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吐槽與投訴不斷,滴滴貨運0保證金為何頻現“羅生門”

作者:快遞觀察家

交通運輸部資料顯示,2003年網絡貨運作業共上傳運單1.3億單,同比增長40.9%。廣闊增長的市場空間,吸引了不少網際網路玩家加碼入局。

其中,2020年開始下場的滴滴貨運,于近日官宣推出“貨損0責保障”司機權益保障方案,為貨車司機兜底貨丢貨損賠付。這是繼去年9月份滴滴貨運推出貨車司機注冊“0保證金”之後的又一核心權益。

不過,距離去年9月滴滴貨運推出“0保證金”已經過去大半年,黑貓投訴平台上至今仍有不少司機投訴離職後500元保證金不予退還案例。

這一次,滴滴貨運的“0責保障”又有幾分虛實呢?

保證金變違約金、激活費

億豹網發現,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于“貨運平台、保證金”等關鍵詞有近3000條投訴。而搜尋“滴滴貨運”,相關投訴達1055條,主要集中在“離職後不退保證金”、“賠償違約金”、“惡意扣除司機服務分”、“虛假宣傳”等,甚至有貨運司機投訴要求平台“修改宣傳内容”,因為滴滴貨運承諾有貨源,在交了保證金之後卻并未兌現。

吐槽與投訴不斷,滴滴貨運0保證金為何頻現“羅生門”

最新處理的投訴中,貨運司機稱于2024年3月7日向滴滴貨運平台繳納500元保證金,在3月27日離職後卻一直沒有收到退款,且被要求繳納違約金。目前,該投訴已被處理理,

除了貨運司機投訴,客戶這邊也是槽點滿滿:滴滴快送貨品丢失、滴滴順風車司機中途接私活送貨、滴滴送貨司機私下要求收費等等。

似乎滴滴發展至今,有關送人、送貨的标準規定,并沒有确切落實執行,該送人的用來送貨,隻能送貨的卻送人,然而按照法律規定,合同法對客運合同與貨運合同作了區分,且行業規定送貨、送人的标準要求并不一樣,

另一邊,滴滴貨運如今正在大力宣傳“更新司機權益保障”、與UU跑腿和易豐搬家合作發起“助力物流勞動者多管道靈活就業”活動。并且,為了吸引更多貨車司機加入,滴滴送貨總經理趙輝還表示,今年還将投入4000萬元,向貨車司機師傅提供“推薦新司機注冊”獎勵。

究竟是滴滴貨運涉及“虛假宣傳”,還是貨運司機、使用者涉及“虛假投訴”,我們無從确認,但是有一點,網際網路裁員潮之下,滴滴貨運此前經曆的裁員風波确有其事,即2021年底至2022年初的滴滴裁員潮,滴滴貨運的裁員比例應該排在前列。

貨拉客、客送貨,傻傻分不清

最開始,為在赴美上市前做高估值,滴滴拓展了很多業務來向資本市場講述性感故事,比如能源故事、共享兩輪出行故事、造車故事、電商故事、旅遊故事等等。

而滴滴貨運,也是滴滴要講的故事之一。畢竟,相對于客單價更低的客運,貨運客單價高、平台抽成也能更高。

2020年6月,滴滴正式推出貨運業務。彼時,為了在使用者和司機端刷存在感,滴滴貨運重金邀請嶽雲鵬形象代言,廣告鋪天蓋地,同時“1分錢”拉貨這種下血本的宣傳政策,讓其風聲一度蓋過老大貨拉拉、快狗。

于是,上線3個月的滴滴貨運,8城訂單單日破10萬。

吐槽與投訴不斷,滴滴貨運0保證金為何頻現“羅生門”

不過,據當時媒體爆料,因為一開始滴滴貨運補貼多、抽傭少,是以不少乘客打滴滴貨運來代替滴滴客運,

這種補貼玩法在網際網路時代很常見,包括美團、餓了麼、拼多多等,均是依靠補貼玩出圈,先用高補貼、低抽傭吸引客戶、商家、司機,等形成使用者習慣之後,再逐漸提高抽傭、降低補貼。

然而,不少使用者吐槽,滴滴貨運發展至今,仍是貨拉客、客送貨,傻傻分不清,這顯然與主打安全的貨運理念相違背。加上滴滴跑腿業務,即“滴滴快送”業務的推出,三者更顯混亂。

億豹網了解到,2023年6月,滴滴推出“滴滴快送”業務,采用聚合平台模式,接入UU跑腿、達達快送、閃送、順豐同城、閃急送、麥芽田、愛跑腿等跑腿公司。

以調侃自己成了“送貨員”的滴滴司機為例,在無權檢視使用者物品的情況下,使用者使用網約車送貨有機率出現違禁品,

或許正是“跑得太快”,讓滴滴和滴滴貨運都來不及落實制度細節。

實際上,自成立後不久,滴滴貨運就和貨拉拉、滿幫、快狗打車等一衆同行一起,屢屢被監管提醒、約談,涉及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壓價競争、多重收費、違規營運等等,具體如平台随意調整計價規則、上漲會員費,平台内注冊營運的機動車噴塗流動廣告、私自拆除座位、客車載貨、非法客運、擅自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等。

有關網際網路貨運,監管曾明确提出要求,整改壓價競争、規範收費行為,消除超載超限、違規載客、運輸違禁品等安全隐患。但時至今日,各家仍在“走鋼索”。

求解:行業劣币驅逐良币?

目前,網際網路貨運市場已有幾家上市企業,包括滿幫、快狗打車,而貨拉拉的招股書也在更新當中。滴滴曾在美股市場短暫“旅居”,後選擇退市,如今亦準備赴港IPO。

吐槽與投訴不斷,滴滴貨運0保證金為何頻現“羅生門”

滴滴财報資料顯示,2023年,平台國内出行業務的總單量達108.09億單,平台國内使用者量增長至4.75億。

僅從貨運賽道而言,滴滴貨運算得上是行業後來者,自誕生之日起,就帶着“明星公司”光環。而作為一家公衆公司、平台型公司,滴滴貨運一端連着司機、一端連着使用者,涉及多方利益群體,需兼顧多方責任。

原本,市場對網際網路改變傳統貨運模式充滿期待,通過數字化方式,改變過去低效的線下交易、不透明的資訊溝通模式,讓貨運物流行業告别“小黑闆”時代。

億豹網發現,然而,在網際網路平台用科技數字化“重塑”行業的過程中,也将網際網路的一些毛病帶入了行業,以及技術黑洞、資訊洩露等,都似乎與初衷背離。

在消費者投訴平台上,各類投訴與日俱增,一邊是司機、使用者怨聲載道,一邊是公司平台捂着耳朵、閉眼宣傳;一邊是4000萬“推薦司機注冊”獎,一邊是司機激活費、會員費、違約金等各類明目收費。

在平台左右互博中,或将逐漸失去使用者和司機的雙邊信任。

一般而言,行業進步需要發展活力,需要後來者良性競争推動積極創新,但是當網際網路時代隻剩價格戰、流量戰、補貼戰等手段來争奪使用者時,難談創新,進步也無從說起,且道路越走越窄。市場期待的“鲶魚”,或許是能為行業帶來正向回報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