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被診斷為抑郁症,選擇了“躺平”,父母是“靜待花開”還是積極引導?

孩子被診斷為抑郁症,選擇了“躺平”,父母是“靜待花開”還是積極引導?

晴日心理何日輝

2024-04-26 09:52釋出于廣東精神心理科醫生

擁有千萬粉絲的精神分析師、作家武志紅曾在《圓桌派》、《魯豫有約一日行》節目中分享自己靠“躺平”走出抑郁症的經曆,這一度成為熱點話題。再加上這些節目的宣傳,還有部分自媒體的轉載及傳播,不少抑郁症患者、家屬以為“躺平”真的能走向康複。

但是,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武志紅的方法并不适合絕大部分抑郁症患者。而且,他所謂的“躺平”并不是真正的“躺平”,而是在不停地自我覺察。

有的網友可能還會說,武志紅确實是個特殊例子,但網上還有很多抑郁症患者說自己在家“躺平”了一段時間後,慢慢就恢複生活的動力了;有的家長還說不強迫患病的孩子上學、看病、吃藥,讓孩子做想做的事,“靜待花開”,孩子慢慢就好了。難道這些例子不是真的嗎?

這些例子大多是真的,但所謂的“躺平”隻是表面的事實,而不是這些患者走向康複的真相。

他們極有可能是在“躺平”的過程中,因為一些經曆無意中修複了主要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建立起了理性的綜合性歸因模式,抑郁症得以緩解。比如有的患者家長改變了跟患病孩子的相處方式,在不知不覺中采取了科學的教育方式,改善了家庭關系,還讓孩子找到了生活的目标。

還有一個可能性,部分患者的好轉可能隻是暫時的,後續如果遇到一些事件激活其主要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時,抑郁症可能會複發。

也就是說,大家不要隻看到字面意義上的“躺平”,就真的以為這能治愈抑郁症。别人所說的“躺平”,不一定就是你以為的“躺平”。

而且,如果罹患了抑郁症後,患者和家屬真的啥也不幹了,這背後的風險會非常高,存在很多隐患。所謂的“靜待花開”,是要給花蕾足夠的養分和适宜的環境之後,才能等來它的綻放。

今天這篇文章,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談談以下的話題:

如果抑郁症患者和家屬盲目“躺平”,有哪些重大隐患?

如果患者已經在“躺平舒适區”不願出來了,就是不肯接受任何治療或改變現狀,父母該如何積極引導,讓孩子理性起來?

孩子被診斷為抑郁症,選擇了“躺平”,父母是“靜待花開”還是積極引導?

此圖為AI生成

01、得了抑郁症後選擇“躺平”?這存在很大隐患

很多抑郁症患者、家屬之是以選擇“躺平”,這背後是有很多原因的,甚至其實不是他們自願的。

首先,絕大部分患者和家長一開始都積極就醫,治療動機非常強烈,恨不得找到一種立竿見影的治療方法,馬上就能讓患者恢複正常的生活,繼續追求本來的目标。

可是,很多患者接受過主流精神科治療和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後,發現無法真正地快速解決問題,他們還是沒法康複。反複如此失望之後,他們陷入了絕望。

尤其孩子是被診斷為難治性抑郁症,更不用說雙相障礙與精神分裂症了,他們的病情複雜,往往久治不愈。

按理說,如果精神科醫生沒有為這些患者開具相關醫囑的話,心理咨詢師是不能為其提供相關心理服務的,這是違反法律法規的。

即使有醫囑,心理咨詢師往往也沒有辦法、能力讓這些患者高效康複,同時他們非常自戀,還可能會對主流精神科醫生冷嘲熱諷,認為他們也沒有解決精神心理問題的“金剛鑽”,于是他們就會勸父母要“躺平”、“靜待花開”。

有些父母不願意“躺平”,這些心理咨詢師就會反過來指責父母,認為是父母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才導緻孩子生病的。

