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作者:水木社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中國年輕人,正在把奶茶店開遍全球

對這一代90後、00後來說,奶茶已然是生活裡繞不開的味覺記憶和消費符号。

童年時,在校門口的路邊攤花三元就可以買一杯;長大些,電視滾動播放的是香飄飄“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三圈”的廣告;這兩年,更加強調品牌和品質的新茶飲出現,鋪滿了各大商圈。

如果留心海外社交媒體,會發現奶茶已經走出中國,走向世界:Cardi B靠奶茶續命,拉美網紅驅車20分鐘也要買上一杯。喜茶在倫敦開業的第一天,社交媒體上就獲得了6500個粉絲和超過1萬贊。

奶茶出海的熱潮洶湧,而嗜奶茶如命的中國年輕人,也紛紛在海外開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奶茶店。

在她們手中,奶茶不再是糖分、熱量的代名詞,而成為了“一種可以注入一切可能的飲料”[1]。

東方的神秘味道

Lisa一直記得那一口“科技與狠活”的滋味。

她在意大利出生、長大,隻有國小階段,長輩們出于對教學品質的考慮帶她回到中國,在一個小縣城度過了六年。

和許多00後一樣,她喝的第一杯奶茶是滿滿的“科技與狠活”,既沒有“奶”,也沒有“茶”。那時她經常喝香芋奶茶,一些紫色的粉末,加一點奶精,再加一點糖和冰塊,混合後倒進一個軟軟的透明塑膠杯裡。紮破塑封猛吸一口,很香很甜。

上完國小,Lisa回到意大利,奶茶成了遙遠的故鄉味。有整整三年,她一口奶茶都沒有喝到。直到國中畢業,她才第一次發現意大利有奶茶店,隻是味道和國内喝到的相去甚遠。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意大利的街道,Lisa的店也開在了這條街上

16歲時再回國,她在大街小巷瘋狂尋找記憶中的味道。隻是那時國内的奶茶已經經曆了幾輪改造更新,許多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門店出現,路邊攤消失,她感到有些失落,用粉末勾兌的奶茶成為她永遠不可替代的“白月光”。

又過了幾年,正當意大利爆發疫情,Lisa想喝奶茶的心情達到了頂峰。她想網上有那麼多教别人做雞尾酒的視訊,教人做奶茶的也應該有吧?她刷了大量抖音和小紅書,驚喜地發現原來淘寶上可以買到“果味奶茶粉”。再一搜,還有人賣配方,而且很便宜。

Lisa在家裡根據配方沖配、改良,真的做出了幾款味道不錯的奶茶。正好她和男友一起經營的咖啡店收入不太理想,想做點改變,就把奶茶拿到咖啡廳裡給客人嘗試,大家都覺得味道很好,建議她直接開一家飲品店。

于是2021年底,當年那個滿街尋找奶茶攤的女孩,開了一家奶茶店,把童年魂牽夢萦的味道從中國帶到了意大利。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Lisa店裡來喝奶茶的客人們

Lisa心中的初代奶茶,其實并非真正意義上的“1.0版本”。

文化社會學家John Tomlinson形容特色食物是“叙述着移動和混合的故事。”[2]人類曆史上的許多食物和口味,都是随着人的遷移不斷融合變化的産物,奶茶也不例外。

熊夢婷在英國經營有一家獨立奶茶店,在她看來,奶茶是一種“從英國出生,繞了一圈最後又回到英國”的飲品。

奶茶具體是誰發明、在哪發明的已不可考,唯一能夠确定的是,是英國人将“奶+茶”這一喝法發揚光大,才有了如今奶茶品類的三巨頭:港式奶茶、台式奶茶和泰式奶茶。

故事最早得從茶葉在全球範圍内的傳播講起。17世紀,正值歐洲資本主義興起,荷蘭人将原産于中國的茶葉帶到了英國,由于口感偏澀,英國人在茶中加入牛奶潤滑。

殖民香港期間,英國人把這一習慣帶到香港,原本隻屬于貴族的飲茶活動傳入民間,被大排檔改良成了我們熟知的“絲襪奶茶”。後來在台灣,一家小店别出心裁地将傳統甜品材料木薯球加入奶茶,掀起了一場全台灣範圍的“珍珠奶茶”風潮。

風潮很快也席卷内地,當年的一些品牌,現在聽來依然十分熟悉,比如“街客”“地下鐵”。盡管後來金融危機、“塑化劑”事件等一度讓奶茶業陷入低谷,但在新消費浪潮的推動下,奶茶很快改造更新,出現了如“喜茶”“奈雪”等一系列新茶飲品牌。

奶茶在海外的流行和風靡,便是在新茶飲崛起後。據Lisa觀察,奶茶店是在2020年後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意大利的:一個華人區開了兩家古茗,後來又開了一點點、新時沏,米蘭的華人區還開了茶百道,雖然根據菜單和口味,Lisa不能确定它們是不是“正版”。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Lisa的朋友們都很喜歡店裡的果茶

