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那年,我正式成為一名中醫。随後一直堅持在這個崗位,期間看好無數患者,積攢了很多經驗。同時我私下也會鑽研古代名家醫書,不停的精進自己,希望能幫助患者更快的恢複健康,早日擺脫病痛。
幾年前有位患者,當時他來找我,說最近幾天小腹有墜脹感,時常感到疼痛、灼熱,後來感到那裡腫痛,灼熱。
曾經去醫院打過點滴,但是沒什麼效果。經觀察得知,患者舌發紅,苔發黃、厚膩,脈滑數。我辨證為濕熱下注的問題,應通過清熱利濕、解毒的手法調理。
于是我開了這個方子,隻有車前子、土茯苓、青葙子、龍膽草4味藥組成。我告訴患者,把這些藥研成粉末,敷在疼痛的地方就行。
患者剛敷了1天,第2天痛苦就減輕了。後來連用了5天,患者的症狀都消失了,随訪1月發現沒有複發。
方子好不好用,和用多少藥材,用的是不是名貴的藥材沒有太大關系。中醫有句話叫對症下藥,隻要你找對了症結,想調理好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