出于對孩子的愧疚感,父母也不敢逼迫孩子,隻能被迫無奈地選擇“躺平”,而他們會問,“那孩子要躺平多久呢?”,心理咨詢師也沒有給出确切的答案,“這是由孩子決定的,孩子想面對的時候,自然就不躺平了。”

也就是說,這些患者“躺平”了、不願意治療了,不是他們真的不想康複了,而是一種無聲的抗争。這折射出了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國内外主流的精神心理從業人員無法為抑郁症患者提供真正高效的康複手段。

而父母的“躺平”很可能是受到一些心理咨詢師的影響,總是過度相信“靜待花開”的言論。

這些患者被動“躺平”以後,因為國内現代社會的便利生活,以及父母的寬容,他們逐漸習慣了、适應了,待在心理舒适圈裡更加不敢走出來了。

如今國内外賣、網購行業發達,抑郁症患者就算完全不出門、不與現實社會的人交流,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能得到滿足。

他們一開始“躺平”在家可能也會覺得空虛、壓抑、無聊,擔心自己的學業和前途。但他們逐漸發現,平時打打遊戲、刷短視訊、跟網友聊聊天,也能打發時間,得過且過、輕輕松松又一天。至于學業和前途,他們往往下意識地不去想。

人是一種動物,也有趨利避害的動物本能。這一邊是在家“躺平”有好吃的、好喝的,自由自在,有爹媽供着,反正隻要不出門,什麼問題都可以不想。

那另外一邊是要直面過去的痛苦、未來的迷茫,思考如何重返社會或校園,如果去看病的話,很可能還要再次承受療效不理想的打擊。

在這樣的對比下,你們覺得患病的孩子會選哪一邊?别說孩子了,即使是成年人患者,如果他們有條件“躺平”的話,恐怕也會忍不住選第一個。

即使身邊有人指責孩子 “啃老”,但孩子一直待在家裡,一般也不會聽到這些言論。若是孩子曾經不管以何種方式接觸過精神分析,甚至還認同武志紅“父母皆禍害”的說法,他們還會覺得自己的現狀都是原生家庭、父母導緻的,進而更加心安理得地“躺平”。

而父母看到孩子“躺平”後,會感到無奈和欲哭無淚。這又會反過來讓孩子更覺得“躺平”有理,認為這是攻擊父母的手段。

有一位大學生患者星研,她在大二時得了嚴重的抑郁症,有幻覺和自殺念頭,被迫休學。還被其他權威的精神科專家診斷為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症前兆,但藥物治療和一般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的效果都不理想。

星研已經對康複喪失了信心,不想再接受任何的治療。在父母的苦勸下,她勉強願意前來找我們求治,可是一開始非常不配合,說覺得自己在家宅着挺好的,不上學也沒關系,是典型的“躺平”心态,“大不了以後去送外賣”。

幸好,經過深入的積極引導之後,星研恢複了康複動機。而且很重要的是,星研的媽媽充分意識到能接受臨床精準化心理幹預是非常難得的,她果斷放棄僥幸心理,不斷積極地鼓勵和引導女兒,也督促丈夫積極接受家庭治療,這讓星研心裡重新有了希望。後來,星研重新接受臨床精準化心理幹預。最終實作了撤藥和康複,成功複學。

而且,有些患者的父母以往盲目“雞娃”,讓孩子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但孩子患病之後,他們很擔心孩子發生悲劇,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負有很大的責任,他們的心态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孩子想躺平就躺平吧,隻要TA能平安快樂地活着就好。

這些父母在無奈之下也“躺平”了,期待值已經降到了最低。孩子隻要不傷害别人、不自傷自殘,他們就一味順從,想着能照顧孩子多久是多久,放任孩子躲在心理舒适圈裡。

有一位患者父親說,自從女兒患病之後,他們嘗試過很多方法都沒用,他真的感到很累很絕望。他想過不掙紮了,也不想孩子承受輾轉求醫的痛苦了,他一度計劃把家裡在市中心的房子賣掉,再到郊區買一套便宜的房子,帶着女兒遠離喧嚣的生活,用剩下的錢一直養着她。

