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夏在前,6月穿棉;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今年立夏在前還是後

作者:懶喵愛下廚

一般來說,立夏的交節時間,大多集中在5月5日、5月6日、5月7日這3天中的其中一天。今年立夏交節的具體時間,為5月5日8點09分51秒,剛好是五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也屬于曆年立夏交節中比較早的。

“立夏在前,6月穿棉;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今年立夏在前還是後

雖說立夏的公曆日期,相對來說比較固定,但在農曆日期裡卻有早晚之分。這個早晚的定義,是根據立夏的農曆日期來算的。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提到,“立夏,四月節”,意思是立夏是農曆四月的節氣。

以農曆四月初一作為一個标記點,如果一年之中的立夏時間早于此,就屬于“立夏在前”,變成了“三月節”。反之,如果立夏在四月初一之後才到,對應的就是“立夏在後”,正好是“四月節”。

“立夏在前,6月穿棉;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今年立夏在前還是後

根據立夏在農曆入節的時間不同,還有一些特别的農諺預兆。比如,在我們這,就有聽過一個說法,“立夏在前,6月穿棉;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下這句農諺,你覺得有道理嗎?

“立夏在前,6月穿棉”

這前半句的意思是,如果“立夏在前”,即農曆三月入夏,就預示着入夏較早,天氣不太穩定,有可能會降溫,出現夏天要添衣服的情況。“6月穿棉”,就是用一種誇張的比喻,來形容夏季氣候變涼的現象。

“立夏在前,6月穿棉;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今年立夏在前還是後

“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

這後半句的意思是,如果“立夏在後”,即立夏在農曆四月初一之後,就預示着入夏較晚,天氣比較熱,可能初夏就已經有了三伏天的酷熱。“6月三溫暖”,也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來形容高溫天氣,就像進三溫暖房一樣,動不動就汗流浃背。

“立夏在前,6月穿棉;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今年立夏在前還是後

這句農諺是否有依據?

其實在民間,一直是存在“早立夏、晚立夏”的說法的,舊時候很多人據此來推測整個夏天的天氣變化。不過,這些說法流傳到現在,依舊存在争議。

比如這個說法中的“早晚”,有人認為指的是入夏的農曆月份,農曆三月算早,農曆四月算晚。還有人認為“早晚”指的是入夏的具體時間,中午12點前入夏算早,中午12點後入夏算晚。

小編認為,用農曆月份判斷早晚的方法,要比用具體時辰判斷早晚的方法,要有道理一些。畢竟半天之差,算不上真正意義的“早晚”。

“立夏在前,6月穿棉;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今年立夏在前還是後

今年立夏是農曆三月二十七,還處在農曆三月,對應的就是“立夏在前,6月穿棉”。如果按照這個說法,今年的夏天不會特别熱,至少在初夏的時候,不會讓人提前感受到三伏天的酷熱難耐。

“立夏在前,6月穿棉;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這句農諺是否有依據?這裡要提到“厄爾尼諾”、“拉尼娜”這兩種氣候現象對大陸的影響。

如果趕上厄爾尼諾年,大陸常常會出現暖冬涼夏的氣候,特别是在東北地區,可能出現低溫冷害。如果趕上拉尼娜年,大陸容易出現冷冬熱夏的氣候,可能會出現少雨幹旱天氣。

“立夏在前,6月穿棉;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今年立夏在前還是後

據中國氣象局的預測,2023至2024年出現的厄爾尼諾事件,将在今年4月前後結束,但其對氣候的影響還在持續。換句話說,今年夏天氣候會受即将結束的厄爾尼諾的影響。此外,去年出現的厄爾尼諾氣候現象,也會對今年夏天氣候産生影響。

綜上來看,“立夏在前,6月穿棉;立夏在後,6月三溫暖”這句農諺,還是有幾分道理的。要想驗證對錯,隻能等正式入夏後,再做觀察。

#頭條創作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