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萬不要跟青春期孩子硬碰硬,家長最大的作為是……

作者:新東方家庭教育

作者:主創團·筱恬

“這惱人的青春期,到底什麼時候才結束啊!”

不久前在小紅書上,刷到了一位媽媽的求助貼。

她的女兒正值青春期,已經整整一年沒辦法好好交流了。每天回到家,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拒絕溝通,為數不多的對話基本都是向父母提要求,一旦拒絕就黑臉。

有很多次,網友試着跟女兒談心,可無一不是她單方面輸出,孩子總是不表态不說話,态度非常冷漠。

眼看自己曾經活潑可愛的女兒變成這樣,這位網友心力交瘁。她崩潰地表示:

“我最近的室息感加重了。太消耗了,感覺很無力。我的活潑搞笑有愛的女兒呢?是我把你弄丢了嘛?你什麼時候回來……”

都說孩子的青春期是天下所有家長的一場劫難,的确如此。

原本乖巧溫順的孩子忽然跟自己是仇人似的,叛逆、偏激,總愛對着幹;而且說不得、罵不得,動不動就走極端。這樣的反差,有哪個父母能受得了?

想起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的名言:“我種了一個小寶貝,卻收獲了一枚炸彈!”

難捱的青春期,面對這樣一個“一點就着”的孩子,我們做家長的該如何跟他們相處呢?

千萬不要跟青春期孩子硬碰硬,家長最大的作為是……

跟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

注定沒有赢家

青春期,指的是個體從幼年生長發育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這一階段主要在孩子上中學後到來。

但随着生活環境和營養的改善,如今青春期發育提前成為普遍現象,很多孩子在國小中高年級時就已進入了青春期。

這時候的孩子将變得極其“難搞”。

一方面,他們渴望擺脫父母控制,自己做主、與衆不同的訴求日益強烈;

而另一方面,他們大腦前額葉皮層等結構并未發育成熟,不能理性控制情緒,不會換位思考,根本無法理喻。

這種情況下,大人們如果采用“硬碰硬”的教育方式,注定隻會讓親子關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央視紀錄片《隔簾對話:青春期溝通實驗》裡來過這樣一對母女。

女孩李焓語12歲,正處于青春期,受不了媽媽的唠叨和控制欲,直言對她頗有怨恨。

她的媽媽個性爽直,跟女兒總是一言不合就吵架,屢屢被孩子氣得大動肝火。

有一次,老師要推選李焓語去參加一場比賽,媽媽看機會難得,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可是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女兒時,對方卻堅決拒絕,甚至還撂下狠話:“打死我,我也不去!”

李焓語的态度徹底激怒了媽媽。情緒失控之下,她把女兒新買的衣服剪了個稀碎。

沒想到,李焓語也毫不示弱。當天晚上,她就以牙還牙,把媽媽的睡衣和襪子等也全都剪了。

就這樣,劍拔弩張的母女倆誰都不肯讓步,陷入了長時間的冷戰。

采訪時,當提起這件事時,李焓語依舊理直氣壯:“她剪了我的,我也得剪她的。”

千萬不要跟青春期孩子硬碰硬,家長最大的作為是……

對此,媽媽非常想不通。她不明白為什麼青春期的女兒會變得如此倔強而不知好歹。

而李焓語在節目提問環節的如實回答,袒露了自己内心的真實想法——

當被問到父母做什麼事情最讓她反感時,她說:“逼我幹我不喜歡的事。還有我媽經常催我,我就很煩。”

而被問到自己什麼時候最不想和父母說話時,她表示:“比如說成績不好,然後就很煩心。她還一直說,就會很煩。”

女孩李焓語的經曆,正是千萬青春期青少年的縮影。在這個階段,父母的強硬隻會招緻孩子更明顯的對抗。

正如美國教育專家傑弗裡•伯恩斯坦所說:“父母如果執着于與叛逆孩子進行權力争奪戰,最後隻會落得個兩敗俱傷的境地。”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越是想壓過他們,就把他們推得越遠。這場硬碰硬的較量裡,其實沒有赢家。

千萬不要跟青春期孩子硬碰硬,家長最大的作為是……

面對青春期

父母無為就是最大的可為

心理學上的費斯汀格法則指出,“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拿到育兒方面來說,我們對待青春期孩子的态度和反應,其實決定了我們的孩子将如何度過這個階段——到底是一地雞毛還是相安無事,正取決于我們的做法。

教育專家陳默曾說:“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反複背後的原因,是進入了‘第二反抗期’(第一個反抗期在兩三歲)。當孩子感覺到自己不允許被長大的時候,就開始反抗了。”

事實上,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摒棄針尖對麥芒的想法,讓自己軟下來,“弱下來”,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和機會。

具體來說,主要是做到以下兩方面:

1、學會閉嘴和讓步

同僚劉姐的兒子今年高二,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優異,而且和父母關系始終融洽親密,似乎從未經曆過青春期的叛逆期。

當我們向劉姐讨教經驗時,她卻笑着說:“哪個孩子的青春期,大人不煩惱呢?隻不過我學會了裝聾作啞,不跟孩子一般見識罷了。”

原來,自從兒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劉姐就決定信奉一個原則——管住嘴,能不說的話堅決不說。而正是她的“拎得清”,使得兒子跟她一直相處得不錯。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就曾建議,在與青春期子女相處時,家長們要“多做飯,少說話,尤其少唠叨”。

喋喋不休地說教和叮咛,不會讓孩子聽話,隻會招來他們越來越多的反感和厭惡。

與此同時,家長還應學會讓步,對于孩子堅持的事情,隻要沒有危險性,就盡量放手讓他們自己做主。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不妨“無為而治”,不要試圖去改變孩子,也沒有必要跟他們起沖突。

大人隻有放下“赢過孩子”的執念,才能真正赢得孩子。

2、轉變身份,成為孩子的“同路人”

複旦大學曆史系教授錢文忠曾在某檔訪談節目中談到他兒子的一段往事。

他兒子青春期的時候,有段時間特别沉迷網絡遊戲,達到了廢寝忘食的地步,成績也受到了影響。

對此,錢文忠知道不能放任不管,可是如果采用斷網線、砸電腦等激烈極端的手段去禁止兒子打遊戲,肯定會讓父子關系搞僵。

他試着換位思考,從兒子的角度玩了一下這個遊戲。結果發現确實非常吸引人。那一刻,他了解了兒子為什麼會上瘾。

千萬不要跟青春期孩子硬碰硬,家長最大的作為是……

于是,錢文忠決定“反其道而行之”。

一方面,他鼓勵兒子去探索更多比打遊戲有意思的事;

另一方面,他特意去找了一些制作精良的曆史題材類遊戲,主動推薦給兒子玩。

就這樣,兒子并沒有因為手機遊戲的問題與大人反目成仇,反而在父親的引導下對曆史産生了興趣,最後還選擇了曆史專業作為留學的方向。

一個潛在的教育沖突,就這樣被成功化解。

李玫瑾教授曾指出,父母在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時,不要做對手,而是要做同路人。

家長不妨轉變身份,放下高高在上的權威架子,也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而是要像朋友一樣跟孩子相處。

隻有當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以後,才會跟父母建立起緊密的聯結,把大人的話真正聽進心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