是以,其實從某個程度上說,患者和家屬是被迫“躺平”的,他們也非常無奈。

從現實角度來看,如果患者适當地“躺平”,比如1、2年之内,這帶來的隐患還不算明顯,甚至利大于弊,能讓患者暫時遠離應激源,得到休息,對其情緒有所幫助。

是以,抑郁症、雙相障礙患者在病情嚴重的時候,可以考慮休學1年,甚至2年。在休學期間,患者的情緒症狀有所穩定之後,父母和患者再一起找到适合自身家庭的康複路線圖,甚至接受臨床精準化心理幹預,患者往往能順利回歸校園,甚至實作彎道超車。

但是,如果患者和家屬一味“躺平”,未抓緊時機,那麼随着“躺平”的時間越來越久,患者偏離正常成長軌道,甚至與社會脫節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大。

多年之後,當他們得知自己的同學、朋友已經考上了大學、找到了工作,甚至已經成家立業的話,他們内心極有可能非常失落、自卑,再次出現重度抑郁發作,甚至決定輕生。

有一位患者家長說,她曾加入一個抑郁症患者互助群,看到裡面有一位抑郁症患者因病休學後足足在家待了10年,根本不可能再複學了,人生軌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是人生的發展停滞了。

是以,希望抑郁症患者、家屬,尤其是後者,要保持理性。患者病情嚴重時,可以讓他們暫時找到一個心理舒适圈,休養生息,但這個時間不宜太長。尤其是還在求學階段的青少年、大學生,家長及時幫助他們回到人生成長的軌道上去,這非常重要。

02、患者父母不能“躺平”,要學會自我家庭治療

如果抑郁症患者出現了“躺平”心态,父母該怎麼積極引導,甚至想辦法讓孩子加快康複?

第一,父母自身不能有“躺平”的心态,不能盲目相信網上說的“靜待花開”、“接納一切”,這實際上是非常愚昧、無知的。

父母帶孩子嘗試過很多方法都不理想,主要是因為這些方法都無法高效解決問題,而不是抑郁症無法治愈。

父母要改變思路,主動學習精準精神心理學知識,用高效、科學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的大腦,了解抑郁症真正的根源,意識到孩子的病是怎麼形成的。

第二,父母要學會“自我家庭治療”,深刻地自我檢討、改變及提升,有意識地改善家庭氛圍及親子關系,通過這種方法逐漸、部分地修複孩子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比如,很多青少年患者休學後沉迷網絡,黑白颠倒。如果父母隻看表面的話,往往覺得孩子頹廢堕落、不思進取,會忍不住批評、說教孩子。

但如果父母掌握了精準精神心理學知識,就會意識到這是孩子在非正常狀态下的正常狀态,他們内心積累了大量強烈的負性情緒,打遊戲是其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能夠暫時穩定他們的情緒。從這個角度,父母更容易了解孩子的行為。

父母還要檢討自己過往是否采取了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造成了疊加性心理創傷。雖然父母是愛孩子的,但愛的表達方式很可能是不當的。

比如有些父母盲目雞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求過高。雖然父母的出發點确實是為了孩子好,但無形之中給孩子帶來了很多疊加性心理創傷,成為了孩子患病的根源之一。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一生順遂,不遺餘力地為孩子安排好要走的路,不給孩子任何選擇權。這導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抗壓能力都很弱,缺乏自信;另一方面,孩子會感覺喪失了人生的主動權,甚至認為自己隻是父母的附屬品。

有些父母雖然看起來很民主、很寬松,但其實走了另一個極端,盲目地放養,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看起來自由自在,但其實内心孤獨,尤其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與父母的親子關系又非常疏離,甚至總對父母“報喜不報憂”。

