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精品長文創作季#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我們都說藝術源于生活,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如果讓大家票選近十年來最讓你印象深刻的一個春晚獨幕喜劇作品的話,相信大多數人會直接選擇沈騰和馬麗的成名作:《扶不扶》。

這個在2014年春晚上映的獨幕喜劇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人倒了不扶人心不就倒了,人心倒了再想扶起也扶不起來了。”這句話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對“南京彭宇案”的真實寫照。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估計現在的零零後對“南京彭宇案”還沒有太大的印象,但如果說一個社會現象你就明白了。

“南京彭宇案”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在一段時間内大夥遇到老人摔倒都不敢伸出援助之手。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王法官在審理“彭宇案”時候一句:“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這句話也被當做網絡熱梗流傳好久,這中間包含了網友對王法官的嘲笑、不解。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南京彭宇案”最後的判罰結果我們也都知道,彭宇和老人家在二次開庭之前達成和解,以彭宇賠付1萬元、雙方簽訂保密協定為結局,此時劃上了一個句号。

這個案件雖然在法理上完結,蓋棺定論了。但是他所産生的巨大的社會影響遠遠沒有結束,全國各地接連出現老人摔倒無人敢扶現象,王法官也因為此案件最後落得不太好的下場。

現在大街小巷都有監控攝像頭,年輕人結伴保護的自主意識也很強,法律素養也很強,我們對于“扶不扶”的問題看的到不是太重,難以想象當初人們對“扶不扶”的疑惑和進退兩難。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一、“南京彭宇案”的案件經過

我們再次回顧一下“南京彭宇案”整個案件從發生到審理過程再到結案的大緻經過,通過回溯整個案件我們也能夠對雙方訴求有更深刻的了解。

時間來到2006年11月20日的江蘇南京,此時的水西門廣場一處公交站正在等待公共汽車的人員衆多,那時候地鐵還沒有發展起來,公共汽車還是人們的首選。

本案的主人公之一,同樣也是受害者徐壽蘭老人也在此處等待83路公共汽車。這時候兩輛83路車一前一後的駛進站台,徐壽蘭看第一輛車車比較多,就急匆匆的向第二輛83路跑去。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就在她跑到第一輛83路車後門時,被這輛車上下車的人撞倒在地。

這時候有兩個年輕人一前一後前去看望徐壽蘭,在撥打120的同時詢問她的傷勢。

這兩個人中最先走到徐壽蘭面前的就是彭宇,徐壽蘭當時對彭宇和另一個小夥表示感謝。

但因為被撞很嚴重,徐壽蘭不能自主移動,彭宇等到徐壽蘭家人到來之後才選擇離開,并且給了徐壽蘭家人200元。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徐壽蘭家人随後就将她送往醫院進行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徐壽蘭因為嚴重摔傷導緻左股骨股胫骨折,做手術的話要花費數萬元之多。

時間一轉眼來到2007年1月12日,這一天徐壽蘭将彭宇告上了南京市鼓樓區法院,要求彭宇賠償其醫藥費,精神損失費,營養費等共計13.6萬元。

徐壽蘭控訴的理由也很簡單:當時就是彭宇撞得自己,他就必須為自己負責。

彭宇這邊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他對這個徐壽蘭的起訴感到驚訝和意外。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2007年9月4日,南京鼓樓區法院一審判決彭宇應該賠付徐壽蘭40%費用總計45876.6元,彭宇不服判決表示要進行上訴,而王法官那句:“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就是在一審判決時說出的。

在随後的二審判決前,彭宇和徐壽蘭雙方達成和解,以彭宇支付1萬元給徐壽蘭作為兩方私了的最終結果,并且雙方關于此案件的資訊要絕對保密,不向外界透露。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二、案件疑點及其影響

看到這裡,有觀衆會發現上邊陳述案情似乎看不出來誰對誰錯。

确實,上邊隻是對案情經過的一個大概陳述,是客觀的不帶有感情色彩的,接下來我們再透過問題看案件。

不少觀衆内心都會有兩個疑問:徐壽蘭究竟是不是彭宇撞的?為何雙方在二次庭審前會在私下裡達成和解?

