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作者:中國好産品

關注 ▲書藝公社▲ 與萬千書壇精英,

探尋醉中國的書畫印生活新方式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來源 l 水流雲在之居

作者 l 王公望

分享 l 書藝公社(ID:shufaorg)

近日,日本市場出現一卷黃庭堅名下的草書手卷,拍賣公司估價兩萬元人民币,最後以近三億人民币成交,此現象,震驚了東亞藝術圈。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作品名稱:黃庭堅(款)草書《釋典卷》,又傳名《楞嚴經》《清宮頌》

引首:紙本50x112cm; 本幅:絹本50x1046cm; 後跋:紙本50x320cm

描述:黃庭堅草書卷,徐霖引首,虞集、宋濂、徐霖、祝允明、謝承舉、沈周、翁斌孫題跋。

拍賣過後,藝術自媒體紛紛轉發消息。短短幾天時間,各路神仙,衆說紛纭。

大體梳理一下,有兩派意見。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草書《釋典卷》引首

其一,認真派。認為拍品為黃庭堅真迹,并為拍賣結果而歡呼。

在目前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一旦有真迹巨作橫空出世,并且高價成交,這對于所有藝術品從業者都是好消息。散出第一波消息的人士稱,拍到此藏品者為杭州一位馬姓收藏家。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此事件的傳奇性和娛樂性。

據傳,2019年秋季,該馬姓藏家曾經以四億港元競得蘇轼《木石圖》。蘇轼、黃庭堅、米芾、蔡襄,作為宋代書法四大家,其地位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神一般的存在,有了蘇,又焉有不得黃的道理?有鑒于此,筆者傾向于相信關于“杭州馬姓藏家”的消息是真實存在的。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草書《釋典卷》局部

其二,認假派。認為此作與黃庭堅作品相去甚遠,是赝品。目前已經有三五位藝術自媒體作者發聲,羅列出了此作為赝品的證據,但大多語焉不詳,證據鍊不夠強大。

面對此現象,筆者曾經數度考量是否寫一篇論證文章。筆者知道,在沉默不語的衆多師友中,很多人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大家保持沉默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覺得,這個事情和自己沒有關系而選擇沉默;個别人也許是杭州馬先生或者其智囊團的朋友,不友善發聲。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草書《釋典卷》局部

作為一名對中國書法史具有研究興趣的鑒藏者,通過有意義的個案研究來夯實自己的學術能力,這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此為筆者發表此文的初衷。在決定寫作此文章之後,筆者用了兩三天的時間,集中搜集了有關黃庭堅的書法資料,同時也對有關此藏品的著錄資料及卷後題跋作了初步研究。以下便是筆者的結論和證據鍊。

筆者認為,此卷非黃庭堅真迹,而是明清之間的仿品。證據鍊一:黃庭堅作品本身的鑒定本卷作品主體部分為黃庭堅草書,卷末有行書自跋。草書部分屬于《廉頗蔺相如列傳》《諸上座位帖》《李白億舊遊》一類書風,亦即蘇轼戲言“死蛇挂樹”風格。整體判斷,與黃書風格頗多契合處,所異者,行筆不夠流暢,遲澀感明顯,因為是絹本,僅憑此點予以否定,證據不足。在鑒定過程中,如果遇到熟悉的作者,我們大多數時候憑借對整體風格的把握就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斷;但是,當我們遇到不太熟悉的作者時,往往會遇到瓶頸,這樣的時候,僅僅憑整體風格無法作出結論,需要在局部環節上下工夫。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出作者在經典作品中反複使用過的字元進行比較,例如“之”、“一”、“也”、“不”之類的字。由于本卷草書部分與以上标準件之間存在絹地與紙質的差别,加之草書符号随機變化的幾率很大,是以,我們不做對比研究。簡單地說,權且放過草書部分,繼續往後考證。

在鑒定本卷的過程中,卷尾黃庭堅題識,起到了關鍵作用。

卷尾部分内容為:元祐九年四月戊申,書贈高城蔣叔震。山谷道人。正文為十五字,行書寫成,末署“山谷道人”,合計十九字。此卷卷末題識落款“山谷道人”,并不常見。黃庭堅雖然号“山谷道人”,但是其經典作品隻有“魯直”、“涪翁”、“山谷老人”等幾種署款。此為唯一一件落“山谷道人”款的(見下圖)。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判斷此部分為赝品的另外一個重要環節是幾個常用字的對比。

