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庭病床:生病在家“住院”

作者: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
家庭病床:生病在家“住院”

(健康時報記者 趙萌萌 侯佳欣 王甯)4月15日上午,北京市朝陽區六裡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家庭病床負責人萬濤背起出診箱,行走在曲折的小巷和高高矮矮的樓棟中,為家庭病床患者入戶服務。

六裡屯社群面積不大,面積4.48平方公裡。通常,萬濤隻需步行幾分鐘就能到達患者家中;去遠一點的居民家,他就騎個自行車,不出15分鐘也能到達。

家庭病床:生病在家“住院”

4月15日清晨,北京市朝陽區六裡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萬濤和護士長王青華趕往患者家裡。牛宏超 攝

對萬濤而言,這是他7年如一日的日常。2017年,北京市在多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試水開展家庭病床,六裡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7年過去,該中心共建立家庭病床186張,上門查床1486人次、上門置管231人次、上門抽血604人次、上門換藥374人次、上門出診治療7715人次。

随着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家庭病床服務作為家庭醫生服務體系的延伸和拓展應運而生。

将醫院病床“安”在家裡

初春,溫暖的陽光透窗而入,灑落在83歲江桂英(化名)的身上。

江桂英的房間是家裡采光最好的一間,房間内除了她身下的病床,不遠處還放着一台電視。“萬大夫來了嗎?他昨天不是打電話了”,江桂英扭頭看向門口,“給我換身衣裳,梳梳頭發吧,我得精精神神地見他。”

半年前,卧床多年的江桂英走了一遭鬼門關,腦梗合并肺栓塞,情況十分危急,家人手忙腳亂之後,江桂英最終有驚無險地住進了附近的一家三甲醫院。情況漸好之際,她被轉回了六裡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在這裡,他們第一次聽說了家庭病床。

家庭病床:生病在家“住院”

4月15日,北京市朝陽區六裡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萬濤醫生和護士長王青華為患者江桂英檢查身體。 侯佳欣攝

“把病床安在家裡,定期還有醫生護士上門,從來沒想過還能這樣!”江桂英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在萬濤的幫助下,家庭病床的手續很快就辦好了,她也如願回到了家中。為了讓她住得更舒服一點,兒子兒媳還配上了專門的防褥瘡氣墊。

随着一陣門鈴響起,江桂英的兒子迅速走向了門口,迎進來了萬濤和王青華。

“江阿姨,腿還疼嗎?這兩天身體感覺怎麼樣?”剛進門,萬濤和王青華輕車熟路地來到江桂英的房間,量血壓、做心電圖、檢查身體……江桂英這天精神頭很是不錯,笑眯眯地回應,“吃得好,睡得也好,感覺藥都不用吃了!”

萬濤一手慢慢地将江桂英扶起來,一手檢視着江桂英的腿腳。“年輕那會兒是幹建築的,這一片房子都是我們機關蓋的,1958年那會兒不小心從三輪上摔溝裡去了,後來身上就落下病根了。”

江桂英的兒子今年也已經50多歲了,他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因為腦梗康複治療及複查,每周需要去2次醫院。但我們這是老樓,沒有電梯,上下樓全靠擔架,隻能打120,去趟醫院就得折騰一天。現在醫生和護士直接上門,真的是給我們解決了大問題了!每一次他們來,我們心裡就特踏實。”

萬濤介紹,社群老年居民較多,高齡、中風癱瘓等失能老人需要定期檢查、治療、調整藥物及後期康複等。平時,對于換尿管、定期打點滴等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家屬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體力照顧患者,請假、送診、挂号……既讓家屬操碎了心,又讓患者奔波勞累,得不到更好的休息。

為滿足像江桂英這樣符合住院條件、需要連續治療但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動不便的患者,2017年10月,六裡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在原有家庭醫生簽約上門巡診的基礎上成立了家庭病床科,為轄區空巢、高齡、失獨等特殊人群,特别是因病行動不便符合建床條件的居民建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門醫療、護理、康複等服務。

在家“住院”還能用醫保

44歲的萬濤醫生在六裡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已有15個年頭。作為中醫全科的醫生,除了日常診療,如今還擔負着轄區家庭病床管理工作。最多時萬濤醫生負責15張家庭病床患者的管理,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101歲。他經常都是利用午休或者下班後的時間到患者家裡進行入戶服務。

在萬濤看來,“這些患者有的跟了我好多年,就像是自己家裡的老人一樣,心裡總是惦記着。”說話間,沿路不斷有買菜回來的居民和萬濤醫生熱情地打着招呼。

家庭病床:生病在家“住院”

4月15日,沿路不斷有買菜回來的居民和萬濤醫生、護士長王青華熱情地打着招呼。 侯佳欣攝

從江桂英家出來,進入另一個小區,爬上四樓,一扇虛掩着的門後,就是王大川(化名)的家。曾經180斤的他,如今被疾病折磨得不足140斤,面色也不是太好。看到了萬濤,盡管已經說話不太清楚,王大川還是盡力地和萬濤打了招呼。