首先我們來探讨第一個問題,也是本案最至關重要的一個問題。根據雙方口供和現場目擊人口供可以明确一點:徐壽蘭确實是被人撞到的,彭宇在下車時也撞到過人。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但是彭宇辯解稱:“自己下車時雖然撞到了人,但絕對不是徐壽蘭。因為那天一次性進站的公共汽車有三輛,第二、三輛是83路,自己就是從這三輛車中的第二輛下來的,但徐壽蘭在第一輛公共汽車後門時已經被撞到了。”

當被王法官問及:“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這個問題時,彭宇稱自己是去做好事。

這個到底是不是彭宇撞的至今還沒有明确定論,隻知道他下車時确實撞到過人。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因為監控無覆寫和當時的警方第一時間做的詢問筆錄丢失等原因,沒有直接證據能夠證明是彭宇撞到人。

彭宇也許真沒有撞到徐壽蘭,也許是抓住這個由頭而極力否認自己撞上了她。

在這個問題上大有很多疑點:既然彭宇沒有撞到徐壽蘭,為何還要給徐壽蘭家人200元?既然彭宇想要做好事那麼當時為什麼沒将肇事者攔下來?這确實存疑。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雙方在第二次庭審之前私下達成和解。因為在第一次庭審過後,彭宇單方面找到了某網站新聞版塊的一個部落客,表示要控訴自己:扶人未果還反遭誣陷的事情。

該部落客将這個新聞通過短信方式發給了當時南京的主要報紙雜志社,而這些報紙雜志社在随後也争相對該案件進行報道,社會輿論随機被點燃。

因為在彭宇描述的時間中他一直是出于弱勢地位的,是以網絡輿情是站在彭宇這一邊,每天徐壽蘭都能收到大量謾罵和恐吓的郵件,而彭宇也被各路記者采訪的不厭其煩。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也因為雙方的私生活受到極大影響,是以在第二次庭審前雙方達成了和解。

雖然這個案件結束了,但因為雙方簽署了保密協定的原因這個案件知情雙方不能将相關細節告知公衆媒體。

這個時候網絡輿論關注的重點就來到王法官所說的那句:“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上,以至于“遇到老人摔到以後不敢扶”,“對王法官的人身攻擊此起彼伏”,社會影響極其深遠。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一大群不了解事情真相的人因為片面看待王法官:“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這句話進而下意識的共情彭宇,進而在主管側面上對這個案件産生偏離認識,認為彭宇沒有錯,老太太在誣陷人。

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而且事後王法官已經出面從法理依據和審理過程上進行全部解讀,回答了大家關心的話題,甚至對自己當時為什麼會問: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進行解釋。

但是這時候王法官的解釋就十分蒼白,已經沒有人關注他是怎麼解釋的了。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網絡輿論持續發酵,大家關注的重點已經在:以後遇到摔倒老人到底扶不扶的問題。

因為這件事影響實在太大,以至于王法官在事後也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

三、現如今王法官過得如何

該事件在彭宇和徐壽蘭一審後,被大衆媒體無限放大,它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已經遠遠超過所有人的預期,這場波及全中國的輿論熱點話題終究帶來了人們難以承受的事後影響。

“南京彭宇案”的三為主要人物中的兩位:彭宇和徐壽蘭因為該事件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保密協約的原因,在結案之後謝絕了一切采訪,隻剩下一位王法官深陷輿論漩渦。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事情已經到了“不處理不足以平民憤”的地步,王法官在這件事後也因為法律判決處理不當和其他原因被調離了原崗位,先是在一個街道辦事處做一名普通的從業人員。

事後王法官每每和被人談論此事,就顯得十分痛心和悲傷,自己的一輩子可能因為這一件事就被毀了,以後再也不可能做一名一審法官。

根據消息,王法官現在已經從街道辦到南京鼓樓司法所上班,作為一個幕後普通的搬磚人,司法審理等工作還是不會讓他輕易插手。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結語

“南京彭宇案”帶來的社會影響極大,它的影響地域之廣,影響人群之多,造成負面影響之大前所未有。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事後幾年内老人摔倒無人敢扶的現象經常發生。

從“南京彭宇案”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端倪:社會輿論如果任其發展是非常恐怖的,因為占據人數優勢卻不明就裡的吃瓜群衆對這些有争議的司法案件有極大的影響力。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南京彭宇案”大家都不一定了解事情的原委,甚至在關鍵證據缺失的情況下和庭審直接相關的從業人員也隻能一點一點詢問審理,這才有了: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這句話。

隻是網絡輿論時并不關心事情本身,因為王法官的一句話就能一直将他釘在恥辱柱上。但人言可畏,引爆了輿論後的王法官隻能最後“自食其果”了。

參考資料:

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227/101772.shtml(新華每日電訊:南京彭宇案後遺症)

18年前,王浩法官說:不是你撞的,幹嘛要去扶?如今他過得咋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