此十九字中,“元祐”、“年月”、“山谷”皆為常用字詞。筆者擇“元”、“祐”、“谷”三字與黃庭堅存世經典作品進行比較發現其行筆習慣完全不同。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本卷“元”字第三筆撇(左上),起筆位置與其餘經典作品完全不同。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本卷“祐”字右部“右”第一筆橫筆(左圖)與左偏旁之間相對位置與标準件(右)差異很大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本卷“谷”字中間“人”部結構(左圖)與其餘标準件大相徑庭

除此之外,筆者還發現了其他行筆習慣的差異。例如,“九”字撇筆、“申”字中間之豎筆、“蔣”字草頭、“山”字中間豎筆皆以蒜頭狀頓筆入手,這也與黃庭堅長槍大戟的書風南轅北轍。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起筆停頓與黃庭堅長槍大戟的書風不符

以上,十九字中有七個字與正常筆法不同,差别不可謂不大。除以上局部細節的對比外,從整體風格看,卷尾題識部分書法功力與黃庭書法水準也有差距。

由此得出初步結論,本卷作品非黃庭堅真迹。

證據鍊二:後紙題跋考證本卷後紙依次有元代虞集,元末明初宋濂,明中期徐霖、祝允明、謝承舉、沈周,清末翁斌孫等人題跋。筆者一一予以考證後得出如下結論:虞集、宋濂書法絕假;徐霖、祝允明、謝承舉、沈周書法高仿,翁斌孫題跋為真迹。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首先讨論虞集跋(上圖)。衆所周知,虞集是元代中期知名詩人、儒學大家,其書法以書卷氣見長。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作品有行書《白雲法師帖》及楷書《即辰帖》,前者翻轉騰挪,上下貫氣,學五代楊凝式,後者為小楷書,受南宋書風影響,端莊秀美。此卷後紙題跋扭扭捏捏,字字獨立,既不成行,也難成列,上下字之間,毫無關聯,一看便知為功力不逮者東施效颦的低級仿品。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虞集跋(右)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左)比較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接下來,是宋濂的題跋(上圖)。此更離譜。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本卷宋濂題跋落款(右)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左)比較

宋濂貴為元末明初一代文宗,在思想、文學、藝術領域皆為大師級别的存在,據跋語中紀年“洪武丙辰”可知已至其晚年,是大成時期。此跋楷書書風,行筆怯懦,無功力可言,赝品無疑。反觀北京故宮博物館藏宋濂楷書跋鮮于樞《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筆筆沉着,力透紙背,與此卷不可同日而語。一真一赝,答案呼之即出!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宋濂跋本卷(右)與跋鮮于樞《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左)比較

祝允明書法題跋(下圖)有如下特異處: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其一,署年款處故意将“弘治”中的“弘”字右側擦掉。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其二,自署“蘇人祝允明”,“蘇人”一說較為罕見。“吳門”或者“姑蘇”是更加常用的說法。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祝允明跋汪宗道藏《蜀素帖》,直接署款“祝允明”。

其三,書法雖然有祝允明顔體行書的影子,卻頗多雕琢處,不自然,與跋汪宗道藏《蜀素帖》(上圖)相比,上下不貫氣,似臨仿之筆。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本卷祝允明題跋局部

下面,講一講徐霖的書法。徐霖以玉箸篆見長,引首部分篆書基本符合其風格,但署款處首字缺失,估計為“大”字,合起來應為“大明後學徐霖題”;“後學”前面加朝代并不多見;“後學”的“後”字沒用繁體,也是一疑。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後紙題跋部分徐霖的書法與謝承舉風格非常接近,疑為同一人作僞(下圖)。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最後,談一下沈周的書法題跋。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在筆者看來,這是後紙中仿真程度最高的部分,其氣息和書風與筆者心目中的沈周書法非常接近,難怪網絡上有師友言之鑿鑿地說此為沈周真迹。察其所述文史内容,并無錯誤。與沈周跋黃庭堅《李白憶舊遊草書卷》内容與書風基本一緻。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本卷沈周跋(上)與沈周跋黃庭堅李白憶舊遊卷(下)比較,書風接近

