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閩西曆史人物研究【20】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

作者:龍岩釋出

閩西曆史人物研究系列報道

【編者按】龍岩曆史悠久,秀氣鐘靈,人文荟萃,物華天寶。唐置汀州以來,曆代都曾出現一些對龍岩有重大貢獻的傑出曆史人物。他們的傑出貢獻,已積澱成為龍岩曆史文化的一筆寶貴精神财富,成為一張張亮麗的“城市名片”,激勵後人團結奮進。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市融媒體中心在“報、網、微、端”等全媒體平台開設由市委宣傳部主辦,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融媒體中心承辦的“閩西曆史人物研究”專欄,為“打好五張牌、建設新龍岩”,加快推進閩西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建設貢獻史志力量。本期刊發閩西曆史人物研究系列報道【20】《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敬請關注。

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

江兆文(1924—2020年),又名慶人,龍岩市永定區高頭鎮高南村人。他早年旅居香港,是香港永靖同鄉會創會理事長、香港閩西聯會榮譽會長、香港永定會館榮譽會長、原閩西職業大學校董會副董事長、金豐中學名譽校長,是福建在港同胞的傑出代表。他愛國愛港愛鄉,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回到内地投資的港商,被贊譽為“浙江改革開放港商投資第一人”,也是新時期最早回到福建投資辦廠的港商之一。他一生勤儉節約,卻傾情回報家鄉,熱情支援家鄉建設,秉持“功莫大于興教,德莫高于育人”的理念,鐘情于扶持家鄉的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改革開放後,先後為福建教育等公益事業捐贈2000多萬元。2003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向江兆文頒發榮譽證書,以表彰他“熱忱支援福建教育事業并作出了重大貢獻”。

閩西曆史人物研究【20】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

1974年江兆文(坐者)與兒子江全孚在廣州合影

“結緣”教育 “善厚”創業

1924年11月,江兆文出生在永定高頭鎮高南村的漸鴻樓。父親江舉祥是一位勤勞敦厚的莊稼漢子,母親盧開蓮也是一位吃苦耐勞的農家婦女。他們恪守“養子過學堂”的祖訓,江兆文在七八歲時就被送到國小讀書。青少年時期,江兆文先後輾轉到遷至平和小溪的廈門雙十中學、南靖的福建大同中學,以及粵東的廣東大埔中學求學。1943年春中學畢業後,他回到家鄉南山國小任教,當起一名教書先生,進而一輩子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

閩西曆史人物研究【20】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

1985年5月,龍岩地區行署向江兆文贈送“愛國愛鄉 捐資辦學”紀念牌匾

1946年,在親戚的協助下,江兆文離開家鄉,經廣州來到香港謀生。但是,他還是割舍不斷教書情緣,依舊回到南山國小一心一意當他的“孩子王”。1948年底,江兆文又應邀赴香港探親。留港期間,他曾到《星島日報》社工作,先當校對,後當記者。第二年春天,他不幸生了一場大病,病愈回鄉,仍舊在南山國小任教。

1951年5月,他應在香港的弟弟江啟文的要求,第三次到了香港。到香港後,他仍回《星島日報》社工作。後來,他應親戚之邀協助經營一心搪瓷廠。1956年,江兆文兄弟商議,決定由江啟文回家鄉奉養雙親,江兆文則留在香港另謀發展。這個時期,他在《循環日報》社工作,跟香港社會各階層有了廣泛的接觸,對香港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了解更為深刻。他見到有好做的生意也涉足其中。1962年,開始經營房地産業等,慢慢地積累起了一定的創業資金。旅居香港的江兆文經常寄錢寄物回到永定高頭,供養父母。

20世紀70年代,香港制衣業迅速崛起。1972年,江兆文在友人的幫助下,抓住時機,創辦香港南康織布廠,主要生産美式牛仔服裝的布料。接着,他又辦起美德廉制衣廠和康年漿染廠。在“善任厚待,人自感奮”的經營理念下,他的企業從原材料生産發展到成品制造和市場銷售一體化經營的企業,效益日益增進。20世紀80年代,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不斷興起,江兆文當機立斷,及時更新生産線和其他設施,經營效益一再攀升。江兆文正是依靠他的聰明才智和艱辛拼搏,在競争激烈的香港市場中,赢得了他事業發展的一席之地。

敢為人先 回鄉投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然而,當外國企業對來華投資仍然充滿疑慮、徘徊不前時,一批心系祖國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毅然率先邁出了回到内地(大陸)投資的第一步,港胞江兆文正是其中之一。

