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管姚:布林肯抵京,全世界的最大焦點就在這裡

作者:直新聞
管姚:布林肯抵京,全世界的最大焦點就在這裡

直新聞:美國國務卿下午已由上海飛抵北京,你對布林肯任内第二趟中國行有何觀察與前瞻?

特約評論員 管姚:從今天下午到明天,全世界的最大焦點無疑是在北京。美國國務卿在應邀訪京期間,将與哪些中方官員會見,中美兩國又将如何溝通,怎樣表述各自關切與優先議程,因為事涉全世界最重要關系的現狀評估與走向判斷,這些都将成為媒體輿論的共同關注,也可以說是全球共同利益所系,正如中國元首上月在會見美國工商界與戰略學術界代表時所着力強調的,中美兩國是合作還是對抗,事關兩國人民福祉和人類前途命運。

今天英國路透社發自上海的電稿标題說,在美中關系出現改善但重要分歧猶存之際,布林肯開啟對華通路。美聯社同日發自上海的電稿,将布林肯來訪稱為“key China visit”,是對華關鍵通路,強調當下美國新對外援助法案正再度推高中美雙邊緊張。也是以,今天《紐約時報》的報道,特别聚焦了這一細節,甚至當布林肯乘坐的飛機還未在上海降落,他此訪面臨的挑戰就已顯現,美國參議院剛剛通過了一項法案。現在我們也已知道,拜登已經簽字通過法案了,是以美報也承認,在有關貿易、領土争端和國家安全的緊張局勢可能再次擾亂兩國之際,布林肯此訪将試圖維護美中關系最近取得的脆弱穩定。

美方在對外援助中再打所謂“對台軍援牌”,這是美方對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的挑事與越界之舉,今天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代表中國軍人嚴正發言,“台灣有事”源自美國攪事,如果美方真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就應立即停止幹涉中國内政,立即停止武裝台灣,中國人民解放軍肩負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神聖使命,對于一切“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縱容支援,決不會聽之任之,決不會心慈手軟。王毅去年10月在華盛頓見布林肯時就曾當面告誡,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風險是“台獨”,中美關系的最大挑戰也是“台獨”,相信在北京會晤中,王毅也會再度就此重申。

管姚:布林肯抵京,全世界的最大焦點就在這裡

直新聞:布林肯在社交媒體釋出以外灘為背景的短視訊稱,來華尋求在美國人最看重的議程上取得進展,這意味着什麼?美媒近來密集炒作中俄經貿關系,甚至抛出所謂“銀行制裁說”,你對此又如何看?

特約評論員 管姚:布林肯在外灘錄制的短視訊,明确提到了控制芬太尼化學品及其前體,稱其濫用已成對美國中青年人群的頭号殺手,而且這次随同訪華的也包括負責國際禁毒合作的助理國務卿,美方對深化雙邊禁毒合作顯然抱有高預期,事實上,這也正是中美元首去年加州會晤達成的頂層共識,當時雙方一緻同意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開展禁毒合作。

布林肯短視訊稱,将與中方商讨落實元首共識的雙邊行動與進展,但也會涉及兩國存在重要分歧的領域。從布林肯訪華前頻繁表态及美西方輿論近來的密集造勢看,美方認定的頭号“重要分歧”,即為中方對俄烏沖突的取态及美方強行與之關聯的中俄經貿關系。我之前在評論中曾分析,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美式霸權邏輯:把中俄正常的經貿關系,等同為所謂中國對俄軍援,等同為支援俄羅斯戰争機器,是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陣營對抗思維。

至于《華爾街日報》炒作所謂“金融制裁”論,揚言要把提供中俄貿易結算的中資銀行逐出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清算體系SWIFT,這就是美媒配合官方施放的煙霧彈,意在先聲奪人輿論施壓,并無任何現實可能性。以全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的經濟體量與金融業規模,美國單方面挑起類似霸淩行動的沖擊,堪稱“金融核彈”,其反噬與後果更是美方無法承受。

美國“商業内參”網站就針對《華爾街日報》的所謂爆料警告,美國利用美元霸權施壓中資銀行的計劃很可能會引火燒身,成為外部世界加速去美元化程序的标志性事件。一年前,巴西總統盧拉曾在上海通路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總部時發出靈魂追問:為什麼是美元?為什麼不用人民币或其他貨币結算呢?如果逐出結算體系是所謂“金融核彈”,那麼,美國CNBC電視台早就把中方持有美國巨額國債稱為“金融核彈”了,SWIFT結算體系早已全面承壓千創百孔,真能禁得起這種力度的折騰與沖擊嗎?美報對此敢回答嗎?

管姚:布林肯抵京,全世界的最大焦點就在這裡

直新聞:拜登正式簽署對外援助法案,強啟針對TikTok的禁令,TikTok CEO周受資回應,TikTok美國公司哪兒都不會去,那麼TikTok可以抗争改命嗎?

特約評論員 管姚:周受資的最新表态回應,是TikTok官方賬号釋出的一段2分鐘演講視訊,強調“事實和憲法都站在我們這一邊,将在法庭上為美國使用者的權力而戰”。We aren't going anywhere, 我們哪兒都不會去,周受資在視訊中的這一表态,成了美西方不少媒體即時報道的标題引語,也是在展示重壓下的TikTok的決絕:把官司打到底,以法律為武器抗争到底。

必須要再次強調,TikTok絕不僅隻是在自身抗争,因為拜登簽字通過的援外法案,并不僅隻瞄準TikTok一家,法案規定,其他達到所謂紅線、來自美方認定的“敵手國家”應用,也會受到類似限制。美方所謂敵手國家,包括中國、北韓、俄羅斯和伊朗四國。是以,TikTok到底能不能走通法庭維權抗命之路,極具風向标意義。

TikTok打官司維權抗命,至少有幾個優勢:

首先,當然是其龐大使用者群,高達1.7億美國使用者,是TikTok撬動美國民意争取輿論同情支援的最大杠杆,更不要提TikTok在美生态圈創造的一連串驚人數字:貢獻85億美元GDP,20億美元稅收,5.9萬個就業崗位等等。

其次,就訴訟政策而言,TikTok堅稱法案等同封禁,将以侵犯1.7億使用者言論自由為名,将美國政府告上法院。在美國司法語境中,隻要牽涉憲法下的言論自由問題,法案審查力度就會很大。

第三,法案規定的剝離期限延長至270天,且總統也有90天裁量權,即使不考慮“馬拉松”訴訟的程序,法案執行一定跨越大選年。大選年後誰來當總統,當然是最大不确定性。特朗普之前就曾在社交媒體發文指控,“騙子拜登要為封禁TikTok負責。他推動關閉TikTok,是要讓他在Facebook的朋友變得更富有、更有統治力,并能夠繼續與共和黨鬥。這就叫幹涉選舉!”

毋庸諱言,TikTok在美訴訟抗命之路,勢必格外兇險,一定異常艱難,面對一系列不可測因素。從美媒最新揭露的内幕來看,針對TikTok的立法封禁,構成所謂Thunder Run,即“雷霆行動”:從法案公開到簽字實施,前後隻用了7周時間。這不僅是兩黨議員鼓動攜手的結果,更有行政力量的直接介入,《紐約時報》調查發現,包括國安會、司法部等核心部門都深度參與,美報更點名副司法部長麗莎·摩納可全程參與立法勾兌。是以這也預示着,以法律與國家安全為名,強搶TikTok在美業務,一定程度上就是美國立法與行政體系的系統行為,TikTok是在與整個權力體系抗争,自然讓人捏了一把汗。

作者丨管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郭錦池,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鄭志佳,直新聞編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