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任何階段,不論是青春期還是更年期,都不要賦予它特殊的意義,不要把它當作一個需要特别對待的特殊時期。
因為你越是把它當作特殊時期去應對,可能就越是會把一些正常現象放大,那麼行為上也多少會有些不當。
任何一個所謂的特殊時期都不會因為年齡或是身體特征發生一些變化而影響到心智的成熟狀況。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會認為自己非常接近一個大人了,不再需要父母過多的幹預和管束了。
他們也會為了證明自己不再是小孩子而做出許多拒父母于千裡之外的事情。
他們渴望得到父母或是來自其他成年人的認可、尊重和了解,同時他們也渴望擺脫父母的控制。
了解到這一點,很多父母就不會再固執地認為孩子是缺乏管束,一再實行更嚴格地打罵“教育”了。
阿德勒說“對大多數孩子而言,他們進入青春期後變得更自由、更獨立。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父母已經無法監控、管教自己了”
這時候父母們若是持續采取強制手段去壓抑孩子的自然反應,那麼換來的就是所謂的叛逆和對抗。
這個階段的年齡跨度非常大,大概會從14歲持續到20歲。是以此時父母們要做的是尊重孩子們身體上發生了一些變化,且需要更多獨立空間,同時孩子們需要接受自身發生的變化,這對他們自己來說也是不容易的。
青春期會讓孩子的内心變得躁動不安,因為這個漫長的階段也正是需要他們為進入成年人的世界而提前做出心理準備的階段。
也許在父母眼中會把這些都當作是小屁孩的胡思亂想,但對他們來說這些想法正預示着他們在觸及思考的邊緣。
他們會開始琢磨和自己眼前及未來有關的一切,一邊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一邊又會因為接受不了自己身體發育帶來的變化進而導緻自卑,當然也包括父母們不知如何向孩子提及的性行為,也就是對身體地探索。
這時候父母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1、對于懼怕未來的孩子,他們會因為心理壓力而導緻無法專注到學業方面,父母越是對其批評吼叫,他們就越是擔心自己會讓父母失望,那麼他們就很容易産生逃避的心理;
2、青春期的孩子内在感受其實是敏感和豐富的,父母應在日常交流中多觀察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在他們有興趣開口分享一些事物時,賦予一定的耐心,而不是隻看重成績而一味去打壓他們;
3、有些孩子會模仿成年人的姿态、消費觀,或是跟異性發生性行為,他們非常渴望自己成為一個成年人。如果這時候他們犯了錯但沒被發現,他們就會持續這些自以為是的行為;
4、有些孩子會變得沉默寡言,有想法會憋在心裡;
5、青春期的孩子會面臨比以往更大的壓力,專注力會減弱,自控行為會相對差一點。他們通常都能意識到問題所在,隻是不知道如何面對;
6、從小被忽視的孩子,青春期會希望獲得他人的欣賞,但是在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家長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加以引導,而不是繼續忽視;
7、青春期的孩子會比以往更加重視兩性關系。這裡面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青春期因為身體發育的關系,孩子會開始關注身體的變化,同時,原生家庭中親子關系的經營也是需要父母們及時關注的,一旦孩子與父母之間發生沖突、争吵,就很容易去尋找家庭以外的關系,這時候可沒辦法確定他們隻跟同性交往;
8、有些和男孩子關系比較近的女孩,會發展出抽煙、喝酒、罵人等接近男孩的壞習慣;
9、孩子從兩歲開始,就需要讓他清楚自己的性别,不要去開性别方面的玩笑,比如說某個男孩長得像女孩,或是有哪些女孩子的特質等,這些引導可能會讓他對性别産生困惑;
10、一歲多的孩子如果有撫摸自己性器官的動作,家長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而不是去刻意阻止他。也就是說不要引導孩子過度關注這方面;
11、同上,書上說一些成年人在回憶自己性行為被激起的記憶時,總是會提到他們童年時期在家中發現了家長的私人物品,包括與之相關的雜志、圖檔或是影片等。作者強調“如果孩子的性驅力不被喚醒,他的成長在這方面就不會出現問題。”
12、防衛過當式的喚醒方式還包括,父母擔心孩子在性方面懂得太少而大量給他們灌輸性知識。相對正确的做法是發現孩子開始對這方面感興趣,并主動聊到相關話題時,把他們想知道的告訴他們即可。當孩子發現自己是被接納、被了解的,就不會隐藏自己的好奇心了;
13、父母之間不要表現的過度親密,孩子可能會不習慣,或者很别扭。不同性别的孩子需要分房間睡、大一點的孩子和小孩子需要分房睡、父母和孩子需要各睡各的房間;
14、對于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無法了解的行為,不要帶着濾鏡去看待,以免在和孩子相處時引發不恰當的溝通,經營任何一段關系都不容易,尤其是親子關系,但是多花心思、多去觀察孩子的性格、喜好、習慣等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解了才能了解,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今天的分享依然是來自《你的生命意味着什麼》一書,書中與青春期相關的重要内容,基本都整理出來了。
想要了解這個階段的孩子們都在關注些什麼,可以多去各大社交平台看看相關年齡的群體釋出的,以及參與讨論的話題,從側面加深對青春期這個群體的認知,這樣也更有助于和孩子們建立良性的溝通。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家長朋友們都能擁有不錯的親子關系,也希望青春期的孩子們能解開更多困惑,保持心情愉悅。
#讀書真的很上瘾,你喜歡讀書嗎?# #以書之名##青春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