閩西曆史人物研究【20】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
閩西曆史人物研究【20】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
閩西曆史人物研究【20】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

《中外合營企業準許證書》見證了中國内地一段對外開放、利用外資的曆史

1979年,30多年沒有回到家鄉的江兆文終于踏上了他魂牽夢索的家鄉故土。回鄉期間,他了解到古竹、高頭的茶農,由于自制茶葉的工藝簡單,産品檔次低,價錢低,收入微薄。于是,時任香港新藝行董事長江兆文和股東江大可、江盛達等商量後,以補償貿易形式,投資3.5萬美元,從香港進口一套制茶裝置,在高頭松林墩創辦高頭金山精制茶廠。1980年7月,金山茶廠開業,生産制作“金山烏龍茶”,是永定縣第一家補償貿易鄉鎮企業。有人問江兆文:“在山鄉辦廠,你不怕蝕本嗎?”他回答道:“久居港澳,心懷故鄉,希圖報效,已非一日!”金山茶廠投産後,平均每年精制茶葉7500公斤,成為當年永定第一批出口的茶葉産品。

1980年,江兆文再次回到内地,在江浙一帶經過幾個月考察後,發現了浙江商機:浙江擁有曆史悠久的藤編工藝,制作出的藤制家具有透氣性佳、手感清爽、舒适别緻等特點,非常适宜銷往潮濕、悶熱的東南亞國家。随即,他向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了投資合辦企業的意向。1980年5月21日,浙江省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送出了《關于成立西湖藤器企業有限公司的報告》,并于7月8日發出浙江省有史以來的第一份《中外合營企業準許證書》。同年7月8日,浙江省二輕局家具雜品工業公司與香港新藝行合資成立的“西湖藤器企業有限公司”正式營業,這是浙江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江兆文也是以成為“浙江改革開放港商投資第一人”。在當時,這樣的外商投資企業,全國僅有17家。到1983年,西湖藤器公司已經建立12個生産點,從業人員由400人發展到2000多人,浙江藤器行業由衰轉盛,西湖藤器成為當時的耀眼标杆。

此後,江兆文在内地的投資越來越多,涉及茶葉、藤器、地産、水電、釀酒等諸多行業。1988年,江兆文和港胞遊尚群共同投資300萬元,與永定縣林化廠合作興辦三林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産洗潔精、發型定型劑等日用化工産品。當時有人勸江兆文,認為這種農林型的投資周期長、利潤低,不合算。他斬釘截鐵地說,能夠幫助家鄉經濟發展,即使不賺錢,也值得。江兆文還無償贈送80台織布機給永定縣,永康織布廠由此于1988年8月創辦,當年12月試投産,1990年3月正式投産,開發新産品蚊帳布、毛巾等,填補了永定縣織布行業空白。

20世紀90年代初,江兆文先後創辦或與同仁合作,在山東萊州、江蘇南京、廣東深圳等地開辦了萊輝地産有限公司、南京面包廠、深圳思美聯發酒樓等實業。

1995年,永定縣因建火電廠,資金短缺,為解燃眉之急,江兆文挺身而出,投資800萬元買下永定百丈漈電業有限公司80%的股份,以助家鄉基礎設施建設。而電業每年獲利,他分文不取,全部用于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此外,他還投資了永定洋多培育水電有限公司、金德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傾力支援家鄉建設。

情系桑梓 興教育才

“功莫大于興教,德莫高于育人”,這是江兆文一生信奉,展現了他對教育事業的遠見卓識,也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尚不富裕的江兆文就開始為家鄉捐資興教。1963年,當得知高頭民校辦得出色時,他在給侄子的信中表示“我當竭力支援!”不久,他輾轉托人給民校送上30多套教科書、10多套運動服、2盞汽燈和一些辦公用品。

1979年,江兆文終于踏上回鄉之路,雖然疼愛他的父母都已離世,但是他對家鄉的感情依然熾熱。當年,他向金豐中學資助價值500元的收錄機1台,出資1萬元興建教室1座。從此後,他捐資興教和興辦公益事業從未中斷。

閩西曆史人物研究【20】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

江兆文先後資助永定金豐中學近2000萬元,極大地改善這所山村學校辦學條件。(永定區高頭鎮供圖)

