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作者:一道Talk

大陸大陸通用漢字為“簡體字”,但很多年輕人都沒聽說“二簡字”。

實際上,大陸曆史上曾經有兩次漢字簡化改革,但“二簡字”隻持續了9年,之後就被廢除。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雖然“二簡字”改革失敗,卻依舊影響深遠,很多字沿用至今,就連一些姓氏都是以改變……

當時為何要推行“二簡字”?轟轟烈烈的“二簡字”改革又為何會失敗呢?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漢字簡化的背景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靈魂,有着6000多年曆史,是人類使用時間最久的文字,也是唯一傳承至今的象形文字。

漢字雖然古老,卻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如今我們熟悉的漢字,是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發展而來,漢字的演變趨勢就是“從繁到簡”。

漢字說到底是一種文字工具,同時具有表音和表意兩種功能,實用性才是其傳承的根本。

過于繁瑣的字形,不利于書寫,有時表音和表意也會産生沖突,是以古人會有意識調整漢字。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簡體字對照表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書寫友善的“簡體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19世紀後,中國被迫打開國門,開始接觸西方文明。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中國當時的文人學者意識到,比起拉丁字母,漢字太過繁瑣,漢字簡化的方案也被提上日程。

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正式頒布,大陸開始推行簡體字,包括2235個台灣字。

第一次漢字簡化非常成功。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首先,簡體字比起傳統繁體字,筆畫明顯減少,學習成本降低,為大陸掃除文盲,實行全民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

其次,“一簡字”并非憑空創造,而是自古民間就廣泛使用的“俗字”,具有廣泛的群衆基礎,并且一簡字保留了漢字的“韻味”。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是以,與其說“一簡字”是一次改革,不如說是一次加速。

弄明白了“一簡字”為何成功,也就知道了“二簡字”為何失敗。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失敗告終的“二簡字”

1977年《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公布,但1986年“二簡字”就遭到廢除,最終以失敗告終。

二簡字的初衷是為了能進一步簡化漢字,尤其針對頻率較高的漢字。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包括使用同音代替字(“籍”簡作“笈”);

形聲字(“酒”簡作“氿”);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特征字(“貳”簡作“弍”);

輪廓字(“堂”簡作“坣”)等。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僅從筆畫數量上看,二簡字的确寫起來更加“友善”。

但也正因如此,二簡字的簡化方案太過“簡單粗暴”。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一簡字從來都不是憑空創造的,而是在古代漫長時間中逐漸演化而來,一筆一劃都有考究,整體保留了漢字獨特的美感,與繁體字有直接的繼承關系。

但二簡字過于追求減少漢字筆畫,使得這些漢字喪失了基本的審美和韻味,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當時的宣傳畫

二簡字很多簡化太過“草率”,緻使一些二簡字相似度過高,再加上二簡字本就缺乏民間使用基礎,使得二簡字的學習難度反而更大。

二簡字還有一個巨大劣勢,那就是出現了很多同音字詞,使用時會産生歧義。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大陸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就曾聯名20多位專家,對《二簡草案》提出反對意見。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周有光先生

同時,二簡字的出現有一定的曆史局限性,當時很多人相信“漢字拉丁化”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但随着中國國力提升,人們能更加客觀看待漢字,漢字資訊密度遠比拉丁文字更高,在資訊時代優勢明顯。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是以,在種種因素下,轟轟烈烈的二簡字改革失敗了。

但二簡字影響深遠,并不是全部被廢除,如今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很多字,其實就是二簡字。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二簡字的影響

二簡字改革雖然整體比較激進,但也不乏可取之處。

很多上年紀的人還會使用二簡字,最常見的就是“早餐”寫作“早歺”,“停車”寫作“仃車”。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事實上,還有一些二簡字非常成功,成為了現在的規範漢字。

比如“桔”(橘)、“炖”(燉)、“咨”(谘)等。

除此之外,受二簡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某些姓氏了。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肖”在現在生活中是常見大姓,但其實古代“肖”姓非常罕見,讀音為四聲。

而“蕭”則是古代非常古老的一個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人數衆多。但在70年代推行二簡字後,“蕭”被改為“肖”,導緻“蕭姓”也被合并到“肖姓”中,目前大陸絕大部分“肖”姓都是由“蕭”簡化而來。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再比如,“戴”與“代”本是兩個不同的姓氏,但因為“戴”在二簡字改革中被簡化為“代”,緻使大量“戴”姓改為“代”,而這開始混為一談。

還有“闫”和“閻”,原本也是兩個不同的古老姓氏,但很多“閻”姓被改為了“闫”,使得這兩個姓氏關系異常複雜。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還有“傅”姓和“付”姓,“窦”姓和“豆”姓,“藍”姓和“蘭”姓。

雖然二簡字早早廢除了,但很多人的姓氏就此改變,因為各種原因,至今沒有改回來。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二簡字的失敗,為今後的漢字改革留下了深刻的經驗教訓。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直接載體,一筆一劃都蘊含着古人千年的智慧。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同時,漢字也是不斷發展的,但這個過程是緩慢又嚴謹的,一味追求簡化隻會适得其反。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讨論。

參考資訊源:

[1]人民政協網《盡快破解因“二簡字”造成的姓氏困惑》2021.08.02

[2]上觀新聞《繁體字和簡體字我知道 那二簡字是怎麼回事?》2020.09.01

[3]光明網《簡約性與差別性 漢字演變的兩大推動因素》2023.02.26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襲至今,姓氏都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