而英國這個最初将奶和茶結合起來的地方,比意大利更早受到中國奶茶的沖擊,也更快地接受了這一又新鮮又古老的飲品。

十幾年前,茶太、CoCo之類台灣品牌的加盟店就陸續開到了英國,去年,歐洲第一家喜茶在倫敦唐人街開業,生意非常火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原創品牌出現,其中就有熊夢婷的“随緣奶茶”。

熊夢婷的朋友幾年前加盟了國内的一個奶茶品牌。有趣的是,後來該品牌在國内倒閉了,而熊夢婷的店在遙遠的倫敦反而風光正盛。在如今的英國,奶茶已經成為年輕人熟知和喜愛的流行飲品,“人們一聽到bubble tea(奶茶的英文)就很開心”。

奶茶出征之路

大概很少會有人對奶茶說不,人類對甜蜜的渴望寫在基因裡。但對年輕的創業者們來說,光是喜愛,還不足以支撐他們花大量時間金錢投資一項事業。

去年6月,從加拿大畢業的Sara來到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旅居。打包好行李準備離開時,她在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的邊境遭遇持槍搶劫,手機沒了,被迫留下來投奔朋友。

某天,Sara和朋友閑聊,讨論怎麼創業賺錢,最後她說了一句,“搞這些有的沒的還不如開奶茶店。”

5個月後,在哥倫比亞一個繁華的商圈,Sara的奶茶店“¡yab!”開業了。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正在店裡工作的Sara和她出品的奶茶

聽起來像是随意為自己選擇了一條道路,但她形容自己的決定“完全出于理性考量”。

熊夢婷的經曆與Sara相似。她2019年去英國讀研,學的是電影編劇方向,工作了一兩年,想要通過創業留在英國。找身邊的投資人朋友聊,大家都建議她,新手小白就從開奶茶店做起。

開奶茶店幾乎成了最适合中國年輕人的第一次創業。與中餐廳相比,奶茶所需要的技術門檻低,出品也快。教育訓練一個熟練的“搖奶茶勞工”不需要幾天,搖出一杯奶茶更是幾分鐘就搞定了。

奶茶需要的店面可以很小,是以啟動資金也可以“能省則省”。Sara和合夥人花三四十萬就拿下了一家位于哥倫比亞市中心,距離LV隻有幾分鐘路程的60平米店鋪。

倫敦租金高昂,熊夢婷選擇在倫敦東邊的一家連鎖中國超市裡開了家20平米的店,人流量不比商場,但成本也降了下來,她能夠以最低的成本投入飲品的測試和研發。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熊夢婷和合夥人們嘗試各種萃茶方式,想要研發出本地老外和華人都愛喝的奶茶

更重要的是,奶茶投入小,市場空間卻很大,在海外堪稱一片藍海。Sara喝過哥倫比亞本地的奶茶店,“很難喝,要是好喝我也不會自己開店了”。

當地人隻知道怎麼做咖啡,不知道怎麼做茶。Sara的奶茶店一杯奶茶定價在25~30元人民币,在當地不是一個便宜的價格,比咖啡貴了約10元。但店鋪的生意還是很好,開業兩個月就開始盈利。

“哥倫比亞最好喝的奶茶!感謝老闆把這難以置信和令人驚歎的珍珠奶茶帶到這裡”“很少發現拉丁美洲有這麼好的奶茶”……在谷歌地圖,拉美人為Sara的奶茶店¡yab!寫下了這樣的誇贊。

“其實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正宗,可能看到我這樣一張中國臉,就覺得很道地。”Sara說。

哪怕是倫敦這樣華人群體較多、中國的品牌連鎖店也較多的城市,依然有不少機會。“因為是不是大品牌隻有我們華人知道,老外不知道的,所有奶茶在英國都是同一起跑線。我的随緣奶茶和喜茶,在他們眼裡可能是一個東西。”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随緣奶茶”在今年新年大年初八開業,請來了舞獅做宣傳

人們來逛超市的時候,會順便帶一杯“随緣奶茶”。除了實體店,他們還上了Hungry Panda(在英華人外賣平台)和Uber Eats,Deliveroo(英國本地的外賣平台)等外賣平台。

最近,店鋪的外賣平台出現了一個“神秘的熟客”,每天都會點一杯奶茶,熊夢婷覺得很神奇,原來還有人像喝咖啡一樣,每天都要喝奶茶。

困難也是有的,在海外創業,最大的挑戰或許是要适應不同的市場标準。

由于是島國,許多物資需要進口,英國對食品安全的管控十分嚴格。先是最關鍵的茶葉,必須無農藥殘留。國内的茶整體上品質更好,但有機茶供應商并不多,為此熊夢婷找了很多茶農茶商,精挑細選,才終于找到達到歐洲标準的茶葉。

至于其他原材料,為了保證符合市場标準,她選擇跟英國本地的供貨商合作,對方也是一個在英國開了5家奶茶店的中國人。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店鋪在裝修階段就耗費了熊夢婷許多精力

标準的嚴格展現在開店前的方方面面。國内的裝置便宜又好,熊夢婷采購了一批,但國内的廠家發貨時用來包裝水吧台的木架不符合出口标準,貨代拆除了不符合規定的木架,卻沒有換能出口的木架。