“老人半身不遂四年多了,還有癫痫,時不時就要發作一次。”萬濤告訴記者,“去年因為泌尿系感染在我們中心住院,看到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我們就和家屬溝通,能不能建個家庭病床,我們每周過來,家屬一聽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在萬濤等人的精心護理下,王大川尿路感染的問題很快就解決了,不僅如此,一直困擾他的癫痫也很久都沒發作過了。

“犯起病來我和保姆兩個人都壓不住他,最嚴重的一次下巴都脫臼了,不停地吐白沫,有時候一折騰一整夜,我們也跟着提心吊膽,現在好了,都能睡個安穩覺了。”說起建立家庭病床後的變化,王大川的老伴不住地感慨。

“我們住院期間共花費4000元,報帳近3000元,自費部分僅1000多元。”王大川的老伴激動地說,好政策,讓老伴得到更好的照護,他們也還負擔得起。

萬濤告訴記者,醫生單次出診費是80元,護士出診費是50元,其餘各項醫療服務均按照單次計費,以導尿為例,單次20元,這些服務都是按照住院比例來報帳的,報帳比例在90%以上。

2016年12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釋出消息,北京市社群家庭病床醫療費用納入基本醫保報帳範圍,起付線預計可降低50%,由1300元降低至650元。如果參保人員到社群醫療機構就醫,門診報帳比例可達到90%。

另外,治療性家庭病床可以轉往社群衛生機構或大醫院,大醫院也可下轉到家庭病床,實作雙向轉診。

對于像江桂英、王大川這樣的老年人來說,能夠在家裡享受在醫院一樣的醫療服務,為提高他們自身疾病康複提供了多一種選擇。

六類病人可申請家庭病床

從2017年家庭病床服務開展以來,六裡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病床累計建床186張,上門查床1486人次、上門置管231人次、上門抽血604人次、上門換藥374人次、上門出診治療7715人次。

此外,中心建立26支家庭醫生團隊,每個團隊服務相對應的社群簽約居民,僅2023年簽約人數34469人,簽約率45.95%。在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同時,對有需求的患者開展家庭病床建床服務。

“‘家庭病床’是家庭醫生服務體系的延伸和拓展。患者既能享受國家醫保政策,又能享受醫生提供的上門醫療服務。申請家庭病床的一般都是高齡、慢性病、長期卧床、行動不便的患者,還有一部分是出院後需要延續治療和護理的患者。”六裡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業務副主任王豔紅告訴記者,“從手續上看,病人還屬于在院的患者。是以,看病也不需要來回挂号,有‘綠色通道’。”

家庭病床:生病在家“住院”

4月15日,萬濤和王青華上午看完所有的患者居民,回醫院的路上一邊走一邊讨論他們的病情。牛宏超攝

“開展家庭病床,一方面居民确有需求,另一方面社群基層醫務人員要有臨床醫療護理保障能力。”在王豔紅看來,同院内病床相比,醫務人員無法全時段待在患者身邊,同時診療環境、條件也相對弱化,醫療安全至為關鍵。患者提出申請後,需通過建床評估,診斷明确、病情已趨穩定、非危重症患者、處于疾病終末期需姑息治療等條件是門檻。

據了解,“家庭病床”服務模式是針對有建“床”需求并符合建“床”标準的患者,按“一人一檔”的原則設立家庭病床,家庭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定期提供查床、會診、治療、護理及康複等一系列豐富且專業的上門醫療服務。

“針對有需求的家庭,申請家庭病床服務的流程目前是患者或家屬向簽約機構提出建床申請,并攜帶患者相關病史資料以及身份證等,到所選擇的簽約機構申請收治。簽約機構組織建床評估後,确定建床的,按住院程式在簽約機構辦理建床手續。”王豔紅表示,目前家庭病床服務主要包括全科醫療、基本護理、康複照護、藥事服務等,且可享受醫保服務。

2007年,原北京市衛生局就曾頒布《社群衛生服務家庭病床管理辦法(試行)》,鼓勵患6種疾病的市民申請家庭病床,接受社群醫護人員上門提供的醫療服務。目前,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均在試點開展家庭病床。

王豔紅表示,家庭病床服務對于基層醫療機構都是一個較大的考驗。與傳統的門診模式相比,上門服務需要醫護人員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張家庭病床,近則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幾百米,遠則在三四公裡以外。上門出診,醫務人員要穿越紅綠燈、進小區門、通過樓道門禁、爬樓梯或坐電梯,所付出的精力遠大于院内查房。

“百姓有建床的需要,我們就要積極去做。遇到問題就多舉措解決,一點一點摸索總會找到辦法的。”在王豔紅看來,“建了床就是責任,無論風霜雨雪,無論春夏秋冬,隻要百姓需要,我們竭盡全力做他們最堅實的依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