1979—2020年,江兆文先後向永定區金豐中學,永定區老年協會,永定區中醫院,永定區聾啞學校,永定區僑育中學,高頭鄉高南、高北、高東、高聯國小,奧杳吳屋國小,高陂、坎市等地中國小,以及長汀職業中專、原閩西職業大學、連城客家方志館等機關捐贈2000多萬元,其中資助金豐中學近2000萬元。

閩西職業大學(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龍岩唯一一所公辦高職高專院校。20世紀90年代,江兆文曾擔任閩西大學校董會副董事長多年,多次向閩西大學捐贈,如:1993年捐贈豐田面包車1部,1994年捐贈1萬元人民币,1998年又捐贈10萬元人民币,還設立江兆文特困生補助獎,支援家鄉高等職業教育。

閩西曆史人物研究【20】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

江兆文為永定金豐中學捐建的教師樓和體育館。(永定區高頭鎮供圖)

1993年12月,永定縣人民政府聘任江兆文為金豐中學名譽校長。他擔任名譽校長後,不遺餘力地為金豐中學捐助,出資興建教學樓、圖書館、科技大樓等學校基礎設施,還購置了大量教學裝置,幫助金豐中學複辦高中。2004年,經福建省教育廳準許金豐中學為省三級達标學校。他先後捐資200多萬元作為學校獎教助學基金,并對于農村貧困學生予以免費入學。40多年間,他先後資助了1500多名學生上學,獎掖了近500名優秀教師。2017年5月底,已是93歲的江兆文不顧年高體弱,坐着輪椅,專程從香港千裡迢迢回到家鄉,親自為金豐中學26名優秀教師頒發“江兆文先生獎教金”。

1983年,江兆文與遊尚群等創立了香港永靖同鄉會,先後擔任理事長和會長。此外,他還擔任香港閩西同鄉聯合會第一副會長。為了家鄉建設事業,他牽頭組織了諸多捐資項目。如,1996年8月永定遭受特大洪災,江兆文帶頭捐資7萬港元,同時積極動員在港鄉親捐款。

江兆文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共育有1子9女,他們都各有所成。江兆文注重把自己愛國愛鄉的情懷不斷向子女傳遞,對子女諄諄教導:“取之社會的錢财,就要用到祖國、家鄉去。”他的言傳身教影響着子孫。2019年11月,95歲高齡的江兆文最後一次回鄉,捐助30多萬元在村裡興建敬賢公園、文化館,還動員他的子孫捐資近40萬元牽頭修建崇本宗祠等。他的兒子江全孚現在擔任香港兩岸客家聯會創會會長,從小耳濡目染,多年來緻力于團結廣大福建在港鄉親,積極參與香港社會事務,努力為推動閩港合作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梁,為推動香港社會繁榮和福建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020年11月5日,江兆文在香港沙田逝世,享年96歲。

閩西曆史人物研究【20】江兆文:率先回鄉投資、助教的港胞楷模

2003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向江兆文頒發榮譽證書。

為彰顯江兆文功德,1985年5月,龍岩地區行署向江兆文贈送“愛國愛鄉 捐資辦學”紀念牌匾。1995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向江兆文贈送“樂育英才”紀念牌匾。2002年11月,龍岩市人民政府授予江兆文“龍岩市榮譽市民”稱号。2003年4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在永定縣金豐中學為江兆文設立功德碑。功德碑上書:“香港同胞江兆文先生,祖籍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情系桑梓、慷慨捐資、興學育才。為頌揚功德,激勵學子奮發進取,特立此碑。”2006年10月,江兆文獲評為“中華孝親敬老之星”。2009年11月,永定縣人民政府授予江兆文“永定縣榮譽市民”稱号。

(執筆:中共龍岩市永定區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林添茂 江燕源 中共龍岩市永定區委宣傳部 蘇志強)

資料來源:

1.《永定縣志》,永定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1994年4月第1版,第704頁。

2.《永定縣志(1988—2000)》,永定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第1版。

3.《永定年鑒(2021)》,中共龍岩市永定區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編,福建省地圖出版社出版2022年1月第1版,第351—352頁。

4.《濟陽郡永定江氏宗譜》,永定江氏宗譜編纂委員會編,2003年秋,第1000頁。

5.《仁風行故裡——江兆文先生關愛家鄉紀》,福建省永定縣歸國華僑聯合會編,2010年11月。

6.《“西湖藤器”打開利用外資的大門》,浙江省委黨史學習教育上司小組辦公室報送,“學習強國”學習平台,2021年6月2日。

7.《永定客家人物》《永定客家人物》編委會編,2008年5月,第536—540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