在運輸中,不鏽鋼的水吧台被壓了一道口子。英國衛生局認為有破損的水吧台會有衛生和劃傷員工的風險,熊夢婷隻能把原本水吧台扔掉,在當地高價購置了一個,結果英國扔垃圾也需要付費,為此她又花了兩三百英鎊。

但無論如何,對于剛剛創業的年輕人來說,奶茶是一個很好的起跳闆,為他們提供了自由接觸市場的機會。

“降維打擊”

在世界範圍内,英國已經是飲茶曆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也一直有下午茶的文化,可是在熊夢婷這個愛喝茶的中國人看來,英國的茶“還不夠好”。

最大的問題是不耐泡。英國多用茶包,雖然會在茶粉茶渣中加一些香精調味,但最多兩泡就沒味道了,遠不如中國的原葉茶,一根一根的,泡幾泡也很有味。

對食品品質的嚴格把控決定了英國的奶茶很難難喝,因為原材料都是好的,“但要說多好喝也沒有”。

熊夢婷正在做目前英國市場很少人在做的事情——填補“新中式茶飲”在英國的空白,探索“中國味”的更多可能。

店裡的兩款主打産品“桂花茶釀”、“凍頂龍鳴”,分别以烏龍茶和紅茶為茶底,配有桂花香,這樣一來,即使不懂茶的“老外”也能喝出很明顯的花香和茶香。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随緣奶茶”出品的奶茶,在包裝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除此之外,她也嘗試參考國内一些成功的産品或菜單,比如把瑞幸的生椰拿鐵,改造成草莓生椰、抹茶生椰、芒果生椰,賣得都很好。

作為Z世代的年輕人,Sara給自己的奶茶店取名¡yab!,靈感來源“亞逼”。開店之初,她先是确定了“粉”和“黑”兩個主題色,又自創了“粉墨拿鐵(粉色的糖漿和黑色的咖啡液)”。

在店鋪的一邊,還有幾個櫃台售賣周邊産品,包括帽子、項鍊等飾品和Sara自己設計的帆布包。飾品是從義烏進的貨,帆布包則是托溫州工廠做的,銷量都很好。

這幾乎是當地唯一一家有概念、有主題,真正意義上的“網紅奶茶店”,“這個東西它整體來看是漂亮的,是進階的,别人就會願意來看來喝。”

奶茶出海的過程,是一個從國内卷到國外的過程。在中國已經内卷到頭的奶茶業,随便拿出一個理念、供應鍊或産品,在國外都是“降維打擊”。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Sara從義烏進了不少小飾品,更換包裝後放在店裡賣

而世界各地特色飲料不計其數,為什麼最後是中國的新茶飲走了出去,或許也和中國人靈活、精明,仿佛寫在基因裡的“會做生意”分不開。

拉美人很早發現了這一點。他們不願給華人發簽證,因為中國人會搶占當地的市場和勞動崗位,甚至連哥倫比亞的地鐵,也是中國人在修建。身在哥倫比亞的Sara同樣拿不到工簽,不過靠着留學簽證,她還是把奶茶店開了下來。

Sara選擇開奶茶店,和兒時的耳濡目染有關系。她成長在一個典型的浙江經商家庭,媽媽加盟了一個台灣茶餐廳,奶茶是主打品,巅峰時期開了三家連鎖店,在當時算得上縣裡最大的餐飲品牌,人人都知道。甚至Sara長大之後認識的當地人,小時候都在她家店裡吃過飯。

哥倫比亞華人少,做不了華人生意;當地人排華,商業環境也不公平,存在非常多暗箱操作和灰色地帶。同樣是進口商品,和海關“有關系”的公司可以連貨都不用驗,“沒關系”的公司交上好幾倍的稅也一樣拿不到貨。

為了從國内進口做奶茶的原料,Sara一家一家打聽:你能幫我弄出(貨)來嗎?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為了節約人力成本,Sara選擇自己修補漏水的屋頂,“我是我最得力的員工”

她覺得“混沌才有機會”。事情總會解決的,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十幾年前她從媽媽身上學到的道理。

而24歲的Lisa,繼想念童年的味道是以在意大利開起奶茶店後,已經領先許多人來到到了宇宙的盡頭——賣課。

她開了一個“奶茶教育訓練班”,課程内容包括位置選擇、logo設計、菜單研發等,一站到底地幫助奶茶小白從頭做起,學費一位800歐元。她還主動成為了原材料供應商的代理人,如果有些學生需要進貨,還可以再賺一筆。

中國奶茶出征海外,給世界一些降維打擊

除了教學,Lisa還會一一考核學員是否做出了标準的奶茶

學生不乏想開奶茶店的意大利人,Lisa覺得很有意思:意大利人竟然會向她這個中國人來學習如何在意大利開奶茶店。

如今,她的桃李已經遍布意大利:整個意大利共有十五六家奶茶店,是在她的教學或投資下開起來的。

繼續閱讀