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杯茶裡的山海叙事

作者:南方周末

一片好茶,生于沃土,福鼎人一手握住百年匠心的傳承,一手擁抱現代化工藝的東風,在守正與創新的交彙點,将白茶推向世界。從此,好茶與更多能讀懂它的人終于相遇。

文 | 阮白卿

中國曆史的底色裡,有一種綠,是延綿的茶山在春潮湧動中孕育出的新芽。

倘若沿着杯中浮沉的茶葉不斷向曆史縱深追尋,中國的茶文化之根最遠可溯至神農氏。飲茶最初僅是解渴,但随着曆史的推移,人們逐漸對茶水、火候、器具等等環節賦予了一系列精神内涵。

茶文化興于唐代,盛于宋、明,傳承至今,每個人都能夠從豐富的茶葉品類中尋找到自己喜愛的口味。然而,從一枚葉片在枝頭萌生,到杯中茶水清香撲鼻,這段過程中蘊藏着制茶的古老傳統,也融入了對工藝的創新追求。

帶着對茶文化的好奇和心動,專注人像攝影40年的攝影師肖全來到山海之間的福鼎,開啟了一次白茶溯源之旅,在與福鼎白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林振傳的交流互動中,一品春天好味。

視訊加載中...

山間一片葉

早在隋唐時代,“白茶”之名就已經進入學者的視線。隋代《永嘉圖經》記載,“永嘉縣東三百裡有白茶山。”此後,茶聖陸羽著《茶經》時遍數好茶,援引了這段文字,成為今天人們認識白茶的起源。

白茶山,便是今天福建省福鼎市的太姥山。近年的考古發掘也将白茶的曆史與福鼎牢牢綁定。2009年,陝西藍田的宋代呂氏家族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一枚銅質渣鬥中有三十多枚儲存完整的茶葉,經過學者考證,認定為白茶,來自與陝西相隔千裡的福鼎。

憑借柔和清淡的口感協調大部分人的口味,白茶在民間迅速走俏。宋徽宗趙佶酷愛飲茶,甚至親自動筆為天下名茶背書,著成《大觀茶論》,其中評價白茶曰:“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蓋非人力所可緻。”

“偶然生出”,這句評語樸實而有力,但白茶生于福鼎,從地理上看卻并非偶然。

福鼎位于福建省東北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山區大片丘陵地。顯著的海洋性氣候帶來了恰到好處的海拔、濕度和氣溫,這也是決定白茶口感的關鍵。福鼎的高海拔正印證了“高山雲霧出好茶”的法則,低溫環境令茶葉降低了濃澀感,茶湯入口絲滑清淡。高海拔地區往往天氣惡劣,但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福鼎并無此顧慮。盡管海拔高,卻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與海的環抱共同護佑了這裡的萬頃茶園。

一杯茶裡的山海叙事

位于福鼎的萬頃茶園

在磻溪,人們可以透過560畝的一頂山森林茶園,窺見孕育優質白茶的奧秘。這個福鼎大毫茶的茶樹生長基地,森林覆寫率高達82.9%,常年雲霧缭繞,空氣清新。傳統茶園為了追求效率,通常最大化利用土壤,茶樹擠擠挨挨。但一頂山森林茶園反其道而行,采用“單株點狀”種植模式,讓茶樹與林木共成長,給予每一枝每一葉充分自由的生長空間。山泉、雲霧、森林、光照……大自然慷慨地給了這片土地無數饋贈,令白茶從山海之中走出,成為福鼎的獨有名片。

一杯茶裡的山海叙事

高山雲霧間的一頂山森林茶園

從千年前史料記載中的一句“白茶山”,到今天與整個福鼎牢牢相連的白茶符号,一片茶葉,承載着福建人的山海精神,由此開始走向世界。

守正創新,人與好茶遇

福鼎白茶在中國茶文化中的崛起,離不開匠人們延續千年的傳統制茶工藝。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福鼎白茶制作技藝”是其中唯一的白茶代表。

19世紀末,白茶就已基本确定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四大品種,制茶流程也沿用至今。白茶不經殺青或揉撚,隻需晾曬或“文火足幹”,這樣才能令外形完整,滿披白毫。

福鼎白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林振傳,将家族百年來一脈相傳的白茶制作技藝總結為“開合精成”。

開,即開青均勻,要求将茶鮮葉薄厚适中且均勻地攤放在竹篩上。根據竹篩大小、茶葉老嫩、每枚芽上葉片數量的不同,每平米允許攤放的嫩葉重量有着嚴格的規定。合,即合青走水,萎凋至含水率30%-40%的茶葉需要并篩,這樣才能使茶葉均勻、緩慢地走水,給味覺以充足的時間。精,即層層精制,為了避免茶葉斷碎,這一步是尤其需要謹慎的工序。經過搖篩,僅有75%左右的精華茶葉可以保留并進入下一步的生産。成,即成香定韻,将茶葉靜置于焙籠後低溫慢焙,茶葉的撲鼻清香,将在這個工序中得到催化和升華。

“開合精成”四個字的背後,其實是無法量化的經驗積累。僅“開青”一道工序,制茶人至少學習三年才能掌握。

一杯茶裡的山海叙事

福鼎白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林振傳

看似不太複雜的流程,細究下來并不簡單,僅僅是“如何讓嫩葉散失水分”這一步,就足以讓白茶的口感出現雲泥之别。這個環節在傳統制茶工藝中被稱為“萎凋”。《中國茶的基本》一書中指出,“萎凋是優質白茶的最關鍵工序,需要苛刻的時間、溫度、濕度條件。”傳統技藝普遍采用日光萎凋,然而适合白茶生長的潮濕氣候,恰恰無法滿足大規模量産的需要。