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多種,以上隻是部分列舉。希望父母要深刻地自我檢討、改變及提升,在改善親子關系後,深入地跟孩子溝通交流,虛心地接受孩子對父母的評價、看法和建議。

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确實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創傷,最好能向孩子真誠道地歉,持續改正,這非常有利于改善親子關系和家庭氣氛,幫助孩子進一步康複。

除此之外,父母要檢討自己是否有人格異常。很多父母非常優秀、事業有成,很容易變得自以為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非常強勢。這是很典型的偏執型人格異常。如果父母還有追求完美、吹毛求疵、容易焦慮和災難化思維的性格特征,則有可能是強迫型人格異常。

希望這些父母要提高自我覺察意識。如果不是孩子出問題了,你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意識到自己有人格異常。現在孩子病了,久治不愈,這反而能逼着你們深刻地自我檢討,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人格異常。

從這個角度看,這其實是一個契機。如果你們的人格異常緩解了,整個人發生了巨大的積極改變,這會對孩子産生積極影響,意味着他們的病情也會明顯緩解。

我曾經分享過我自身的經曆。我是一名精準精神心理醫生,但因為我從小就是學霸,最終考上了複旦大學研究所學生,我一度認為自己非常優秀,總是自以為是,出現過偏執型人格異常。但我沒有吃藥,也沒有接受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卻成功逆轉了我的人格異常。

第三,在開展“自我家庭治療”、親子關系明顯好轉後,如果孩子處于休學階段,父母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帶着孩子去度假。

當然,這必須在孩子樂意的情況下,而非父母的一廂情願。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的意願,讓孩子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制定遊玩攻略、訂酒店等等,如果孩子順利完成了這些事情,父母要給予及時的、具體化的肯定,這有助于孩子獲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而父母也要做到高品質的陪伴,在度假的過程中,父母要放下工作及生活瑣事,借此機會進一步改善親子關系,甚至走進孩子的内心世界。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貴人指路”,孩子在度假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開拓眼界、增長見識,還能夠接觸更多的人,說不定途中會有意外的驚喜,能夠遇到為孩子指點迷津的“貴人”。

03、如何引導抑郁症孩子走出“躺平”心态?

第四,上面分析了孩子“躺平”背後的心理,這其實是被動躺平,父母一定要了解,不要指責、批評。

父母要判斷孩子是否在求醫過程中遭受了二次心理傷害,如果是的話,父母要及時調整方法,不要再病急亂投醫了,要結合上面的第一、二點,并深入與孩子交流後,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康複路線圖。

有的孩子病情不算嚴重,休學後情緒趨于平穩,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就醫的話,父母可以引導他們嘗試學習正念療法,将平靜放松的狀态與負性情緒反複結合,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孩子的問題,但有利于緩解情緒症狀,孩子的思維内容會相應地理性。

除此之外,還可以了解《伯恩斯情緒療法》等CBT方面的書籍,有助于自我覺察能力,識别不良的認知内容。

不過,不建議患病的孩子效仿武志紅,試圖通過學習精神分析流派來走向康複。精神分析流派容易過于強調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會用“控制欲”、“攻擊性”等詞來形容父母的不當家庭教育方式。

這樣的好處是讓患者不再完全地自我否定,意識到得抑郁症不是自己的錯,抑郁症狀會有所緩解。但弊端是,患者可能會走向完全的外歸因模式,變得非常偏執,把自己患病的原因都歸咎于父母,親子關系不斷惡化。

如果是能夠獨立生活的抑郁症患者,他們能跟父母保持一定距離,尚能避免直接沖突。可青少年、學生患者休學後呆在家裡,要是頻繁跟父母發生沖突,大吵大鬧,反而會導緻情緒劇烈波動,複診時很容易被精神科大夫改診斷為雙相障礙,變成“重性精神病”。

第五,如果家裡有其他孩子,父母要引導他們了解、尊重患病的兄弟姐妹,不能表現出不屑和輕蔑。

有的家庭裡面,哥哥或姐姐得了抑郁症休學在家,但弟弟或者妹妹還比較心身健康,甚至積極上進,學習成績也不錯。如果缺乏引導的話,這些孩子往往難以了解哥哥姐姐為啥會這樣,他們怎麼不去上學?怎麼整天打遊戲,還讓爸爸媽媽傷心難過?

