:資産階級決鬥史》、阿蘭·科爾班《食人村》等。

編輯:李秋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