此部分難以判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筆者從各種藝術自媒體見到的字迹都模糊不清。未見原件,圖檔資料也是模糊的,隔皮猜瓜,隻好勉為其難了。根據常識和邏輯判斷,也應該屬于相似度較高的仿品。如果是真迹,則沈周本人有造假黃庭堅的嫌疑,問題就大了。最後,清末翁斌孫的題跋(下圖),雖然筆者手頭沒有标準間可參考,但感覺符合清晚期書風,應為真迹。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證據鍊三:關于著錄的考證有藝術自媒體羅列了五六處明清期間的著錄,看似言之鑿鑿,然筆者考證後發現,多為牽強附會,張冠李戴。第一,明人郁逢慶《續書畫題跋記》中記載:“餘晚生多幸,平生獲觀涪翁真迹巨卷不下數種......以上皆書于紙上,唯此乃絹書,高二尺許,字及百行有奇,凡千餘言,妙備諸題中也,此卷今歸于天籁閣,元汴。”

根據此著錄中項元汴的記載,其所藏黃庭堅手卷高度“二尺許”,按照明清時期的度量标準,二尺大約為62-63厘米,而此手卷高度僅僅為50厘米,顯然,項氏所藏并非此卷。第二,明末清初吳其貞《書畫記》著錄,黃山谷《清宮頌》一卷。......以楷書題識十一字曰:“元祐九年戊申,為蔣叔震書。”雖是同一上款人,但是與黃庭堅在本卷末題跋内容有很大出入。本卷黃庭堅自跋内容為:元祐九年四月戊申,書贈高城蔣叔震。山谷道人。吳其貞所見題識為十一字楷書,而此卷為十九字行書,由此可知,吳氏所見手卷,并非本卷。第三,卞永譽在《式古堂書畫彙考》卷十一著錄中記載,沈周跋語之後有項元汴“外錄”跋語,未言及“謝承舉”跋;而本卷未見項元汴“外錄”跋語,卻多出了“謝承舉”跋。由此,筆者也無法确定卞永譽著錄的就是本卷。

第四,孫嶽頒在《禦制佩文齋書畫譜》中僅僅記錄虞集、宋濂、祝允明、沈周四人跋語,其餘未提,與本卷也有出入。

第五,安岐《墨緣彙觀》錄:“《清宮頌》,大草書,絹本,真,有元明人跋。”用語草草,無法确定是否為本卷。最後,徐世昌著錄内容(文略)表明,其确實把玩過此卷,很遺憾,這位大總統不知道他玩的是赝品。

以上明清人著錄,在嚴格意義上,沒有一項與本卷百分之百吻合者。至于徐世昌的收藏記錄,對于鑒定來講,則沒有什麼意義。

最後,講一講印章的問題。論證至此,有的讀者可能仍然意猶未盡,覺得筆者忽略了對印章的考證。印章包括作者印鑒和鑒藏者印鑒。

筆者對于印章考證的态度是:如果你對一名藝術家的作品達到了非常熟悉的程度,或者你對所鑒定的作品非常有把握,就不必刻意在乎印章的問題。真的作品上完全可能有後人畫蛇添足後蓋的假圖章;反之,假的作品上又何嘗不能蓋上一枚藝術家親屬或者學生所擁有的真圖章?這也是老先生們将印章考證作為書畫鑒定過程中的輔助依據而不作主要依據的原因。

當然,研究印章也是很有意義的,對于那些古老的作品,我們可以通過種種蛛絲馬迹挖掘出那些貫穿于鑒藏史中的各色人物。

王公望,旅美華僑、作家、書畫鑒藏家。曾旅居南美、歐洲、北美等地,現定居洛杉矶。

圖文綜合來源網絡,分享此文旨在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之目的。和萬千書壇精英,一起探尋醉中國的書畫印生活新方式!原文不代表書藝公社觀點、立場以及價值判斷。如有關于作品内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與書藝公社聯系。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歡|迎|聯|系

文章投稿,請聯系:xshufa活動報道,請聯系:shiyu798加入書藝公社社群,請聯系:xshufa商務、市場合作,請聯系:shiyu798

王公望 | 誰看懂了價值三億元的黃庭堅草書卷?

浏覽結束記得關注@書藝公社及時收看更多有價值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