他們可能會覺得哥哥姐姐真懶、真堕落,如果互相之間發生沖突的話,他們甚至可能會脫口而出罵哥哥姐姐是“廢物”。這很容易加劇沖突,對患病孩子造成更多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加重病情。

是以,在多孩家庭中,父母要有意識地跟沒患病的孩子提前溝通好,讓他們知道哥哥姐姐為什麼得病、面臨什麼困難,他們應該表示出尊重、了解和關心。

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孩子還得感謝患病的哥哥姐姐,因為是他們得病之後,父母才有意識改正家庭教育裡的錯誤,其他孩子是以獲益。當然,如果家庭裡患病的是弟弟妹妹,父母同樣要對哥哥姐姐做這樣的積極引導。

第六,如果上面幾點都做到了,孩子的病情往往已經有明顯緩解,父母還要有意識地通過生活點滴,逐漸引導孩子培養起越挫越勇的高逆商,積極面對困難。

比如,很多孩子服用精神科藥物後有明顯的副作用,身材發胖、嗜睡等。父母要積極地跟孩子一起想辦法,比如一方面找醫生調整用藥,另一方面可以跟孩子一起養成更科學的飲食和鍛煉習慣,緩解副作用的同時也有利于身體健康。

如果孩子在人際交往中遭受過疊加性心理創傷,出現了社交恐懼症,不願出門,父母可以嘗試從最簡單的做起,鼓勵孩子跟自己一起外出取快遞、外賣、買東西,及時給孩子肯定,再慢慢拓展到出門參加一些孩子喜歡的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還要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提升人際交往的技巧,逐漸恢複社交上的自信。

如果孩子出現了學習障礙,學不進去,父母要引導孩子意識到學習障礙的背後也是疊加性心理創傷。一方面,可以盡量修複能夠想得起來的心理創傷,另一方面,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習情景與積極的情緒反複結合,能學一點是一點,找回學習狀态。

無論在哪個方面,當父母看到孩子有了一些積極改變時,一定要及時、具體化地給予孩子肯定,并引導孩子學會自我肯定。這能促進良性循環,幫助孩子感受到不斷恢複的能量,走出“躺平”心态。父母還可以對孩子進行人生規劃,引導他們找到人生的意義。

希望患者和父母都要認識到,抑郁症不是慢性複發性疾病,它是可以痊愈的。如果真的想躺平,應該先擺脫疾病所困,真正走向康複,恢複理性并努力換取穩定的生活後,再考慮是否舒适放松地度過餘下的一生。這屬于主動的“躺平”,是個人選擇的權利。

不過,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認為人的一生無論在哪個階段,都不應該持續地“躺平”。

經過多年的努力與奮鬥後,我目前已經完全有能力、有條件選擇“躺平”了,但我不願意停止奮鬥的步伐。幫助更多精神心理障礙患者真正走向康複不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和人生的意義,雖然個中仍有很多艱辛,但也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希望患者父母們也能深入思考自己未來的人生之路,如果不想孩子躺平,你們更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模範和戰友,一起尋找和實作各自的人生意義。如果孩子重新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積極的人生目标,看到了實作的可能性,他們會重拾鬥志,根本不願意“躺平”,我們父母要抓住機會,争取形成良性循環,讓孩子早日走出來!

檢視原圖 370K

  • 孩子被診斷為抑郁症,選擇了“躺平”,父母是“靜待花開”還是積極引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