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倒計時2天】七星九美十三香,槐蔭鄉村正成為“城市邊的夢想田園”

作者:山東商報速豹新聞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高建軍

無論你到過或沒到過槐蔭區,想必都聽過一個詞“七星九美十三香”,這有什麼寓意呢?

我們都知道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黃河見證着華夏民族曆史的變遷、文明的發展,養育着在黃河沿岸的一個又一個的村莊。

槐蔭區作為濟南的“西大門”,肩負西興的重任。黃河九曲十八彎,在槐蔭劃過一道美麗的曲線,串起大大小小29個村莊,槐蔭區将其稱為“七星九美十三香”:“七星”即玉清湖街道黃河壩北7個村;“九美”即美裡湖街道沿黃9個村;“十三香”即吳家堡街道沿黃13個村。

黃河也孕育出槐蔭四寶,飽滿黏香的吳家堡大米、脆甜可口的吳家堡白蓮藕、清香營養的玉清湖圓蔥、鮮嫩爽口的西郊蓋韭是槐蔭生态農業的代表,合稱“槐蔭四寶”。

【倒計時2天】七星九美十三香,槐蔭鄉村正成為“城市邊的夢想田園”

玉清湖——“七星”

槐蔭轄區内玉清湖街道因玉清湖水庫而得名,轄區有四水一湖一濕地(黃河、南水北調河(長江水)、玉符河、小清河、玉清湖水庫、濟西濕地)。因街道生态資源,尤其是水資源豐富,“水景扇形畫,生态玉清湖”便成了其發展定位。

槐蔭四寶中的黃皮圓蔥最好在北緯37°區域種植,濟南正好位于此,再加上每年4到5月氣溫急劇上升,大溫差保護了圓蔥糖度不流失,同時輔以玉清湖優質的水資源,使得玉清湖圓蔥品質高、球形好、耐貯存,糖度最高能達到12%—13%,生吃不嗆不辣。

槐蔭四寶中的西郊蓋韭是濟南傳統蔬菜之一,因其起源于濟南西郊,陽畦栽培,栽培方式獨特,最初依靠風障和草苫或葦毛覆寫保溫,是冬春供應青韭的一種栽培方式,故名“西郊蓋韭”。

大李村300餘畝百合花海早已火爆出圈,成了濟南市民近郊遊的新的網紅打卡地。每年五一假期前後,百合花迎來盛花期,不同品種的鮮花五顔六色、挨挨擠擠,在田間地頭競相開放、芬芳四溢,把鄉村田園裝扮得如詩如畫。

小清河風景秀麗,逐水而生、枕水而居的濟南人,因感情深厚稱其為“母親河”。而小清河的源頭,正是在玉清湖街道睦裡村。

睦裡閘,坐落于山東黃河右岸的槐蔭區睦裡村南鄰,作為小清河源頭水閘而盛名。站在睦裡閘之上放眼遠眺,來自東向的玉符河與來自西向的黃河緩緩彙入閘下,一半綠一半黃的溪流泾渭相擁,逐漸相融,朝着渤海悠然流淌,形成了小清河源頭特有的水文景觀。

【倒計時2天】七星九美十三香,槐蔭鄉村正成為“城市邊的夢想田園”

美裡湖——“九美”

美裡湖街道辦事處位于濟南西北部,北依黃河、南望小清河,占地面積22平方公裡。俯瞰美裡湖街道,宛如一葉銀杏,燦爛如光。南部,小清河水清、岸綠、宜居、宜遊;中部,濟南槐蔭經濟開發區高端制造業雲集;北部,蜿蜒的黃河南岸,9個村莊若隐若現,“沿黃九美”由此而生。

這裡有鄉村振興的最美畫卷:“千畝銀杏林”網紅打卡地、如詩如畫的美裡湖濕地公園,邱莊和範莊是濟南市第一批鄉村振興齊魯樣闆村,黃河沿岸形成了春花爛漫、夏荷依依、秋葉金黃、冬雪封河的優美自然景觀。

位于片區西部的美裡湖濕地公園,總占地面積750畝,自然資源豐富壯美。踩着水韻的垂釣園依水而建、錯落相連。無邊的稻田、成行的岸柳、彎彎的碧溪——“沿黃九美”的韻味就掩映在這綠樹藍天、碧水清流之中。

“南有紅葉谷,北覽銀杏林”,全國黃河流域最大的銀杏林生長于此,被譽為濟南最美“銀杏長廊”,面積1100多畝的10多萬株銀杏樹是泉城最明豔動人的色彩。

【倒計時2天】七星九美十三香,槐蔭鄉村正成為“城市邊的夢想田園”

吳家堡——“十三香”

槐蔭區吳家堡七裡鋪村緊鄰黃河、小清河、玉清湖,位于濟南市“泉城稻花香”田園綜合體中心地帶,先後獲得省級文明村鎮、省級美麗鄉村等榮譽稱号。走進七裡鋪村,微風拂過、稻花飄香、水田千頃、岸柳成行,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畫卷。

而半個多世紀前,這裡卻是一片貧瘠的鹽堿地。地不能盡其力,人不能盡其能,貧瘠的鹽堿地,讓老百姓連基本的溫飽都成了難題。為了讓村民不再餓肚子,全村一代又一代人在“稻改”路上前仆後繼,他們通過種植水稻改造澇窪鹽堿地,最終實作了荒田變良田的華麗轉變。眼下,七裡鋪村正在以堅韌的“稻改精神”探索農村發展新模式,在鄉村振興的舞台上大展拳腳。

如今,吳家堡大米越做越強,随着“槐蔭四寶”的強勢崛起,槐蔭在特色農業發展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之路。近年來,吳家堡等槐蔭沿黃區域乘“鄉村振興”東風,大力發展特色水稻種植,挖掘農業種植觀光,探索稻蝦稻蟹混養等新型生态農業模式,為做大做強富有槐蔭特色的農業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槐蔭區全力推動沿黃“七星九美十三香”29個村“串聯成珠”,讓槐蔭走出了一條“綠色農業+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之路,舉辦插秧節、豐收節等活動,打造柳夢長廊、銀杏大道等遠近聞名的網紅道路……槐蔭知名度持續攀升,槐蔭鄉村正成為“城市邊的夢想田園”。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姜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