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癌症高發,都是味精惹的禍?提醒:真正緻癌的是5種調味品

作者:DrX說

國人在做飯這件事上,特别講究一個“鮮”字,圍繞着這個鮮字,人們也發明了衆多調味品,比如醬油、蚝油、雞精、味精...

尤其是味精,作為十分流行的調味品,幾乎在家家戶戶的廚房中都能見到味精的身影。但是這幾年有個很反常的現象,就是用味精的人越來越少,甚至有些家庭徹底不用味精了。

為什麼大家突然都不用味精了?為此我曾問過家裡的長輩,長輩一聽說味精,馬上義憤填膺地說:“味精這東西肯定不能用啊,都說吃了緻癌你難道不知道嗎?”

我很不解:“好端端的味精,怎麼就緻癌了呢?”長輩反駁說:“味精都是化工合成的,聽說加熱了還會緻癌呢!”

中國癌症高發,都是味精惹的禍?提醒:真正緻癌的是5種調味品

其實很多不用味精的人,都是這種想法。随着人們健康意識的普遍提高,越來越多人為了健康,加入養生行列中去。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人們明明越來越重視健康了,為何大陸新發癌症病例還在逐年增加?

是以,人們普遍認為,越來越多人得癌症,和味精有關。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味精真的不能吃了嗎?

味精是“化工合成”的,吃了會緻癌?

這麼說确實太冤枉味精了,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的鈉鹽,而正是這個東西賦予了味精的鮮味。在《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GB 2760-2014)中就明确規定了,谷氨酸鈉是可以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産需要适量使用的增味劑。

最早的味精是從海帶中提取的,随着科技的發展,這些年生産味精已經發展成了一項很成熟的技術,現在主流的核心工藝不是大家以為的“化工合成”,而是發酵,并且用到的原料大多是澱粉或者糖蜜。

在《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味精》中就對味精做出了明确的定義:味精是以碳水化合物(如澱粉、玉米、糖蜜等糖質)為原料,經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等)發酵、提取、中和、結晶、分離、幹燥而制成的具有特殊鮮味的白色結晶或粉末狀調味品。

是以說味精是化工合成的,純屬無稽之談。

關于味精緻癌的說法,最多的認為“味精加熱後會産生焦谷氨酸鈉,并對人體緻癌”。事實上,谷氨酸鈉不是一遇熱就會産生焦谷氨酸鈉,隻有溫度超過120℃才會産生,并且這個比例很小。更重要的是,焦谷氨酸鈉對人體是安全的,毒性低,而且根本不會緻癌。

中國癌症高發,都是味精惹的禍?提醒:真正緻癌的是5種調味品

看到這,也許有人會說,那為什麼我每次吃完放味精的菜以後就會感覺不舒服,總是口幹舌燥的?

這真的不怪味精,罪魁禍首很可能是味精裡面的鈉。通常情況下,1克味精中的鈉含量為130毫克左右,不僅味精中含有鈉,常見的雞精、蚝油、醬油和醬油等調味品中都含有鈉,這就導緻我們在無形中攝入的鈉超标了。

這也是我們大量食用味精後,為什麼會不舒服和口幹舌燥、頭痛的原因,當然,也有可能是食物過敏的緣故。

5種調味品,真的要少碰!

①配制醬油

大家可以看看自家的醬油瓶身上是否有“配制醬油”這幾個字,如果有的話趕緊扔掉,不要心疼!

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釋出《關于加強醬油和食醋品質安全監督管理的公告》,公告指出,醬油和食醋生産企業不得再生産銷售标示為“配制醬油”“配制食醋”的産品。

此外,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醬油》的要求,醬油生産應該具有完整的發酵釀造工藝,不得使用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等原料配制生産醬油。

中國癌症高發,都是味精惹的禍?提醒:真正緻癌的是5種調味品

也就是說,配制醬油其實就是以釀造醬油為主體,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和食品添加劑等,配制成的液體調味品。

配制醬油之是以被禁止,是因為這種醬油在生産時容易造成氯丙醇污染,氯丙醇有着急、慢性毒性作用,還有遺傳毒性、生殖毒性、神經毒性和緻癌性。

②儲存不當的蚝油

蚝油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營養物質,這就導緻蚝油在開封後一旦儲存不當,就很容易發生氧化分解,被有害物生物污染,引發腐敗黴變。

蚝油在變質後,會産生一些有害物質,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級緻癌物黃曲黴毒素。黃曲黴毒素很耐熱,哪怕高溫烹饪也很難殺滅,長期攝入會大大增加患癌風險。

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蚝油瓶身上基本都寫着“建議放入冰箱冷藏”的提醒,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些提醒,開蓋後直接放在竈台邊以及室溫下儲存。如果你家蚝油放在室溫下,并且狀态也由黏稠變成了很稀的,很容易倒出來,那說明這個蚝油很可能已經變質了。

中國癌症高發,都是味精惹的禍?提醒:真正緻癌的是5種調味品

③土榨油

有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覺得土榨油是純手工制作的,食用起來更安全,口感也更好。殊不知,土榨油原來無法保證,沒有經過精煉,可能存在煙點多、雜質多等問題,并且還可能存在黃曲黴素的健康隐患,長期食用可能會增加肝癌和肺癌的發生風險。

④有異味的辣椒醬、番茄醬、花生醬和沙拉醬

這些調味品通常含有較高的油脂,在貯藏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脂肪氧化,如果産生異味或者哈喇味,往往意味着所産生的醛、酮和酸等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這不僅會使營養品質和風味大打折扣,還很容易發生黴變,最終産生黃曲黴素。

⑤魚露

魚露又稱魚醬油,在大陸廣東福建等南部沿海地區比較常見。

魚露在制作時需要發酵,發酵過程中可能會産生乙酸乙酯,長期大量攝入乙酸乙酯不僅會對鼻咽喉等部位造成刺激,還可能對肝髒和腎髒等造成損傷。

另外,由于魚露是經長時間發酵制作而成的,是以在這個過程中還可能産生白地露和黃曲黴等真菌。魚露在制作過程中還可能産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進入人體後會通過新陳代謝轉化成N-亞硝基化合物,這些都是緻癌的!

關于調味品的問題,今天算是一次性說清楚了,希望大家能夠科學理性看待。能用的就用,科學使用,不能用的千萬不要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