“靠天吃飯”成了白茶走出福鼎的第一道難關。山與海不但護佑了白茶的繁茂,也孕育了福鼎人勤勞探索的精神。

想要讓更多人品到一杯好茶的茶人們,開始思考如何脫離對“天”的依賴。

怎麼才能脫離對自然光照和溫度的依賴?成為擺在林振傳與福建農林大學研發團隊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初始,他們嘗試用熱風作為日光的補充,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自然光照不穩定的情況,但一段時間後,發現熱風的濕度和溫度又不太穩定。經過進一步的研究,他們最終用上了LED光源,不但溫度和濕度完全可控,而且出品标準統一,至此,白茶終于進一步告别了“靠天吃飯”的随機出品。

一杯茶裡的山海叙事

LED光源白茶複式萎凋自動化生産流水線

以LED光源白茶複式萎凋自動化生産流水線作為起點,林振傳及其一手創辦的“品品香”白茶品牌開發了一整條白茶精制自動化生産流水線。一枚茶葉進入流水線,經過篩分、風選、色選、靜電除雜、人工揀剔、勻堆等六道精制工序,反複挑揀,層層淘汰,隻取最為精華的部分,才能來到品茶人面前。

一片好茶,生于沃土,福鼎人一手握住百年匠心的傳承,一手擁抱現代化工藝的東風,在守正與創新的交彙點,将白茶推向世界。從此,好茶與更多能讀懂它的人終于相遇。

山海之間,一品春天

從傳統種茶世家到白茶品牌引領者,林振傳同樣走過了相當曲折的道路。

20歲出頭的時候,林振傳曾是個标準的“茶農”,采摘茶葉加工成毛茶賣給集體茶廠,這為他一生在茶園中浮沉打下了紮實的基礎。90年代,福鼎白茶搭上了外貿的東風,品品香的前身“一品香茶廠”也在出口經濟的浪潮中問世。

假如單看出口創收,白茶的确賺到了不少外彙,但始終令人遺憾的是,福鼎的這張名片竟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響當當的品牌。林振傳骨子裡的山海精神,推動着他帶領福鼎白茶走出銷量“陷阱”。

2000年後,林振傳決定從出口轉向内銷,把“品品香”做成福鼎白茶的第一塊招牌。經過十多年的磨練,36歲時,林振傳終于完成了向一名品牌創始人的蛻變。

一杯茶裡的山海叙事

品牌打造的20年,也伴随着林振傳制茶技藝的不斷進階。盡管家學淵源,但他始終認為“人外有人”。為了讓自己的手藝更為精進,林振傳先後拜師新工藝白茶創始人王奕森、福鼎白茶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梅相靖,還到高校的茶學專業進修。

福鼎白茶打破江浙滬市場以綠茶為主導的局面,便得益于這段潛修。新工藝白茶在傳統制法的基礎上增加了輕揉撚的工序,這樣制出的茶葉滋味更加濃厚,也貼合現代人的味覺。

品品香打開了新市場,白茶的銷量上去了,但市面上魚目混珠的“假老白茶”也随之出現。為了避免愛茶人花大價錢卻買到假茶,林振傳推出了主打老白茶的“曬白金”系列,将茶的年份、等級和産地以4位編碼的方式明确标注。“老白茶”的定義終于形成了标準規範。

一杯茶裡的山海叙事

林振傳和他的品品香,在白茶的創新上從未止步。在實際調研中,他們發現許多愛茶人苦惱于傳統白茶茶餅的體形、品飲時不易撬開,無法在旅途中品到一杯好茶。于是他們進一步改良“曬白金”,将大茶餅改制成巧克力形狀的“小磚”,一粒一泡,免稱免撬,大大簡化了品飲的過程,也讓更多消費者可以輕松品飲一杯好茶。

自此,引導行業标準化運作成為林振傳寄托在品牌身上的責任。從福鼎來,回福鼎去,也是對這片土地上的山與海的眷戀。

一個好的品牌如何帶起整個福鼎白茶的風潮?林振傳已經打開了屬于自己的市場,整個行業的産業化生态則需要聯合更多個體參與進來。2018年,林振傳開始緻力于打造“茶業産業化聯合體生态”。

一杯茶裡的山海叙事

這一生态以茶農的家庭農場為基礎,以農民合作社為紐帶,以門店為終端,企業、聯合體與農民三級關聯,建構了高安全、高品質、高效率的供應鍊管理系統。高标準、科技化的制茶工藝通過這一生态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标準化,最終惠及福鼎鄉村,美好千家萬戶。聯合體中三年增收6倍的茶農,在福鼎白茶這張城市名片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覆寫福鼎全域可種植茶園總面積12%的品品香,仍然在産業規模擴張的程序中加速前行。2023年,占地面積80.6畝的品品香白茶産業園投入使用,這是福鼎首個集标準化、智能化、自動化生産和科技創新及資訊化管理為一體的白茶産業園,也是白茶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超級工廠”。這個連續10年在全國白茶行業銷量領先的品牌,正站在科技賦能的風口上,引領整個産業一品中國茶文化的又一個春天。

從山海之間走出的白茶,曾藏于深巷,曾仰賴自然,但它最終找到了産業化的歸宿,得以把整個福鼎的春天帶向更廣闊的天地。今天,無論人們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可以品味到白茶特有的清香,那是新一代茶人對山海精神的最佳诠釋。一杯白茶,與福鼎共享,與世界共享。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